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队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战伤疼痛管理态度及知识水平调查分析

2021-12-17周林何亚伦胡晶魏萍刘洋周岚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正确率医务人员部队

周林,何亚伦,胡晶,魏萍,刘洋,周岚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数据显示,在伊拉克战争中,仅25%的伤员疼痛得到及时控制[2]。 战伤疼痛若不能有效缓解,不仅削减战斗力,且急性疼痛易转变成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伤员康复[3]。 疼痛管理是指以达到疼痛治疗的最佳效果为目的,对止痛治疗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4]。 美军在战术战伤救治(TCCC)体系中强调战场镇痛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制定基本流程及应用对象[5]。 目前我军战伤疼痛管理体系尚处于理论阶段,缺少战伤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数据,尤其是战地救护人员的战伤管理水平情况[6]。 因此,本研究通过了解某部队医院医务人员对战伤疼痛管理态度以及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现况,为我军战伤疼痛管理体系构建及培训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上海某部队三甲医院16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生或护士;(2)目前或曾经在临床一线工作;(3)工作年限≥1 年;(4)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实习、见习、进修的医生或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 在取得授权后,参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制的疼痛管理态度和知识调查问卷一般资料部分[7],对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战伤疼痛管理经历进行调查。

1.2.2 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 KAS⁃RP 问卷由美国学者Ferrell 和McCaffery 根据相关疼痛指南设计。 本研究选用于文华等[7]汉化修订的2014 版KASRP(Cronbach′s α 系数为0.736,内容效度0.97)。 问卷1 ~22 为是非题,23 ~37 为单选题,38 ~39 为案例分析,共41 个条目,涵盖疼痛评估处理、用药原则及情景模拟等。 问卷正确率 =(答对条目数/ 总条目数) ×100%,正确率>80%为合格,表明研究对象疼痛管理态度、疼痛知识掌握较好[8];每个条目的答对(错)人数比率=[某条目答对(错)的人数/ 总人数] ×100%。

1.2.3 调查方法 向研究对象解释本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现场自愿扫描问卷星链接,由研究者协助及监督完成问卷的填写。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问卷星调取后台数据,问卷完成率低于90%视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 使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 相关、方差分析、LDS 事后比较(post hoc tests,PHT)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战伤疼痛管理知识需求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69 名医务人员,有效回收问卷169 份,回收率为100%。 本研究中该部队医院医护人员在校期间、工作后接受一般疼痛管理知识教育比例较高,但大多数人员在校或工作后未接受战伤疼痛知识教育。 该部队医院医务人员对各类战伤疼痛管理知识了解需求超过70%,但无途径可获取战伤疼痛管理知识。 见表1。

表1 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务人员对战伤疼痛管理知识需求

2.2 临床疼痛管理实践现况

本调查中绝大多数部队医务人员在临床疼痛管理实践中会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常规筛查、评估、记录,主动向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健康教育,但仍有33.1%的人员认为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存在困难,见表2。

表2 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务人员临床疼痛管理现况

2.3 疼痛管理态度和知识调查结果

疼痛管理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为50.56%,所有人员均未合格(正确率>80%为合格),半数以上人员正确率波动在40% ~60%(见表3)。 41 个问题仅7 项正确率合格,正确率最低的3 题分别为实际案例分析题39、38 及17 题,正确率分别为5.92%、13.61%及8.88%。

表3 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护人员KASRP 问卷正确率人数分布情况

2.4 疼痛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2.4.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某部队医院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中,不同年龄段、性别、学历、职称、所从事岗位、专业工作年限、岗位工作年限医务人员疼痛管理知识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正确率比较(±s)

表4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正确率比较(±s)

指标分组人数 正确率(%) t/F 值 P 值年龄≤25 岁5746 ±86.819 <0.01 26 ~30 岁5151 ±8 31 ~35 岁2253 ±11 36 ~40 岁2657 ±7 41 ~45 岁953 ±11>45 岁452 ±14性别男3654 ±92.399 0.018女13350 ±9学历大专6447 ±89.740 <0.01本科7251 ±10研究生及以上3356 ±9职称初级职称12048 ±912.157 <0.01中级职称3756 ±8高级职称1254 ±11岗位医生3656 ±93.820 <0.01护理13349 ±9本专业工作年限 ≤5 年7947 ±86.836 <0.01 6 ~10 年4453 ±9 11 ~15 年2655 ±10 16 ~20 年1453 ±10>20 年656 ±13

2.4.2 不同经历的部队某医院医务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进行临床疼痛常规筛查和评估的医务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正确率较高,与未进行临床疼痛常规筛查和评估的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学习或工作经历对疼痛知识正确率无显著影响。 见表5。

表5 不同学习、工作经历的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务人员KASRP 问卷答对率比较(±s)

表5 不同学习、工作经历的某部队医院169 名医务人员KASRP 问卷答对率比较(±s)

