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刺绣金斑大蜘蛛纹样考察与研究

2021-12-19星,金

纺织报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侗族纹样刺绣

蔡 星,金 枝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0)

侗族原称为“峒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在桂、黔、湘三省交界处尤为聚集。侗族聚居地气候湿润、丛林环绕,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棉花、水稻、茶叶等作物,依山傍水,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1]。

金斑大蜘蛛(图1)是侗族的传统纹样之一,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出现较多。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鲜少有像侗族这样用蜘蛛这类动物作为纹样使用,这与侗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2]。金斑大蜘蛛纹样在侗族文化中有特殊意义,包括庇佑、祈福等,因此,这类纹样被广泛应用在侗族人的民族服饰中,如女性的肚兜、儿童的背带等[3]。就图案本身而言,蜘蛛纹不只有单一的形态,在保持大体特征的同时,变化丰富。金斑大蜘蛛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刺绣,侗族刺绣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有着独特的刺绣方式、材料和针法。

图1 金斑大蜘蛛纹样

1 纹样特征

1.1 规格

金斑大蜘蛛纹样主要流传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图案整体呈圆形,根据不同的生活用品与服装款式,图形的尺寸也有差别[4]。例如女性肚兜上的金斑大蜘蛛纹样的大小会根据服装款式变化,梅林侗族肚兜上的蜘蛛纹样规格为5 cm×4 cm,同乐肚兜上的蜘蛛纹样大约为6 cm×5 cm。除肚兜外,蜘蛛纹也会出现在外衣的胸部门襟处,尺寸约为5 cm×4 cm。侗族背带一般是以金斑大蜘蛛为主图构成的“八菜一汤”图形,金斑大蜘蛛在背带上的大小多为7 cm×6 cm,更大的纹样能达到8 cm× 7 cm,纹样周边饰有其他植物纹样,共同组成一个直径约12 cm的正圆形。从以上信息中可以找出一条规律,金斑大蜘蛛是长比宽大1 cm左右、接近手掌大小的椭圆形[5]。

1.2 样式

金斑大蜘蛛纹样为左右对称图形,由中心向四周、由下至上外旋散开,直至1/2的部位单独组成一个内圆,此内圆为蜘蛛纹的身体部位[6]。在图形外围左右两侧位置向内旋至1/2处,一侧大约3条内旋线,将外圆分成8块,代表蜘蛛纹的8条腿。金斑大蜘蛛图形上方的中间部位向内凹,表现为蜘蛛的尾部。下方由外至内圆1/2处单独绘制一条粗线,为蜘蛛的两个触角。内圆外部单独进行修饰,这是蜘蛛的头部[7]。蜘蛛纹的大概形制如图2所示,但是由于对线条与装饰处理的不同,金斑大蜘蛛会有变化。

图2 蜘蛛纹的大概形制

1.3 色彩

金斑大蜘蛛的色彩是用绣线来表现的,整体的色彩风格会随着不同时期采用的绣线产生变化,早期的色彩朴素雅致,后期的色彩明亮艳丽[8]。金斑大蜘蛛以红色为主色调,在外圆(蜘蛛的腿部)通常采用两种颜色进行绣制,分别是深玫红色和粉红色,用一深一浅的红色加强蜘蛛腿的层次感。深色与浅色的组合让蜘蛛纹的腿部似有斑点,这也是“金斑”的由来。蜘蛛身体的部分会加上面积合适的绿色、浅绿色与红色进行互补调和,中间部位的面积较小,绿色部分能起到修饰而不突兀的作用[9]。除绿色与红色之外,也会在里面添加几种明度或者色相接近的色彩,如深蓝色、蓝紫色、橙色等,使用面积较小,主要用来提高色彩的丰富度,使用恰当时常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金斑大蜘蛛色彩鲜艳,形成以红色为主,以绿色、蓝色、橙色等为辅的色彩规律,图形整体在视觉上非常突出,与其他图案、色彩进行搭配时抓人眼球。

