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构建

2021-12-17闫红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大学生

[摘 要]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成为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出“遵循三个原则、守住两条底线、完善两个体系、建设教师和学生骨干两支队伍、把握三个关键”的当代宗教观教育机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SHSZ202009)

[作者简介] 闫红敏(1975—),女,河北沧州人,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173-04    [收稿日期] 2021-04-08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群体是开始迈入大学的“00后”,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00后”的新特色,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与时俱进。当前国际国内局势的复杂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宗教理论素养,更要以保障国家安全为教育目标,抵御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宗教渗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带来外部挑战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转型,随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群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转型,开始转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一些西方势力借助人们对宗教寻求精神慰藉的机会进行思想渗透,导致个别邪教组织滋生发展,社会风险系数增加。

(二)网络时代多元化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

全媒体网络时代,在网络、媒体和各种社交软件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而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不稳定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面对新观念、新思想的种种诱惑,他们往往难辨是非,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弯路。有些宗教文化具有向善意识和哲理意识,丰富的内容,设计形式新颖,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在他们遇到一些人生困惑和挫折时,自己无能为力,又不愿求助教师、同学和家长,就有可能在宗教中寻找慰藉。但是,无论当代大学生是沉迷宗教的精神慰藉还是喜欢宗教文化,他们对宗教的认识经常是感性大于理性,无法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往往只看到宗教的表象,觉得宗教是积极的、正确的,从而忽视了宗教被掩盖的消极的一面。

(三)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通过一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可以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高校的宗教观教育仅仅是每年邀请宗教局的教师给学生做宗教知识的讲座,但之后的教育效果并没有受到关注,更遑论关心学生心中对于宗教是否有疑惑;有的学校举办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相关的活动,但大多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深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

(四)大学生宗教观的形成易受信念困惑、家庭朋辈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宗教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外部环境和他人行为都会对大学生的宗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给他们带来了困惑,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人生产生了疑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宗教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校内传教的主要渠道是“熟人介绍”,这些家庭和朋辈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构建

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加强对宗教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模式,即“三个原则、两条底线、两个体系、两支队伍、三个关键”,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遵循三个原则

1.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由于大学生个体的家庭环境、地域背景、所受教育文化和自身性格特点等主客观因素的不同,他们对宗教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在宗教观教育过程中,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导地位[1]。

2.以学生为本,科學引导。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学生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根据其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实施全过程的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多途径、多渠道相结合,做到宗教观教育与法律课、专业课、校园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发挥协同教育效应。

3.结合实际,重视实效。首先,根据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实践等状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包括基本特点、发展趋势等总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其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面良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突破口。最后,结合宗教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宗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宗教实践也不断发展,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分析当前宗教观教育的主要问题,判断其发展态势,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正确分析,培养其认识宗教的辩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判断能力,直到他们正确认识判断,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1]。

(二)坚守两条底线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宗教观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坚守两条底线:一是教育学生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蛊惑,不要做任何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行为;二是教育学生远离邪教组织。这两条底线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有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完善两个体系

完善两个体系是指大学生宗教观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这两个体系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开展实施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教育体系的完善是根本。其分为课内体系和课外体系两部分:第一,在课内教育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优势,主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唯物观、科学发展观等分析各种宗教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要引导作用。高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敢于怀疑和不断创新的品格,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虚幻的现象或团体的诱惑时,会更多地思考其本质,而不至于被一些宗教的伪科学表象所迷惑。同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法律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法律课教师一定要有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高度,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通过实际问题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与国内外宗教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系,不断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实质。第二,在课外教育方面,通过增设与宗教相关的选修课,举办宗教讲座,讲解与宗教相关的知识,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宗教本质,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在他们树立正确宗教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抵御宗教渗透。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科普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课程的教学,用唯物主义、科学精神满足他们在学习和精神上的需求,通过主题讲座、科技宣讲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宗教观。

2.完善管理体系是保障高校宗教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有意义的教育环境,就要建立健全宗教的各项制度,做到各项宗教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有效监管,如学术探讨、科学研究、涉及宗教的教学内容或有宗教相关内容的选修课程、有宗教信仰的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外籍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交流、英语沙龙等社团活动的管理、网络管理及交流等方面。在宗教教育管理方面做到没有漏洞、不留空白,通过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明确责任,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宗教管理体系。

(四)建设两支队伍

教师骨干和学生骨干是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重要力量保障。这两支队伍的能力、素质、思想、理念决定着教育的实际效果。

1.教师骨干队伍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主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认知。中青年教师队伍是授课主体,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受学生的喜爱甚至崇拜。这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会在教学过程中和课外交往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工作队伍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他们与学生联系紧密,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理论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增强政治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确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实效性。

2.学生骨干队伍包括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发挥榜样示范和桥梁纽带作用。第一,要加强对他们的科学无神论教育,提升辨别邪教的能力;第二,加强党、团组织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三,加強学生骨干队伍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避免因情绪问题被不良宗教利用;第四,加强学生骨干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五,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学习,明确党章要求、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五)把握三个关键

1.多元渠道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长效机制。单一的教育手段难以解决宗教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复杂多变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时,要注重开辟多个渠道,并且注重有机结合,协同工作,聚成教育合力,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取得教育实效[2]。第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也应成为学生首要的求助对象。为了找准切入点,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研究和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征,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紧跟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开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专设渠道。创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专设渠道是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之外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向大学生开设宗教相关的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讲解宗教的相关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宗教,从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和国家关于宗教的政策和方针等,以此推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第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充实高校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形式新颖,覆盖面广,让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例如: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学术讲座、学生干部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党课、团课等,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题教育。加强管理,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等制度之中,体现并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方针政策。同时,贯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按照法律相关规定管理大学生在校内的宗教行为和活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此外,咨询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抚慰,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在心理、职业、学习咨询等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2.深入開展相关理论研究,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学术支撑。成立宗教研究机构,加强宗教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强与国外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组建高素质的宗教学教学研究队伍,对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大学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理论观点的指导下,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宗教,正确面对和处理宗教及其相关问题,进而做出正确的信仰选择。

新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仍然面临很多新问题。首先,“00后”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学生主体,这些成长于网络时代,深受新媒体影响的青年一代,对宗教的认知和宗教信仰都发生了变化。其次,宗教问题的特点是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和宗教基本知识的宣传要想取得实效,一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人文素质、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嵌入式发展;二要厘清宗教自身的学科属性和目标定位,在建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学界的争议和分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嵌入式发展与相对独立发展之间的矛盾。

3.及时归纳总结经验,与时俱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育理念。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强化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工作,实现学校宣传、统战、教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在课程建设、教学指导等方面不断改进,加强课堂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保证宗教观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地位[3]。第二,规范教材选用,优化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选用教材时,涉及宗教相关的内容,首先要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经过审查可以使用的教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学习最新的宗教学基本理论和成果,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编写相关的教辅材料,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党对宗教的方针政策、宗教文化基本知识、国内外宗教工作的形势和热点问题,有机融为一体。第三,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成长的一代,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繁杂,高校需要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网络阵地的主动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从而筑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6-04-24(01).

[2]刘丽敏.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五个关键[J].思想教育研究,2019(4):98-102.

[3]何虎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中国宗教,2016(5):35-37.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Path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YAN Hong-mi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enyang Aerospace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is facing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reli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and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The contemporary religious view education mechanism of “following three principles, keeping two bottom lines, improving the two systems, building the two team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grasping the three keys” is proposed, which is highly innovative and operable, and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view of Marxism; education path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初探
基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路径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