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后疫情阶段超声诊断学见习课堂的应用价值

2021-12-15王朝歆杨玲李文华王超薛晓轩苑舒淇刘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诊断学调查表诊室

王朝歆,杨玲,李文华,王超,薛晓轩,苑舒淇,刘艳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影像学学科,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传统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所采用超声诊室观摩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随着虚拟仿真技术(VR)出现,形成了新型教学媒体。在后疫情阶段,有利于见习场所防护安全性及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技能,提高兴趣和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对基于超声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见习教学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明确后疫情阶段最佳超声见习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9月~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学习中西医结合研究生70人,年龄21~23岁。根据学号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基于超声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见习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见习课堂教学法),每组各35人。每组再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7人,各小组均由同一带教教师指导。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课前准备: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前教师将要讲授的10个典型病例的超声图像及虚拟仿真图像和操作手法录像发放给学生,课前选取2学时课余时间在实训中心虚拟仿真超声设备上操作。见习课堂:前半部分5组学生分别在虚拟仿真超声设备操作,并解说对于图像的思考判断过程,归纳总结问题给出答案。后半部分,教师针对学生的操作及回答进行讲解和分析,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最后给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2.2 对照组课前准备: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前教师将要讲授的10个典型病例真实超声图像和视频,发给学生自主预习。选取2学时课余时间去超声诊室观摩。见习课堂:讲授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准备幻灯片,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向学生讲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图特点,讲授结束后帮助学生巩固授课重点及难点内容[2]。

1.3 考核及评价方法

1.3.1 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在完成全部超声诊断学见习课后,对两组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估,采用调查表方式,内容包括5个条目:①提高见习课堂学习主动性;②见习课堂生动直观;③激发学习兴趣;④增强知识的趣味性;⑤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调查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调查表均为选择题,每题选项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5个选项。以不记名方式填写,于最后一节超声见习课后当场发放,填写后收回,共发放问卷70份[3]。

1.3.2 教学质量评估见习课堂结束后行期末读图考试,采用试卷考核形式,内容为10道超声图像诊断读图题,每题2分,满分20分,考试成绩用以评估教学效果。所用超声图像按照超声诊断教学大纲进行选取,由同一教师进行双盲阅卷,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各计量数据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见习课后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于超声见习课堂结束后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70份,收回70份,有效回收率100%(表1)。结果显示“教学形式新颖、接受度高”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内容丰富、易于理解”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见习课堂学习主动性”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知识的趣味性”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超声见习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表比较(n,%)

2.2 期末读图考试成绩评估实验组期末读图考试成绩(14.63±2.71)分,对照组为(13.09±3.45)分,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模式是采用在课堂放映大量超声图像,教师讲解和学生在超声诊室观摩操作。局限性在于:观摩诊室空间狭小,与真实患者近距离接触;观摩病种随机,无法选择疾病种类;见习学生较多,患者可能不配合,不能实现动手操作。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较低,理论和实践脱节,不适应医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近年来在医学影像教育领域的出现,作为新型教学媒体,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成为虚拟仿真环境中直接实践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技能,提高兴趣及动手能力[4-6]。我院实训中心结合超声教学需求,采购了天堰科技的CAE系列超声虚拟仿真仿真设备。构建了一个集教学、自学与仿真操作于一体的超声影像学虚拟仿真仪器,保证了各种阳性、阴性病例资料全覆盖。学生在超声虚拟仿真系统上动手实践,既丰富了医疗教学的手段,也使见习课堂生动直观,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及兴趣,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摆脱了诊室观摩和对真实患者的依赖,提高了超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7,8]。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医学的见习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传统超声诊室见习由于场所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难以马上恢复。我院实训中心教室宽敞利于通风,全程无需与真实患者接触,利于对学生的防护,对于冠状病毒后疫情阶段的超声见习课堂具有重要意义[9]。

见习课堂教学是连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拟在发挥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丰富和优化见习课堂带教模式[6]。尤其在后疫情阶段,通过对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模式的改变[10],在保护学生见习活动安全性的条件下,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及临床实践能力,形成一套成熟的可在教学中使用的新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诊断学调查表诊室
午后的诊室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新开的诊室
新开的诊室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