2 纹样的来源

2.1 宗教说

侗族族民信仰“萨”,“萨”在侗语中有“祖母”之意,又称“萨岁”或“萨天巴”,即“已经去世的祖母”,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神。在侗族神话传说中,天、地、众神都是萨天巴所生,她创造了植物、动物与人,所以侗族人对她无比崇拜。在《嘎茫莽 道时嘉:侗族远祖歌》第一章“创世女神萨天巴”中唱到:“萨天巴有四只手、一掰掰开万丈长;萨天巴有四只脚,横行直走无阻挡;萨天巴两眼安千珠,放眼能量百万方……住在荒凉的天宫中,八面张起银丝网。”[10]在婴儿第一次参加祭祖时,会将幼小的蜘蛛装于布袋中,并且系在婴儿的胸口,寓意萨天巴赐给婴儿灵魂,能保佑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小孩背带上绣的金斑大蜘蛛纹样也有保佑孩童聪明、健康成长的寓意。侗族的萨天巴崇拜是女性祖神崇拜—母性崇拜。在侗族人心中,萨天巴是女性祖神,是众女神的始祖母,因此,侗族女性的肚兜上也会绣制金斑大蜘蛛纹样。人们把蜘蛛作为吉祥的象征,出门遇到蜘蛛是平安喜庆、大吉大利之兆,新婚夫妇会在婚床四角放上用布包裹的蜘蛛,以祈盼多子多福。

2.2 民间故事说

“侗”族原为“峒”族,是古越人后裔。根据《侗族祖先迁徙地点、时间及其他》一文记载,侗族可能源于江西地区,经过迁徙辗转到了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在迁徙过程中经常发生战争,有一次,侗族先民在战争中战败,遭到敌方追杀,逃亡至山洞中躲避,敌方追赶过来后发现,山洞洞口的蜘蛛网没有遭到破坏,十分完整,于是敌方认为侗族先民没有躲在洞内,便没有进洞查看,而是往前追去,侗族先民就此逃过一劫。侗族先民认为是蜘蛛救了族人,为了铭记这份救命之恩,就将蜘蛛绣在胸口。此后,侗族人将蜘蛛纹流传下来,以感念先祖和蜘蛛的恩情[10]。

2.3 环境说

侗族人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的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蜘蛛是一种喜欢潮湿与阴暗的生物,侗族人聚居区的气候与地理条件给蜘蛛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环境。侗族的村寨都驻扎在溪水河流两侧,常年水雾萦绕,环境潮湿。在建筑用材上,侗族的住房以及栋楼都是以木头为材,在潮湿的环境中会保持湿润,蜘蛛在此类建筑上织网筑巢拥有充足的条件。在侗族,每个寨子都有一栋高高的鼓楼,这是侗族人祭祀、举办节日庆典、议事的聚集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鼓楼虽然高,但是内部供人活动的空间通常只有一层,多则两层,所以鼓楼4 m之上少有人迹,没有人类活动打扰的清净之地使蜘蛛在鼓楼的顶部得以繁衍。

侗族绣娘们通过对蜘蛛的观察,在刺绣的过程中将蜘蛛作为原型,制作出金斑大蜘蛛的纹样,由于图案对蜘蛛的生动仿生,在侗族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且蜘蛛与侗族人世代生活在一起,也有利于图案的传承。

3 纹样的制作

3.1 工具

侗族刺绣所用的工具并不繁复,只有简单的4件,即布、绣线、剪刀、纸。需要注意的是,侗族刺绣不会用到绣绷,这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侗族的女孩虽然个个能绣会织,但是并没有专职的绣娘,大家只有在农活不忙时才能腾出时间刺绣,所以侗族刺绣都是小片组合而成,方便外出劳作时随身携带。此外,在过去,侗族女孩如果不会绣花是嫁不出去的,所以她们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绣花,只要有空闲就会绣花、织布。

3.1.1 布

早期,侗族姑娘们会自己染布织布。三江地区盛产棉花,侗族姑娘们摘棉、纺纱、织布,使棉花完成从棉到布的蜕变。自织布本色为偏黄的白色,幅宽为40 cm。现在,侗绣使用色丁面料,这种面料是化纤制品,具有色彩鲜艳、光泽度高、柔软轻薄等特点,重要的是价格低廉,虽然没有自织布排线均匀、紧密,但胜在省时省力,因此受到绣娘们的青睐。由于色丁较薄,很难拿在手中进行刺绣,侗族绣娘们会在布上均匀地刷上一层浆糊,或者在背面粘上纸衬来增加面料的厚度。

3.1.2 绣线

早期,侗族使用的绣线同样是侗族姑娘们纺的,然后使用植物进行加工染色。这些使用植物染出的颜色饱和度较低,再加上后期水洗脱色,颜色会变得更加淡雅。目前,绣线的选择较多,最常使用的绣线是冰丝绒线或者真丝线。这两种绣线的光泽度较好,绣出的蜘蛛纹带有较强的光泽感。冰丝绒线为单股,不用劈丝,且这类绣线的色彩饱和度也更高。

