APP下载

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20张海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实践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演变形成的宝贵财富,对地区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谋划。本文结合沙县近几年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经验,剖析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提供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实践思考

一、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沙县历史悠久,文教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镇村落。2009年,县政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发现、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大类,计67个种类,1986个线索,内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医药、戏剧、杂技、美术、手工艺等诸多领域,非遗名录体系日臻完善。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分类:民间文学704项、民间音乐42项、民间舞蹈11项、戏剧10项、曲艺11项、民间杂技3项、民间美术14项、民间手工艺87项、生产商贸习俗10项、消费习俗28项、人生礼仪227项、岁时节令370项、民间信仰321项、民间知识47项、游艺和传统体育7项、传统医药62项、其他32项。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地域分布:凤岗街道374项、虬江街道152项、青州镇106项、夏茂镇104项、高砂镇88项、高桥镇173项、富口镇116项、大洛镇617项、南阳乡118乡、南霞乡36项、郑湖乡73乡、湖源乡29项。从分布特点来讲:民间文学主要分布在大洛镇(以宝山村为主)、凤岗街道;民间民俗、表演艺术主要分布在夏茂镇、富口镇、湖源乡;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多集中在凤岗街道、虬江街道、大洛镇、夏茂镇;民间医药则以郑湖乡较多。从具体项目看,夏茂镇的“游春牛”历史久远、表演独特,“游鱼”表演套路多样;湖源“迎铁旗”、夏茂“山歌”、大洛“迎烛桥”也都独具一格。近年来,我县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政策引路,资金帮扶,扎实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2012年9月,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非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为全县非遗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其中,以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和保护工作成绩最为显著。1997年,沙县成立小吃同业公会,陆续编写各类沙县小吃工艺技术和文化专辑。投入500万元,建设“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大楼”;每年拨款100万元,用于小吃技能培训和传承保护工作;每年举办沙县小吃发展研讨会,交流和研究沙县小吃技艺传承与发展;累计投资5亿元,新建沙县小吃文化城,不遗余力地推动沙县小吃文化转型升级。2014年至2020年间,共开展了四批“小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共评出32个小吃品种32个传承人,进一步提升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人的使命感,调动民众传承和保护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21年5月,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获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建立基地,培养人才,促进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沙县肩膀戏,堪称“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12年9月,县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沙县越剧团”改制为“沙县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并在县文化馆、西门幼儿园设立培训基地,着力培养肩膀戏表演和传承人才。目前,共有省级肩膀戏传承人1人,市级肩膀戏传承人2人。十几年来,肩膀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等惠民活动,每年展演达50余场次,并受邀出访全国各地演出,参加省内外文化交流展示展演活动。剧目《梨园百花》亮相2017年中央电视台少儿戏曲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应邀参加福建省春节歌舞晚会。所到之处,无不备受欢迎,成为沙县的特色文化名片。

(三)注重“申遗”,培育品牌,全面提高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名度。县政府一向重视“申遗”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县“申遗”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我县已公布23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县肩头棚(肩膀戏)、定光佛信俗、罗岩太保信俗等3个项目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游春牛、盖竹小腔戏、夏茂冬酒制作工艺、福袋刺绣工艺、七夕蒙学式、夏茂游魚、沙县柳源酒曲制作技艺、香龙制作技艺、沙县红边茶制作技艺、沙县茶坪打黑狮等16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搭建平台,强化宣传,全方位展示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每年“文化遗产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持续在城区学校举办肩膀戏表演、剪纸献艺活动,开展非遗教学,如西皮台进南霞泮岭小学、湖源舞狮进校园等,从小培养学生了解、熟悉本土历史文化,争当沙县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宣传者、保护者。二是通过“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开展集中展示活动。2014年、2017年、2018年元宵节举办了三届“沙县民间民俗艺术展演”,展演秉承“保护民俗、展示历史、传播文化、服务群众”的理念,将我县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肩膀戏、游鱼、打狮、舞龙、香龙、迎竹桥、迎龙等)在城区集中展演和踩街,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此外,近三年来成功举办新春元宵灯会,众多结合沙县非遗文化的花灯,深受百姓欢迎和喜爱。二是文字记录非遗文化。在第一次非遗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资料,系统记录非遗名录;2010年编辑出版《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志》,用文字、照片的形式记录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编辑出版《漫画沙县肩膀戏》,详细记录了沙县肩膀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发展举措、优秀作品和新闻报道等内容;2017年11月,县财政投入100余万元,历时3年编著的《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发行,丛书共分七卷,内容包括《沙县民间故事》《沙县民间风俗》《沙县谚语歌谣》《沙县游艺技艺概览》《沙县乡音口语》《沙县小吃大观》和《沙县掌故史话》。这七本书汇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民间传承资料,为非遗的抢救和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社会认识有待提高。目前,社会上对非遗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许多基层单位还没有形成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齐抓共管的合力还没有形成。尤其是近年来,我县外出人员大幅增长,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非遗传承保护步履维艰。

(二)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热心肩膀戏、大腔戏、小腔戏等非遗项目的老艺人们年事已高,逐步退出,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诸如造船、油漆、香袋、做灶、编草席等传统制作工艺项目的传承人更少,年轻人都崇尚现代文明,不愿学习和继承这些老技艺,老工艺、老秘方面临失传。

