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的技术

2021-12-15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哲学家意志饼干

魏宁

作为技术工具的发明者和制作者,人类向来都把自己视为技术的主宰。正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人是技术的主人,控制着技术以及工具。”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观点虽然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却显然过于自信了。柏格森的法国同胞雅克·埃吕尔就曾说:“开发了工具整体的人,是它们的主人,不幸的是,这样看问题的方式是纯粹理论的和肤浅的,我们必须记住技术的自主特征。”此后的很多技术哲学家也认为,技术既然能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就足以证明,它不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的工具,而是具有相当自主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

技术究竟是不是“自主”的?人能否完全控制技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不是”能够回答的问题。即使从辩證的角度来看,人类与技术之间也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特别是当我们不能摆正与技术的关系,不能正确应用技术的时候,就有可能在实践中被技术所主导,沦为技术的奴仆。从这个意义上说,听一听“技术自主论”的声音,对我们还是大有益处的。

在技术自主论看来,技术是自主的,这意味着技术有着自己的底层逻辑。例如,PowerPoint的逻辑就是演示,它只会把一切内容“播放”出来,当我们过于依赖它的时候,就会把本应是互动与思考的课堂变成一幅“教师读PPT,学生忙于记录”的不正常景象。这提示我们,要认清技术的底层逻辑,更要时刻明晰我们的教学目标,避免陷入技术的逻辑之中而不能自拔。

技术是自主的,也意味着技术是有意志的,技术的意志就是对效率的追逐。我国技术哲学家吴国盛对此有过尖锐的批评:“对效率的追逐会导致一个后果,即手段本身成为目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算机刚刚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理查德恩·克拉克就提醒我们不要走入盲目追求效率的误区。他承认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传播的效率,加快教学进度,但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技术是否改善了学习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他还形象地打比方说,在没有技术的时候,我们只能一包包地吃饼干(教学内容),用了技术,我们可以用卡车送来饼干,虽然饼干的数量大大增加了,但我们最关注的无疑应该是饼干的营养结构(教学质量)是否有改善。

技术是自主的,还意味着技术是自我进化的。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复杂性科学奠基人、著名技术思想家布莱恩·阿瑟在他的经典著作《技术的本质》中这样描述技术的进化:“新技术通过进化,以某种精确的方式从以前的技术中‘诞生出来,并且要通过某种可理解的适应过程得到发展。”当我们看到一款软件不断推出新版本的时候,可能会为技术工程师们的创造性工作而欢呼,但在一些技术哲学家看来,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技术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所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人反而可能成了帮助技术进化的工具。这一观点警示我们,应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适用的”,当我们一味追求技术的更新迭代的时候,恰恰需要冷静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在被技术驱使着向前走?

“技术自主论”的观点可能与我们的常识相悖,但依然值得严肃地对待,如果我们能在闲暇时问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应用技术的误区”,就不枉我们聆听这一声音了。

猜你喜欢

哲学家意志饼干
船夫和哲学家
送饼干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观点集萃
软塌塌的饼干
饼干喂鸟
泥泞处脚印深
《饼干拼图》等
哲学家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