3.1.3 剪刀

侗族所用的刺绣剪刀十分特殊(图3),相较于市面上流行的剪纸剪刀,侗族剪刀整体偏小。侗族的女性身材较为娇小,市面上的剪刀对她们而言手握比较费力。侗族剪刀长度只有12~15 cm,与手掌差不多大,刀口较短,一般小于3 cm,刀刃也比普通剪刀薄。这些特点有利于剪出精细的图案,转折处的剪口十分光滑,不会出现毛边。在侗族,有专业的打铁匠人制作剪刀,根据不同绣娘的使用需求,对剪刀进行不同的调整。

图3 侗族剪刀

3.1.4 纸

侗族刺绣采用剪纸绣,在绣制图案前,先将图案用纸剪出来贴于布上。侗族刺绣用的是铜版纸,大多数绣女使用烟盒进行剪纸。烟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绣娘眼中大有用处。在众多的香烟品牌中,侗族剪纸有着自己的偏好,真龙品牌的香烟外壳最适用于侗族剪纸。这种香烟盒厚度适中,纸张韧性与质感非常适合剪裁图案。此外,专业设计剪纸图案的剪纸艺人可以在市面上进行选购。在未使用香烟盒之前,通常用构皮进行剪纸。构皮树是桑科构树属,又称沙纸树,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分布,是一种生长非常快速的植株,树皮、叶子、果实等都可以作为中药使用。

3.2 步骤

3.2.1 剪纸

首先,将纸片裁剪成金斑大蜘蛛纹样大小,纸板直径比纹样略大。其次,将纸板对折,绘制蜘蛛纹样。绘制时需要注意下针的位置,不宜绘制得过于稀松,以免上下针施针距离太远,导致绣制的图形有间隙露出底面的纸板;也不宜绘制得过于紧密,以免上下针位置过近,戳破纸板,导致绣制的图形不平整。同时,要注意金斑大蜘蛛的形态特征,躯干、蜘蛛腿、头部、触角、尾部都要绘制清楚。

侗族的绣娘不会先用笔绘制图形,而是直接用剪刀在纸上剪制。绣娘们对图形的掌握十分熟练,不仅对已有的图案了如指掌,还能进行即兴创作。

绘制好图形之后开始裁剪。裁剪分为两种方式,即镂剪与破剪,区别在于剪出来的复形是否完整。使用剪刀时要保持流畅,在处理尖端细小的部位时,从上方剪进去,从下方剪出来。

3.2.2 排线

将图案裁剪出来后,需要安排针线的走向与组合方式,在转折部位有时需要通过加针或者减针保证排线均匀。在排线时,要处理好配色相关的问题,根据金斑大蜘蛛的配色规律进行搭配,外圈的蜘蛛腿用深红色、粉红色绣制,内圈用绿色、红色、橙色、蓝色等色彩组合。

3.2.3 刺绣

金斑大蜘蛛纹样只使用了一种针法,就是垫绣。垫绣以剪纸花样为粉本,是刺绣施针的依据。将剪好的金斑大蜘蛛纹样垫在布的正面,沿着剪纸纹样的边缘从布的底面向正面施针,至剪纸对称的另一侧边缘处下针。施针时,需要注意将针由里至外向剪纸边缘处倾斜45°,保证能将纸片包裹住而不会露出针脚;还要随时调整好线迹之间的疏密,使纸片能完好地藏于绣线之下、不露出白底。在加针或者减针时,1个针孔可以用2~3针,不能超过4针。垫绣的基本要领是“匀、平、齐、顺”四字诀。“匀”是指绣线距离要均匀,不能疏密不均;“平”是指绣面要平,不能有绞线、叠线、凹凸不平和露底现象;“齐”是指起针点和落针点必须整齐地落在轮廓线上,不能露出针脚或落针点长短参差不齐;“顺”是指绣线要按顺序朝一致的方向。同时,在施绣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浮线问题。从起针到落针,绣一线,浮于面料上,称为浮线,不宜过长。垫绣绣制的金斑大蜘蛛像是在面料上进行浮雕,具有三维效果。平整的刺绣方式使金斑大蜘蛛纹样有了光泽,更具神秘感。

4 结语

侗族刺绣是侗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金斑大蜘蛛纹样作为典型的侗族刺绣图案,体现出侗族人的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敬以及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是侗族精神文明的外化产物,金斑大蜘蛛也是侗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本研究结合社会生产、生活,更能以艺术语言理解侗族文化。

猜你喜欢

侗族纹样刺绣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