注:KASRP 问卷为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

指标分组 人数 正确率(%) t/F 值 P 值在校接受战伤疼痛知识教育 有2148 ±11-1.161 0.247无14851 ±9工作后接受战伤疼痛管理知识教育有2849 ±11-0.713 0.477无14151 ±9各种渠道获取战伤疼痛知识 有4152 ±91.119 0.265无12850 ±9战伤疼痛知识培训必要性有12851 ±100.825 0.410无4149 ±9疼痛评估工具的实际应用有14551 ±90.176 0.860无2250 ±9临床疼痛常规筛查和评估有14951 ±102.082 0.039无2046 ±8临床疼痛状况记录有15151 ±9-0.058 0.954无1851 ±9临床疼痛知识健康教育有15251 ±90.551 0.582无1749 ±10

3 讨论

3.1 战伤疼痛教育态度及需求现况

部队医务人员是战场及后方救援的中坚力量,掌握战伤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对提升我军后勤人员救援能力及保证战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某部队医院医务人员大多数在校或工作期间从未有过战伤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也缺乏学习途径,这与某些研究结果一致,战伤疼痛知识学习途径十分匮乏[9]。 而在本次调查中,128 名医务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进行战伤疼痛教育,尤其对用药、治疗、护理及处理流程的培训表现出强烈需求。

目前我军出台战伤疼痛管理专家共识,对战伤疼痛分级管理给出建议,但还没有详细方案。 美军战伤疼痛分级管理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境下疼痛管理角色、疼痛评估、镇痛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方法等,内容简明且实用性较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10]。 我军疼痛管理装备已配备对乙酰氨基酚、吗啡等基本镇痛药物,各级人员需了解各类镇痛药物及其使用方法[11]。 相关部门应结合部队医务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水平现况及需求,细化战伤疼痛管理流程,完善战伤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3.2 临床疼痛管理知识掌握及实践现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69 名部队医务人员疼痛管理知识的平均正确率仅为50.56%,该部队医务人员疼痛知识掌握为一般水平[7,12]。 但根据Ferrell 和MeCaffery 设定的KASRP 问卷合格标准(正确率应为80%),所有人员均未及格,这表明本调查中部队医务人员对疼痛知识教育掌握不到位,需加强培训与考核。

在疼痛管理实践中,对于原因明确的疼痛,多数医务人员能够给予镇痛治疗,但镇痛是否及时、到位以及如何选用镇痛药物仍缺乏规范化培训[13]。 本研究中80%以上的医务人员临床疼痛管理行为自评较为满意,认为会在临床实践中规范化进行疼痛评估、筛查、记录与教育。 但实际案例分析题38题、39 题和17 题,测评如何评估及处理患者疼痛,正确率均较低。 而在战场环境下,伤员的疼痛处理比临床更为复杂,需对实际环境、伤情、药物等迅速做出判断。 因此对于部队医务人员,战伤疼痛管理培训需紧密结合实践并重视实践考核,模拟各类战创伤情景,对相应人员定期进行理论及实践培训考核,从而培养理论扎实、操作一流的战伤疼痛管理人员。

3.3 创新战伤疼痛培训方案、实施分级管理培训

本研究结果中不同层级、不同背景的部队医务人员对于疼痛知识的掌握有所差距,学历硕士及以上、中级职称、工作年限在11 ~15 年的医务人员正确率更高,且医生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护士。 而对于某些特殊知识点,大部分医务人员仍停留在传统认知上,如17 题考察对不明原因的急性疼痛的认识和处理,仅8.88%人员给出正确答案。 4 题考察疼痛评估及中重度疼痛对患者的影响,仅24.85%答案正确。 这样的结果表明该部队医院医务人员对于急性疼痛、疼痛评估及影响掌握严重不到位。

目前疼痛管理规范中已明确,对于一些急症如骨折、梗阻或穿孔等引起的疼痛,及时镇痛可帮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检查找到病因[14]。 但教科书目前未更新该知识点,仍建议明确病因后镇痛,忽略了患者的主观感受,较多医务人员不接受给予患者及时镇痛的诊疗方案[15]。 因此,对部队医务人员的临床疼痛管理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需注意相关知识点更新,尤其是在急性疼痛处理、疼痛评估与记录及镇痛理念上,制定适合战场环境的疼痛管理策略,改变医务人员对于疼痛评估、处理的传统思维[16]。其次在培训方案上,可根据培训对象能级、职责及分工不同进行分级特性化培训,尤其应加强对中低学历或职称、工作时间短的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升部队医务人员战伤疼痛管理水平。

4 结论

本研究发现该部队医院医务人员几乎未接受过系统的战伤疼痛管理培训,对战伤疼痛管理教育需求强烈且态度积极。 虽然医务人员有过疼痛知识教育经历,但对疼痛专业知识掌握较差且临床实践效果不佳,尤其对于急性疼痛评估及处理仍停留在传统认知上。 有效的战伤疼痛管理可提高我军作战实力,对应我军新型作战方式及设备药物更新,目前急需制定详细的战伤疼痛管理培训方案,并对各级备战人员进行战伤疼痛知识培训及模拟实践考核。

猜你喜欢

正确率医务人员部队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俄部队军演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儿在部队又立功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老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