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护理模式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15黄华春曾昭彬刘兰凤刘金萍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护师病死率颅脑

聂 亮,黄华春,曾昭彬,刘兰凤,刘金萍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赣州341000)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对头部的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引发颅脑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一类外伤疾病[1]。颅脑损伤主要表现为偏盲、失语、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2-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变化快、病死率高,通过各种监护方法、手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以提供细致的护理、支持,及时评估病情[4-5]。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原则为紧急抢救,及时纠正休克,有效清创,抗感染、手术治疗[6-7]。由于ICU各类仪器多,频繁使用,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难度大且风险高,使ICU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心理负担增加[8]。现阶段,随着我国重症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分级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ICU护理实践中[9]。分级护理模式属于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根据护理难度、护理细节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以病情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监护状态,以减少或避免ICU医疗资源、人力资源浪费[10]。本研究以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为依据,对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ICU治疗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3~8分者;②既往不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尿毒症、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③入院前未长期服用抗肿瘤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①GCS评分>8分者;②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史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1~76(52.36±1.28)岁;致伤原因:重物撞击伤10例,高空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伤20例,其他原因6例。对照组男35例、女12例,年龄22~75(52.18±1.05)岁;致伤原因:重物撞击伤11例,高空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伤19例,其他原因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护理干预,即入住ICU后,每天均行APACHEⅡ评分,以评分结果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即10~20分、21~30分、>30分,具体分级护理内容如下。①三级护理。对APACHEⅡ评分在10~20分者,每2例患者均由1名在ICU工作>2年的护士,为其提供三级护理服务,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每4 h监测并记录1次血压、呼吸、心率,每4 h测量1次体温,根据医嘱行抗感染、降低颅内压、抑酸等治疗。另外,给予患者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基础护理,防止压力性损伤发生。②二级护理。对APACHEⅡ评分在21~30分者,每例患者均由1名在ICU工作>1年的护士与1名在ICU工作>3年的护师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患者各种排泄物的量与性质、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各项呼吸机参数、心电图、血压、心率、体温等,同时辅助影像学检查了解肺部感染等。入院第1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测血压、呼吸、心率,每15 min记录1次;入院后2~3 h,每30 min记录1次;入院后4 h,待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可每小时记录1次,体温每4 h记录1次,及时将各项异常参数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根据医嘱行抗感染、降低颅内压、抑酸等治疗。另外,给予患者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防止发生压力性损伤。③一级护理:对APACHEⅡ评分>30分者,每例患者均指定1名于ICU工作>5年的主管护师、1名工作>3年的护师监测,监测内容、频率与二级护理一致,但在二级护理基础上,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调整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主管护师能熟练准确判断患者可出现的异常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尽早指导护师一起采取早期预防、干预措施,及时完成抗感染、降颅内压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ICU入住时间、院内感染率、病死率、护理质量评分,其中护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宣传、护理文书、病房消毒与管理、基本护理、专业技能5个方面,各项评分均为100分,护理质量与得分呈正比。

2 结果

2.1 两组ICU入住时间比较 观察组ICU入住时间为(3.12±0.28)d,对照组ICU入住时间为(6.38±1.25)d。两组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7,P<0.001)。

2.2 两组入住ICU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8例、发生率为17.02%,病死率为12.7%;观察组发生院内感染1例、发生率为2.00%,病死率为0.00%。两组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医院ICU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紧急抢救。为降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供规范化的ICU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以往ICU护理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的监测标准,ICU医疗资源与人力资源可出现浪费现象。目前,各大医院均有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为提高ICU护理质量、效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节约护理人力资源,体现护理岗位能级胜任力,本研究以患者APACHEⅡ评分为依据,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分级护理模式。

现阶段,APACHEⅡ评分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ICU、急诊科应用最广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入住ICU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缩短患者ICU入住时间,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提高护理质量。究其原因,以APACHEⅡ评分为依据实施分级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针对性,以体现护理重点;按照APACHEⅡ评分为患者提供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最大程度利用护理人力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此外,分级护理模式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有章可循,避免护理盲目性,降低并发症带来的护理、医疗风险,充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最后,分级护理模式下行二级护理、一级护理时,护士可在护师的指导下、护师可在主管护师的指导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更专业和更高质量的护理[10],同时促进护理人员的成长,体现了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综上所述,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满意,可缩短ICU入住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的快速成长,提升各能级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师病死率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更 正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记“疫”·心灵的桥梁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爱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