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15徐林芳潘玲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预见性净化血液

蔡 如,徐林芳,潘玲燕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 江苏常州213000)

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也称透析,是现阶段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常用治疗手段之一。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超过100万例[1]。血液净化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将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清除,从而延缓其生存期,但患者生活质量和净化质量仍存在诸多缺陷[2]。多数血液净化患者依从性较低,而依从性又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血液净化期间必要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且逐渐成为影响患者治疗效率和预后的关键因素[3]。零缺陷干预是一种充分考虑患者想法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护患关系方面的改善作用广受临床青睐[4]。预见性护理则是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工作开始前和过程中,及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预判,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5]。两种护理方式均更重视风险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性干预措施,但目前关于二者的联合应用并无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血液净化患者为对象实施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旨在探讨其对患者凝血功能、风险事件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本院血液净化科插管治疗的86例血液净化患者为对象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①持续接受血液净化治疗≥6个月者;②每周进行2~3次血液净化治疗者;③意识、神经功能正常可配合健康教育和各项研究者;④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血液净化禁忌证者;②既往存在长期酗酒史、药物滥用史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3例。常规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32~95(57.81±2.65)岁;血液净化时间6个月~3年,平均(2.41±0.57)年。干预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0~89(57.23±2.90)岁;血液净化时间8个月~3年,平均(2.45±0.48)年。两组血液净化时间、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取症状管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常规干预措施。

1.2.2 干预组 实施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血液净化规范性护理流程:a.专科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项无菌操作要求落实护理工作,提高手卫生执行度和相关技能熟练度,血液净化科定期开展评价、考核,以监督护理服务质量。b.血液净化开始前,护理人员检查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并清洗,核对血液净化仪器、治疗用品等,使用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以清除管内凝血、残留血块等。穿刺时提醒患者戴口罩并将头偏向穿刺部位对侧。c.按照无菌操作要求现配现用置换液,妥善保管需要留存的置换液,避免造成污染。d.治疗结束后,将导管内血液取样并培养,采用碘伏对导管口进行消毒。在穿刺部位上方覆盖无菌敷料并注意及时更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感染、皮肤红肿、热、痛等不良征象,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处理。②成立护理管理小组:a.组内成员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对患者疾病发展进行评估,调整液体输注量和计划。定期检查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和血压水平。b.重点关注血糖异常患者,及时监测其血糖水平,并谨慎使用胰岛素。③心理及精神状态评估: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心理状态评估,强化心理健康教育。a.根据患者评估结果为其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细致、耐心地倾听其内心需求和感受,无微不至地给予患者关心和体贴,通过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及与疾病斗争的勇气。b.每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均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院外护理方法强化,提高其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诱因,便于其在生活中有目的地预防。④日常生活护理:以患者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为依据为其制订针对性的科学饮食计划。a.保证每日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可维持其水电解质平衡,减少钾、磷等物质摄入量。b.以蛋、奶等优质蛋白为主,推荐患者每日摄入量1.2 g/kg,以避免发生高磷血症。c.禁止患者食用银耳、虾皮、奶粉、杏仁、葵花籽等高磷食物。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②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总分15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6]。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失衡综合症。④护理满意度:护理后通过我院自制门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技术、规范性、态度、环境4个方面,满分均为25分,患者根据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6~89分)、基本满意(60~75分)、不满意(0~59分)4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血液净化通过渗透压交换患者血液与透析液,有效清除其体内多余代谢物,能够调整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现象,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7]。血液净化属于创伤性治疗方式,即便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会导致患者身体损伤,并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造成患者承担较重的经济负担,对其心理造成损害,并产生紧张等负性情绪[8]。血液净化难以避免地存在并发症等风险事件,故需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零缺陷护理模式的主要思想是避免事后改正错误,而是积极进行事前防范,与预见性护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强调风险事件的预防性干预,二者相互弥补、有效结合可提高护理效率[9]。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除治疗时间外多居家进行用药管理、饮食、血压监测等自我干预,故其自我护理能力指标与其生存质量息息相关[10]。然而诸多研究均表明,我国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觉性均有待提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可能与两种护理的相互完善有关,干预组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意识到自我护理水平对血液净化治疗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影响,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患者进一步参与到护理中,护理人员则更多充当支持、协调的角色,从而促进其自我护理水平的全面提高[12]。

范雨露等[13]对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实施护理后,得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结论。目前,血液净化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已有较多研究,故本研究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在降低治疗风险方面效果显著。护理后,干预组各项凝血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1,P<0.05),提示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液净化患者的高凝状态。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能与护患关系改善、患者主观能动性和治疗认知度的提高等因素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患者实施零缺陷干预配合预见性护理意义重大,凝血功能、自我护理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能有效避免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均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净化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