(三)经费短缺较为普遍。目前,我县未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除向省、市申请一定的非遗保护经费外,县、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资金投入少,基本上都未列入经费预算,经费短缺问题较为普遍,致使非遗项目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很难经常性开展。县级非遗项目,大部分还停留于一般程序性的保护,出现了“重牌子轻保护”“只听说不能操作”的现象。

(四)管理队伍有待加强。目前,我县非遗管理工作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非遗普查挂靠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员身兼数职,多头兼顾,难以潜心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村级协管员文化程度低,文字组织能力弱,缺乏组织协调能力。非遗传承人人走艺绝,流失严重,且面临普遍老龄化、青黄不接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如何让非遗活在当下,活得长久,是目前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一大难题。本人认为我县的非遗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宣传展示,提高非遗保护意识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力度,激发广大群众了解、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一是通过传统节日宣传。利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12.8小吃文化节”及文化遗产日等节庆,对我县的非遗文化进行展示、展演,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二是通过媒体宣传。在沙县电视台、今日沙县APP、沙县文化微官网、沙县政府网等媒体网络设立“非遗”宣传展示栏(版),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扩大宣传范围。三是通过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平台宣传。我县已建有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平台,可充分利用平台,通过数字加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将“口传身授”转变为有文字可依和音像皆全的数字化档案,构建网上“数字非遗”展示平台。四是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为蓝本编写的非遗地方特色乡土教材,学校每学期至少上一节“非遗文化”课;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和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举办培训班,传授“非遗”技艺;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和“非遗”传承基地参观,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文化,了解家乡历史,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五是搭建各类“非遗”展示平台。积极扶持乡(镇、街道)和社会团体开展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搭建长期性、稳定性的展示平台,经常性地开展“非遗”展示、培训和比赛,组织专家开展调查评审等活动,进一步挖掘“非遗”,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非遗的保护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沙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保护机制,做到责任分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各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实非遗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及时调整县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成立非遗保护传承协会,通过协会吸纳非遗文化爱好者,开展学习、交流、展示、宣传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保护和传承。二是制定非遗保护传承方案。县乡两级制定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方案。在非遗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精准掌握我县“非遗”资源的品种类别、项目数量、生存环境和面临问题,完善健全“非遗”档案资料库和电子数据库;制定我县的非遗项目保护规划,按照符合国家、省、市、县各级非遗项目申报条件的,濒临消失的、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项目,具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的传统技艺项目,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项目等不同等级进行精准保护规划。(四)加大经费投入。县乡两级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将保护经费列入年度本级财政预算,专门用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建档、资料收集、濒危项目抢救保护以及宣传、传承、申报、奖励和补助;积极争取上级专项经费,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保护。

(三)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从长远看,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根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入校园,培育下一代传承人,让非遗活在当下。学校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当作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长期扎实地开展相关活动。请进来,即是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孩子们讲授(展演)“非遗”知识、技艺。让孩子们组建表演队伍或动手实践小组,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形成常态化教学,逐步锻炼孩子们的技艺,同时也为濒危“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传道授业的平台,有效突破“有人教无人学,有心学无人教”的两难境地,重点做好夏茂山歌、游鱼、城关歌谣、湖源大车鼓、迎铁旗、剪纸、福袋刺绣、打黑狮、小腔戏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走出去,即是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深入非遗中心、传习所、传承人的家中参观和访问,与“非遗”艺术家共同开展表演和创作活动,所学技能可以在六一儿童节、文化馆(站)组织的非遺活动、元宵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展示表演,还可以深入社会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以各种活动促进孩子们更加乐学“非遗”。

(四)打造“非遗”品牌,创新保护传承新途径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坚持抓重点、创特色,打造我县的非遗品牌,走出一条适合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之路。一是继续做好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文化品牌。每年举办一次沙县小吃文化节,举办一次沙县小吃从业者培训活动,举办一次沙县小吃进校园活动;做好大数据建设,做好音像资料的采录工作、传承人口述史记录工作,实施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老艺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同时做好沙县小吃各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活态传承。二是重点扶持肩膀戏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肩膀戏传习基地建设,拓宽共建办学规模,加强肩膀戏新剧目创作编排,开展肩膀戏下乡演出、文化交流等,进一步提升肩膀戏知名度。三是努力打造“一乡一品”。以当前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乡村民俗展示厅(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传习所)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开辟非遗传习所、民俗展示厅(陈列室),收集反映当地农耕文化的老物件、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和影像资料等,以图文、实物、影像等形式进行集中展示。以乡镇为单位,利用传统的民间节日和风俗习惯,开展健康活泼的传统文化展演、培训和比赛活动,积极营造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非遗保护环境。四是积极策划一台传统文化的演艺大餐。深度挖掘整理我县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俗等“非遗”项目,结合沙县旅游发展项目,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精心组织策划一台适合市民和游客观赏的高水平的沙县传统艺术展演节目,打造我县文化品牌。五是积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文旅融合、市场开发等方式,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如游鱼、剪纸、福袋刺绣、打黑狮、小腔戏、西皮台等),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进入市场,让“非遗”产品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作 者: 张海清,就职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肩膀戏传承和保护中心,专技八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实践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