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12-18范振远张丹陈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1期
关键词:保障继续教育教学研究

范振远 张丹 陈婷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价一切教育活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互联网+”促进了高校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同时也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多元化、个性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评价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还须建立与之配套的质量监控体系,用作评估教育机制运行的手段,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稳步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研究;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0-0164-03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迅速地推广,以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等在线教学形式不斷涌现,教育现代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了契机,继续教育如何抓住机遇,已经成为广大继续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继续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成人继续教育分为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个部分。其中学历继续教育占国内整个高等学历教育的三分之一,是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学历继续教育一直是在职人员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1]。

2012年以来,MOOC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并迅速蔓延到全球。以edX、Udacity、Coursera等为代表的教育平台与全球顶尖大学合作,免费向世界各国的学习者提供来自名校的在线课程。Coursera平台已有超过500万的注册用户,全球近百所高校与其合作,提供约350门在线课程。edX平台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联合了很多世界顶尖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5所亚洲世界名校,创建了许多免费的共享资源,其注册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100万。此外,三大平台目前都已经相继推出了基于IOS和安卓系统的手机App,以支持随时随地移动学习。欧盟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均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包括推进数字教科书建设应用以及扩大数字教育资源的公共利用范围。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针对教育领域,提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国内教育现代化也在迅速推进,国家开放大学正在推进数字化教室项目、部分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学历教育也在从传统的函授、夜大学等面授教学形式逐步过渡到在线教育方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办好网络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任务,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继续教育改革,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继续教育高质量监控机制和平台,从而保障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高校互联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与维护问题

目前国内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都处于规划建设之中,各方面的建设都不够成熟。例如课程拍摄的标准、MOOC的运营主体和运营方式、学分的认定都需要逐项研究和突破。在课程的拍摄过程中,有企业公司的参与无疑会提供高新技术,然而公司和高校老师有着不同的判别标准: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节约课程拍摄成本,而高校老师为保证教学质量会提出较高的拍摄要求。若以高校为运营主体,则存在着技术和效率等各种问题。又如:MOOC和微课程的拍摄,从前期准备、录制直至制作完成需要编导、文案、制作、摄录、剪辑等需要多人参与的技术工作,投资人或高校必然要考虑投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字化教育平台的运营和维持。

2.2教师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网络在线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推倒了传统的师生互动的“课室面授”方式,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来学习课程建设技术,重新编写教案,全程参与视频的制作,在网上翻看学生的留言或作业,并进行在线答疑或邮件回复。这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如何快速适应新的教学变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3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不强

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企事业职工,有在高等专科院校就读的专科生,也有相当于高中学历的高中生和职高生,他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电脑终端登录学习,在学习时间上没有传统课堂中明确的时间限制,可以利用他们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问问题或做作业。由于没有特别的约束,如果学生没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学生的课程学习很容易断断续续,不能按时完成课程的学习。

2.4 缺乏学分认定规则

目前,在我国的学历教育存在网络教育、函授、成人脱产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不能很好地互认和衔接,原因是在培养目标、学习方式、课程内容和培养质量上存在着差异,缺乏衔接和沟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开展了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的实践探索,但学分互认仍局限于网络教育或某些学科类别的课程,尚需具有可操作性的涵盖所有学历继续教育类型和系统的学分认定转换规则。

正是由于平台建设的不完善、教师对新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和高校缺乏学分认定规则等等原因,导致现有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质量不高,没有完全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

3 构建互联网+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在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中,有刚毕业的高中生,也有大学专科毕业生,还有参加工作多年、需要继续充电的高中生或专科生,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不一,学习目的不同,也就决定着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应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色。

3.1全面客观评价教学质量

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评价标准,应取决于学员究竟学到了什么?是否学到了应有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价值观念。互联网+背景下,让人们能够及时获取到产业结构中急需的人才类型,从而让人们更能准确地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岗位的需求,或者去更适合的岗位谋职。而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也应及时向社会提供急缺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术的长、短期的培训课程,以及相应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服务意识。

3.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形成以高校继续教育部门为主导、主管部门、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多元、分项评价标准,并建立一系列动态评价指标,是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教学发展变化的,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应具备的多元化标准[2]。

