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提升改造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2021-12-16李欣睿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11期
关键词:滨河路主干路昭君

李欣睿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0 引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基础建设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顺应首府扩大开放的需要。随着呼和浩特市二环的建成通车,部分缓解了中心城区车辆拥堵的问题。随着南部城区的开发力度日渐加大,出城通道的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昭君路作为呼和浩特市往南出城的四大通道之一,主要联系主城区与金桥开发区,是呼和浩特市非常重要的一条南向射线,承载着城市中心与周边区域重要的联通作用。在此背景下,市政府决策将昭君路(南二环~南三环)段主线交通扩容,增强昭君路作为城市南向射线的交通功能,加快疏散南二环的交通流量,减轻南二环交通压力,加强金桥开发区乃至南部城区与主城区的沟通。

1 工程概述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鄂尔多斯大街—209 国道)提升改造工程北起鄂尔多斯大街与昭君路交叉口,南至大黑河以南209 国道。高架自济民巷以北起坡,沿线上跨南二环、小黑河、南三环,以及大黑河后在临河街以南处落地。路线总长约8.0 km,其中高架部分长约7.07 km。

2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工程方案设计应遵循交通组织合理,占地拆迁量少,交通功能完善,符合城市规划及景观要求,全方位达到工程设计方案安全、环保、节约、美观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工程设计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用系统眼光分析解决问题;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体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景观、环保为主线贯穿设计全过程;以确保道路交通功能为核心,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3 功能定位与技术标准

3.1 功能定位

昭君路(鄂尔多斯大街—209 国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为集“环路连接线、南向放射线、服务集散”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快速联络通道,同时也是解决主要节点拥堵的交通性主干路。

昭君路是呼和浩特南北向重要的交通性主干路和快速通道;是南二环与南三环间的连接线,承担着两环间交通的快速转换与疏解;是主城区与和林格尔新区沟通的快速通道,是重点地区的开发引导;能快速疏解南北向的过境交通,缓解交通节点的拥堵现状。建议昭君路等级提升为快速路。昭君路地理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昭君路区域位置示意图

3.2 主要技术标准

主线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按快速路标准实施到位),设计速度为60 km/h。地面辅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40 km/h。匝道设计速度为40 km/h。主路车行道宽度对大型客车、货车或混行车取3.75 m/条,对小汽车取3.5 m/条。匝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取3.5 m,路缘带取0.5 m。机动车道最小净空为4.5 m,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最小净空为2.5 m。

4 总体方案

4.1 建设规模

目前,根据我国各个城市交通发展情况,新建高架道路车道数多为双向6 车道及以上。从呼和浩特快速路建设来看,现有的南二环快速路、南三环快速路均为双向6 车道规模。考虑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交通发展要求,从预留交通发展规模角度来看,快速路采用双向6 车道较为合适。

从道路网布局的角度来看,昭君路是呼和浩特主城区内贯通片区并沟通南北部组团的南北向主干路及主要通道,在呼和浩特市的生成发展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采用主线双向6 车道规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其对交通和城镇发展的适应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同时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双向6 车道的规模能满足远期交通量需求。部分高架路段出入口较近,需要增加集散车道以满足车道转换的需求。地面辅道基本采用双向6 车道;局部由于交叉口展宽、交叉口距离较近,采用双向10 车道,增加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4.2 建设形式论证

根据昭君路的功能定位,近期为重要的快速联络通道,远期建议提升为快速路。因此,本次方案考虑昭君路按城市快速路设计,分离主线,设置出入口匝道,以提高主线通行效率。根据快速路布设形式,又分为地面快速路、高架快速路和地下快速路3种。

地面快速路的敷设会对城市地块产生割裂作用,需采用跨线桥或地道等措施使主路与横向交通分离。由于昭君路位于城市主城区,沿线两侧为成熟用地,道路红线受限,沿线出行需求大,横向道路间距较近,因此不适合采用地面快速路的敷设形式。地下快速路将主线敷设至地面以下,减少了对地面两侧地块的影响,与城市周边环境可以有效融合。但地下快速路造价昂贵;无法设置互通立交进行转换,交通功能有所欠缺;施工时对原有市政管线影响大;地下快速路的运营成本高(通风、照明、防灾等)。

高架快速路是城市常用的快速路建设形式,能有效节约城市用地,形成大运量的交通走廊。但会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主要是交通噪声、废气、尘埃、光照等。昭君路位于城市主城区,建设形式采用主线高架桥,并在敏感地区设置声屏障以减少噪声。

4.3 出入口布置分析

作为封闭的通道,主线流量是否合理与均衡分布,关键在于确定匝道枢纽和位置。本次设计结合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采用通道流量均衡理论和需求OD 分析来综合确定合理的匝道方案。

根据昭君路的功能定位,服务沿线重要区域交通出行需求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由此确定匝道布局方案应充分考虑沿线重要区域的OD 点对需求以及现有路网供应水平。

