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021-12-16刘荣凤崔彦芝徐志宏张玲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吸烟史机体肺癌

刘荣凤, 崔彦芝, 徐志宏, 张玲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1. 肿瘤内科, 2. 病理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1-2]发现,糖尿病群体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群体,且肺癌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中位于第3位,提示糖尿病与肺癌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逐渐增高[3], 故临床中早发现、早预防相关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积极寻找糖尿病诱发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危险因素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为合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1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 ①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相关标准; ② 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者; ③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者; ② 因感染、化疗、手术、胰腺炎及激素等原因诱发的血糖升高者; ③ 其他部位转移至肺部诱发肺转移癌者。

1.2 方法

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通过查阅患者电子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肿瘤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呼吸系统疾病等)、临床症状、病理分期、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相关资料。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合并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临床特征比较

2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合并组胸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FPG、TG高于对照组, 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特征比较

2.3 单因素分析

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恶性肿瘤家族史、恶性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吸烟史、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多因素分析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吸烟史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均是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4。

表3 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单因素分析[n(%)]

表4 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糖尿病人群并发恶性肿瘤原因复杂,目前比较明确的原因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受损等相关因素[5]。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为肿瘤细胞增殖提供了物质来源,损伤毛细血管正常结构,降低血管通透性,造成氧呼吸障碍,机体内组织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异常分裂诱发癌变[6]。

本研究显示, 2组临床特征中胸背部疼痛出现显著差异,可能与癌变本身压迫相关,或与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组FPG、TG高于对照组, HDL-C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机体内蛋白酶在胰岛素作用下,增加血液中三酰甘油清除能力,但因糖尿病患者机体内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量下降,间接降低清除三酰甘油能力,导致TG水平升高,而高TG水平常伴有低水平的HDL-C出现[7]。

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史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均是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其原因为: ① 吸烟史。人在吸烟时,烟草中可产生尼古丁、亚硝胺、苯、砷、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这些致癌物质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激活癌基因,导致机体抑癌失效,诱发肺细胞癌变,此外有毒物质在机体内大量堆积,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过氧化物类有害物质的分泌,进一步损伤脏器组织,增加肺组织癌变风险[8]。尼古丁会增加糖尿患者自身胰岛素抵抗,使胰岛B细胞上表达功能性尼古丁受体,促使尼古丁损害胰岛B细胞,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故长期吸烟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风险[9]。② 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流行病学资料[10]显示,哮喘群体发生肺病风险高于正常群体,且哮喘5年以上病程患者癌变风险更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肺实质破坏,且常伴有气道炎症及支气管微环境的变化,气道炎症不仅会浸润机体组织细胞,造成肺实质破坏,且为肿瘤细胞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双重作用下,增高非小细胞肺癌发生风险。而肺部微生物菌群失调、炎症浸润性损伤及免疫功能障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些原因可能是导致慢阻肺患者转化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因素[11]。长期的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常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失调可损伤人胰岛素分泌胰岛素B细胞,并阻碍正常胰岛素分泌,增高胰岛素发病风险[12]。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增高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胸背部疼痛, FPG、TG水平升高, HDL-C降低,吸烟史、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诱发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吸烟史机体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邓俊峰作品选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