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21-12-17魏晓雨谢卓艺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魏晓雨 谢卓艺

[摘 要] 通过空间、时间、人际等维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境况,对比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变化,探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高校坚持伟大抗疫精神教育,推进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开展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利用好疫情防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常态化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基金项目] 2019—2020学年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工作处“疫情前后大湾区化工类本科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就业的因素比较研究”(201920XG006)

[作者简介] 魏晓雨(1991—),男,河北衡水人,教育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工作和教育研究;谢卓艺(1982—),男,广东广州人,理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5-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3-10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并强调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1]。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规模最大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面对疫情“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以抗击疫情的斗争实践和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书写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抗击传染病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一页。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在我国暴发,疫情由湖北省武汉市迅速蔓延至全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已经构成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球累计确诊已高达6000多万例,并且以每日50万例左右的速度增加。根据流行病学显示,该病毒传播性强,隐蔽性高,死亡率较高,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指的是2020年4月29日以来,“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2],各地工作重点变为在疫情防控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境况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前提和基础。

(一)空间维度——国际对比视角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2000年前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国际视野较原来更为宽广,因此其价值观容易受到国际疫情防控形势及其相关舆论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世界200多个国家,感染人数超过6000万人,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目前累计确诊1300余万例,每日新增14余万例,而我国累计确诊9万余例。全球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得每个国家的疫情防控情况对比显著,因此国内外的疫情对比,为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从疫情发展情况来看,不同国家展现出的不同抗疫观念、能力和实际效果,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二)时间维度——疫情前后对比视角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市内公共交通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准离开武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进行封城。4月8日,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重新開启城市生活。2020年十一期间我国共实现旅游收入465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八天的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对比中国抗疫前后,我国经济生产由摁下暂停键到目前的持续恢复和增长,人民生活由居家隔离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大学生的切实感受对思想影响深刻。

(三)人际维度——社会心理视角

心理状态是考察大学生思想变化应当考虑的显性因素,这是因为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尚未定型,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个体或者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比如在疫情防控初期,网络上出现了歧视湖北人的舆论,应及时制止此现象,纠正错误观念。

二、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全国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大学生经过切身感受,思想意识普遍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制度自信”的认同坚定

根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与《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的调查显示,99%的学生同意疫情防控凸显了中国制度优势这一观点,其中有1568名学生完全同意,占比77%;有445名学生表示基本同意,占比22%;不同意的学生仅占1%。94%的学生同意“对比西方大国的疫情防控举措,我对我国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更加坚定”这一观点,其中有1518名学生完全同意,占比75%;391名学生表示基本同意,占比19%;不同意的学生约占6%。

(二)科学务实的价值转向

微博话题“科学家现身高校秒变追星现场”登上热搜,阅读量2.5亿,讨论人数2.6万。视频中大学生对钟南山等科学家夹道相迎,高喊欢迎口号,气氛热烈,令人不禁热泪盈眶。相较于流量明星,大学生对于科学家偶像的追崇,体现出科学务实的价值转向。

(三)团结合作的深刻意识

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利己者根本没有市场。我们能够取得防控新冠肺炎的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性大流行,使世界公民思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抗疫成果对比,我國的抗疫经验表明,只有团结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大学生在此次疫情中听党话、跟党走,遵守学校的防控规定,积极配合居家隔离的要求,出入戴口罩,为遏制疫情蔓延做出积极贡献。

(四)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人民健康防疫意识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10月18日,新浪微博发起的“宅家健康运动计划”话题已经累计获得37.9亿的阅读量。“这场疫情也是一堂深刻的全民健康教育课,国民有望持续增加体育大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体育运动受重视程度明显增加[3]。”根据京东、拼多多、淘宝等购物平台的统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健身器材的销量显著增加,消费偏好的改变也说明,青年一代的健身意识在疫情背景下普遍觉醒和提高。

(五)人文关怀的合理召唤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刚性管控显然已经难以符合大多数青年的诉求,体现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成为大学生群体的诉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均是本着人民的生命重于一切的人文情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防控措施要在继续遵循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缓解大学生群体因疫情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虽然我们欣喜于看到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对国家认同感的提升,以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良好的改变,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仍然存在各方面挑战。

(一)大学生内部的差异

不同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同,其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分析时,不可忽略大学生的内部差异性。微视频《后浪》的播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视频中描绘出年轻人积极进取的风貌,但是不少人认为视频难以代表真正的年轻人,而是代表了大城市中生活富足的年轻人。现实的落差难免使青年群体产生心理失衡,“时不与我”的“不幸感”投射到其价值观上,是对当前社会青年生存空间与上升通道的怀疑。

(二)西方政客的偏执

“中国起源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充满敌意的论调充斥在西方的一些媒体中。某些国家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企图将病毒政治化、污名化、标签化,以转移公众视线,掩盖其抗疫不力的事实。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不单单是全球公共医疗卫生事件,更成为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三)暂显“保守”的择业观

根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与《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的调查研究,仅有26%的大学生觉得就业压力较小或无压力;74%的大学生觉得就业压力较大乃至很大;认为自己没有就业压力的有71人,仅占4%。大学生感受的巨大就业压力和相对消极的就业态度,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在的风险。

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途径

2020年9月8日,我国隆重召开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了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我们在取得抗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仍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坚持伟大抗疫精神教育,推进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开展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伟大抗疫精神教育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筑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4]“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4]。充分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大讲特讲伟大抗疫精神,促进伟大抗疫精神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推进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年点赞:“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4]”责任担当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应有之义,是造就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是塑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意识、担当精神和担当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抗击疫情与责任担当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抗击疫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责任担当,磨砺中国共产党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志品质,成就青年大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的担当角色。

(三)开展坚定“四个自信”教育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彰显的实践底气,教育学生坚定道路自信。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生动诠释了中国“为什么敢”“为什么能”的实践底气。引导大学生坚信: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有勇气、有魄力、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前进道路中出现的任何困难和挑战。

2.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绘就的鲜亮底色,教育学生坚定理论自信。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生动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品性、人民性品性、世界性品性,绘就了新思想的科学底色、人民底色和世界底色,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

3.用抗擊疫情伟大斗争展现的显著优势,教育学生坚定制度自信。抗击疫情伟大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中国制度与中国治理的突出优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

4.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筑就的精神支柱,教育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得以集中体现和全面彰显,伟大抗疫精神作为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是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精神支柱,从而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提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抓好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和坚定“四个自信”教育。利用好疫情防控这一鲜活、生动的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加强资源开发,增强教育实效;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阵地,落实属地责任,突出教育主题;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平台,创新网络德育,深化网络育人,因势利导,因事而化,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成长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努力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5)

[2021-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

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EB/OL].(2020-06-07)[2021-03-01].http://www.scio.gov.cn/ztk/dt

zt/42313/43142/index.htm.

[3]刘鹏程.一场震撼人心的全民健康教育[J].中国社会工作,2020(11):1.

[4]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J].求是,2020(20):1-3.

[5]田鹏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EB/OL].

(2018-09-19)[2021-03-01].http://theory.people.com.cn/n

1/2018/0919/c40531-30301809.htm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Normaliz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I Xiao-yu, XIE Zhuo-yi

(Zhuhai Campu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88,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space, tim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compares the ideological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pidemic, and focuses on the great challenge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ormalized epidem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great anti-epidemic spirit, promote the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ry out the “four-sphere confidence” education,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lso take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main position,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s,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newcomers of the era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al revival.

Key words: normaliz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