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的路网规划,并结合主要相交干道的道路间距与交通服务范围,上下桥匝道的布置应服务于地面的主要干路。

在南二环至滨河路间有滨河路、包头大街两条主干路。目前,滨河路正在进行提升改造设计,考虑滨河路比包头大街有更好的交通功能,在滨河路南北两侧各设置1 对上下桥匝道。

在滨河路至南三环间有一条主干路——乌海大街,考虑在乌海大街南北两侧各设置1 对上下桥匝道。

因此,本次设计全线共设置4 对上下桥匝道,以加强主干路与主线之间的联系,提高主线快速交通的辐射范围。

如图2 所示,设置于滨河路及乌海大街与昭君路交叉口的两组共4 对匝道,完成了高架层与地面层交通功能转换。工程起点高架上跨济民巷后落地与地面道路顺接,与地面道路共同服务于鄂尔多斯大街至济民巷的地块交通;终点处上跨临河街后落地与209 国道桃花收费站顺接,服务于临河街至桃花收费站间的地块交通。本次设计范围内匝道组间距1.5 km,间距较为合适。

图2 工程总体匝道方案布置图

5 关键节点

5.1 昭君路-南二环节点

南二环为城市快速路。现状南二环在昭君路布置一对平行匝道。该处出入口布置对相邻干路服务覆盖范围内的商住用地有着重要的服务功能,节点方案保留利用现状平行匝道。节点周边地块已经开发完成,匝道尽量利用绿化,避开高层建筑。

根据规划路网,该节点属于环形快速路与对外放射线的交叉。根据其在快速路网中的交通功能,宜定位为互通立交。节点的主要流向为南向转向交通。节点方案如图3 所示。

图3 昭君路/ 南二环节点方案

采用“单喇叭”的部分互通立交形式。南二环为现状高架,位于2 层,设计昭君路主线为3 层,由南向北跨过南二环后落地。设置匝道满足4 个主要流向的交通转向,保留现状南二环出入口匝道,NS、NE、ES、SN 通过地面交叉口转向。

该方案实现了昭君路南北向过境直行的分离,实现了南二环主线与昭君路南向主线的快速转换,满足了节点南向转向交通的需求,有助于缓解地面交叉口的转向压力。

同时,该方案与节点现状结合较好,立交匝道避让园丁小区、矿产研究所等控制建筑,无拆迁影响,立交匝道与平行匝道衔接后并入主线。

5.2 昭君路-滨河路节点

昭君路跨越小黑河节点处现状为3 座跨河桥。其中,主桥为昭君路南北向跨河通道,上跨滨河南北路,且有4 处苜蓿叶转向匝道。2 座辅道桥可以与滨河南北路沟通,如图4 所示。

图4 昭君路/滨河路节点方案图

昭君路高架主线拟新建一座主线桥跨越小黑河,并于滨河路南北两侧各设置一对上下桥匝道,与滨河南北路进行交通转换。本方案高架主线连续,地面滨河南北路与现状跨线桥形成苜蓿叶全互通立交,保证节点各方向的交通转换功能。高架地面主辅分离,互不干扰。

5.3 南三环及跨大黑河节点

拟建昭君路高架桥上跨大黑河后落地。该节点处有一现状蒙牛大桥地面桥。现状桥梁为简支梁结构,双向4 车道规模。南三环为规划快速路,双向6车道规模,规划为大黑河北岸一条重要的环形快速通道。该节点属于环形快速路与对外放射线的交叉,宜定位为互通立交。

本节点昭君路下穿南三环主线高架,并预留昭君路/南三环立交匝道的接口。昭君路高架为2 层上跨大黑河后落地,南三环为3 层。节点方案如图5 所示。

图5 昭君路/南三环立交示意图

在现状桥梁状况尚可的情况下,昭君路地面系统考虑利用现状蒙牛大桥过河,如图6 所示。高架桥在现状蒙牛大桥两侧采用分幅并与现状蒙牛大桥间预留远期新建双向6 车道跨河桥的空间。远景当南部新区开发交通量增加时,考虑拆除老桥,新建双向6 车道及人非系统的地面桥,如图7 所示,以满足远期交通需求。

图6 昭君路跨大黑河近期断面

图7 昭君路跨大黑河远期断面

6 结语

昭君路作为呼和浩特市骨干路网中重要的南北向通道,具有节点多、线路长、工程设计复杂等特点。昭君路提升改造工程的建设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路网结构和交通网络,加强南部城区与主城区的沟通。本文从昭君路规划与功能定位出发,因地制宜,远近结合,详细地阐述了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关键节点,提出了交通功能更强、经济性更好的设计方案,为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滨河路主干路昭君
谈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要点
初雪
昭君
城市主干路接入道与侧分带开口模式研究
昭君
山区主干路景观绿化设计
新建经济开发区主干路交通流组织难点问题研究
昭君别院
美丽的滨河路
周口市川汇区滨河路健身路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