3.3突出继续教育的个性特色

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肩负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是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环境和制度保证。因此,其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把开展培训和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成效,作为教学质量重要的评价标准。

4 构建互联网+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基于Web3.0的“互联网+智慧化”的基础平台。通过云计算、移动智慧终端和大数据运算技术等,实现继续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智慧学习和一站式服务的技术支撑。云计算能够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包括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等。移動智慧终端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用让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浏览课程内容,随时参与师生互动,这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大数据运算技术能够通过学习行为分析,帮助教师预测学习者的表现和发现潜在的学习问题,通过学习预警系统,减少学习者的辍学率,提高学习效率和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4.1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系统

学习资源的文件类型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PPT、练习题库和考核题库等,这些资源有可以免费使用的公用领域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也有购置的具有知识产权协议的课程资源。资源的内容要根据时代的更替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就要求对资源的管理具有科学性和更新的便捷性。

4.2建立学习活动反馈系统

该系统不仅具有实时互动、桌面共享、电子白板、投票等满足直播课堂、讨论答疑等功能,还要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统计,并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终端设备(PC、移动通信设备等)与学生建立实时音视频连接;教师可以实时直播课堂内容或对课堂内容提前进行录播,学生自行点播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堂或课余时间,通过平台上传作业或提问问题。管理员或教师通过该管理系统,在后台查阅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登录的次数和时长、是否认真学习课件并上传作业、课堂签到时间、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等。[3]通过对学生浏览课件的内容和时长的分析,得出哪些课件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将以此为标准制作及时修改其他课件。

4.3建立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为提升学习质量,作业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常见的课程作业有:在课件中插入题目;课后练习;课件结课考试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件中间插入适当的题目,对刚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只有在学生提交答案后,课件才能继续播放。这样做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个别学生为了刷课时的行为。而课后作业则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回顾,检验学生对课件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也能通过平台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上传评语和作业成绩。[4]

4.4建立实践教学系统

结合课程内容,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与之配套的线上实践实训模块。通过这些实践实训模块,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4.5建立教学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基础平台维护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人员数据,课件、作业、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数据。具备对人员数据库的添加、删除等管理功能,还具备对课程资源的审核功能,发现有问题的课件及时通知原作者进行修改或删除。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监控每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签到、浏览课件的时长、课堂作业提交情况、教师批改作业情况、课后作业的上传及批改等。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监控,从而全面掌控教学进度,监督教学实施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5 构建互联网+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监控体系是保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互联网+继续教育是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对于教学质量的监督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分为线上监控和线下监控。线上监控体系可由教学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和学员组成。线下监控体系则由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行业等单位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定期抽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线上监控和线下监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评估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5.1线上监控体系

教学主管部门通过网络操作平台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包括:教师上传多媒体课件的数量和质量;教师批改作业的时效性;教师答疑的次数等等。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包括:学生浏览课件的数量和每个课件的时长;学生是否及时上传作业;学生作业的得分高低等等。通过对这些教学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教师对课程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及时对课件进行更新,是否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批改或答疑,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等等,才能对该课程进行客观评价,并按图索骥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5.2线下监控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根据既定的教育质量标准,对高校的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管理。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课件制作、线上线下教学情况、各方面经费投入等进行评估,并在同类高校中进行对比,鼓励有特色、办学质量高的学校。还可通过社会评估机构、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测评,并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对办学质量好的单位进行鼓励,并将其办学经验进行推广,而对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学单位应限期整改,减少办学规模直至取消招生资格。

6 结语

总之,互联网+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要以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指导,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经验丰富的教务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这对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伟新,吴林,张伟鸿.关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高质量继续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20):128-130.

[2] 侍建旻.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4):22-25.

[3] 丁宝君.成人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及其支持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59-60.

[4] 宣旸,辛红,王晓华.高校MOOC教学质量提升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8):52-54.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21-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纺织大学教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2018JY06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范振远(1974—),男,河北省南宫市人,实验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管理; 张丹,副教授,硕士;陈婷,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保障继续教育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的确定与保护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