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15朱明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预见性消化内镜

朱明花,陆 健,荆 飞

(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消化内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较为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能直观、准确地观察消化道内的各种病变[1]。但消化道内镜检查属于侵入式检查,多数患者可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甚至恶心、呕吐,影响检查,故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2]。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局限、方式单一,检查效果作用欠佳。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集知识、信念、行为为一体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信息,提高配合度,为其提供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旨在探讨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检查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③具备一定理解力、沟通无障碍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者;③上消化道梗阻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年龄21~57(38.20±9.58)岁;结肠镜检查11例,十二指肠镜检查15例,胃镜检查24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5例。研究组年龄22~59(39.52±9.67)岁;结肠镜检查9例,十二指肠镜检查16例,胃镜检查2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检查前认真清洁消毒,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检查中指导患者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减轻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检查后帮助患者起身。研究组采用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医护人员在检查前根据患者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干预方案,由于患者信仰和社会背景不同,护理需求也不同,与患者、家属共同讨论,根据患者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检查计划,尽量满足患者、家属要求,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增加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②通过健康教育视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相关知识,如操作详情、注意事项、特殊准备、临床表现、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展状况、消化内镜检查情况,减轻其心理负担,以提高检查配合度。③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具体操作方法,检查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并指导,询问温度是否合适,并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与患者沟通时,态度亲切、语气轻缓,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对心理紧张者给予心理暗示、耐心引导等,消除其心中紧张感、不安。④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安抚、鼓励及指导,以便于顺利检查,提高检查效率;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检查结束后3 h内安排护理人员陪护,以免发生意外;检查后以湿纸巾帮助患者清洁呕吐物或分泌物,给予患者舒适的椅子让其稍做休息,同时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安抚患者情绪,赞扬其表现。⑤医生在保证检查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患者检查过程的不适感,并尽量缩短检查时间,检查结束后嘱患者多走动,以排出体内气体,若患者腹胀现象未缓解,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按摩腹部,以缓解腹胀;告知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4]。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

1.3 评价指标 ①知信行水平与自我效能:采用知信行评分量表[5]和自我效能量表[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水平、自我效能。知信行评分包括防护知识(30项)、防护态度(8项)、防护行为(7项),采用4级评分法,防护知识、防护态度、防护行为的总分分别为120分、32分、28分,分数越高表示知信行水平越高;自我效能评分分值0~5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②不良情绪与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抑郁自评量表(SDS)[8]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SAS评分包括20项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为80分,<50分表示无焦虑症状,50~60分表示为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为中度焦虑,>70分表示为重度焦虑;SDS评分包括20项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为80分,<53分表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VAS评分分值0~10分,0~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强烈疼痛。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并发症发生率(%)=穿孔率+消化道出血率+胆道感染率+急性胰腺炎率。④满意度:非常满意为医护人员态度热情,患者心理、身体在干预期间无明显不适感;满意为医护人员态度良好,患者心理、身体干预期间有轻微不适;不满意为医护人员态度一般,患者心理、身体干预期间有明显不适。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例数+满意度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消化内镜检查已在临床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内镜检查属有创性操作,也因医生操作水平差异和患者耐受程度的不同,部分患者易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导致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影响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10]。为缓解患者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临床常采用加强护理干预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以使检查顺利进行。但常规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只是单向性地向患者灌输知识,并未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内容较为局限,且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护理效果欠佳。

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改变患者防护认知为前提,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防护信念,采纳健康防护行为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是患者建立健康防护信念和态度的基础,通过向患者传播健康防护知识,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发展状况、消化内镜检查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观念,建立乐观向上的防护信念,同时与患者、家属共同制订检查计划,可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信念与态度是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患者通过知行合一,采纳健康防护行为,有效提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可调节患者自身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知信行评分包括防护知识、防护态度及防护行为评分,防护知识评分是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对疾病相关健康防护知识的掌握度越高;防护态度评分可反映患者护理依从性的高低,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在对疾病知识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可有效发挥患者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防护行为评分是根据患者健康行为方式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身行为和生活方式越健康;自我效能评分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利用现有的能力去完成某一项行为的自信程度,可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分数越高表示在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越强,能坚持和努力的程度越高。知信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上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信心支持,可形成维护健康的信念,并在信念的支配下,逐步改变生活方式,提高自身主动性,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规范自身行为和意识,避免疾病的诱发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防护知识、防护态度、防护行为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知信行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帮助患者增加防护知识,改变防护态度,掌握防护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知信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消化内镜中心检查患者知信行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本研究样本量不足,值得大样本量多中心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预见性消化内镜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眼内镜的噱头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