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

2021-12-15吴一斌熊河辉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甘草酸斯汀湿疹

是 娴,吴一斌,熊河辉

(无锡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病因较多,过敏、遗传、慢性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引发该病,使患者出现红疹、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产生较大影响[1]。临床上常使用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湿疹,该药属于抗组胺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来降低变态反应介质水平,进而缓解患者皮肤症状,但该药单独使用时吸收率较低,临床疗效存在局限性[2]。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保护肝脏细胞、抗炎、抗过敏,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显著调节作用,其主要成分甘草酸苷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而来,用药安全性较高[3]。本研究通过对98 例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其对临床疗效、瘙痒程度、疼痛程度、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98 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观察组男性23 例,女性26 例,年龄在18~67(35.13±5.94)岁,病程在3~13(7.56±1.05)月;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25 例,年龄在19~69(35.22±5.87)岁,病程在3~12(7.59±1.13)月。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上述基线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湿疹,伴随皮肤瘙痒、红疹、抓破结痂等症状;②患者年龄≥18 岁,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③病程≥3 个月,皮损面积≤4%;④研究开展前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精神病患者;⑤口服糖皮质激素者;⑥对本研究所用治疗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依巴斯汀片(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19)口服10mg/次,1 次/d,连续治疗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潍坊中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77)口服2 粒/次,3 次/d,连续治疗6 周。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皮疹缩小面积≥70%,判定为显效;皮疹缩小面积≥30%但<70%,判定为有效;皮疹缩小面积<30%或者加重,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②瘙痒程度:对患者瘙痒程度进行评估,得分0~6 分,0分为无瘙痒感,6 分为持续出现的强烈瘙痒感,得分与瘙痒程度呈正比。③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得分0~10 分,0 分为无痛,10 为难以忍受的剧痛,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④症状评分:使用特应性皮炎疾病评估法(EASI)评判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红斑、硬肿/丘疹、表皮脱落、苔藓化、瘙痒,每项得分0~3 分,得分与严重程度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瘙痒程度、疼痛程度比较

在瘙痒程度、VAS 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瘙痒程度、VAS 评分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瘙痒程度、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瘙痒程度、疼痛程度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9 49瘙痒程度VAS tP治疗前5.06±0.73 5.11±0.68 0.351 0.727治疗后1.65±0.32a 2.92±0.36a 18.457 0.000治疗前2.59±0.82 2.63±0.85 0.237 0.813治疗后0.98±0.15a 1.16±0.12a 6.559 0.000

2.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在EASI 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ASI 评分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9 49 EASI t P治疗前12.08±1.27 12.11±1.25 0.046 0.964治疗后3.63±1.18 5.29±1.36 6.454 0.000 17.015 13.551 0.000 0.000 tP

3 讨论

慢性湿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多由过敏反应或遗传因素导致,患者皮肤上出现色素沉着或凸起,并伴随瘙痒、皮肤损伤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皮肤感染及炎症,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5]。慢性湿疹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大,患者受致病因素刺激后易导致疾病复发。

依巴斯汀是治疗慢性湿疹的常用药,该药对组胺H1 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能够长效、迅速地抑制组胺作用,拮抗粒细胞趋化,抗变态反应,但该药单用效果不理想,患者易出现病情反复等问题[6]。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可抑制应激反应,阻碍花生四烯酸代谢酶与脂氧合酶结合,进而发挥抗过敏作用[7]。该药还能够改善T 细胞活化现象、诱导γ 干扰素、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进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8-9]。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不良反应较少,在发挥抗炎、抗过敏效果的同时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精神紧张、睡眠质量不佳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10]。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可协同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由免疫异常引发的湿疹症状,进而提升临床疗效。慢性湿疹可引起皮损部位炎症反应,对患者皮肤产生不利刺激,使其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瘙痒常在深夜发生,症状持续时间长且无特定规律,若患者抓挠、烫洗患处,易加重皮肤破损程度,引发疼痛感受。本研究结果中,在瘙痒程度、VAS 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是由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少疾病对患者皮肤的刺激,以此降低瘙痒及疼痛程度。此外,在EASI 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能更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其尽快回归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湿疹,对临床疗效有显著提升作用,能改善患者瘙痒及疼痛程度、缓解临床症状,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甘草酸斯汀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的有效性对比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治疥疮
湿疹护理YES O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