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

2021-12-15王莉娜白地动杨克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调研校企

王莉娜 白地动 杨克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 101101)

我国现代学徒制历经“国外理论与实践探索—国内试点实践探索—理论梳理—实践推广—理论深化”的循环链条,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双主体育人机制”,特征是以“过程性管理”为核心的“五对接”,解决目标的核心是“岗课融通”。[1-2]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围绕北京现代服务产业升级,立足区域生活服务专业提升,自1999年开始设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现有在校学生42人。皮肤护理、人物形象设计等核心课程凸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术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一、美业行业、企业与专业设置契合度调研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以实践技能为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体的专业模式。在北京地区共有四所中职学校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唯一一所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课题组深入美业行业与企业深入调研美业行业发展现状与企业核心岗位设置,采用案例研究法与访谈法,精心设计调研路径与调研访谈对象,精准设计访谈问题,深入开展美业行业、企业发展与专业设置契合的调查研究。

(一)行业调研现状

人物形象设计是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行业,我国现阶段人物形象设计行业涵盖影视人物造型、舞台人物造型、电视及新闻演出、生活人物形象设计、职业人物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由于人们对形象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不断攀升,使得人物形象设计已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

(二)行业发展趋势

1.精准服务将成普遍需求

随着美发美容消费的进一步升级,如何迎合消费者注重体验、崇尚品位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经营者思考的问题,与其对应的精准服务将成为普遍追求。“精准服务+互联网”作为迎合消费升级的重要工具,在未来几年将配合市场开拓全新客户,开发独创模式,多种新业态的出现将引领行业向更高的形态和更宽的领域发展。

2.多元化跨界品类经营成为新的发力点

近年来,市场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国家经济形势呈现“新常态”,为了增加营业收入,进一步拓展客户价值,美容美发行业在传统经营品类及范围内,逐步涌现了部分开展多元化、跨界经营的尝试者。

3.从业者从追求物质财富转为追求精神财富

随着“90后”“00后”适龄人口逐步走向工作岗位,新一代年轻从业者也从单纯追求薪资开始向更深层次的需求转变,学习机会和成长路径已经成为前者求职的主要参考要素。近几年,行业企业也纷纷调整招聘策略,从只谈薪资到职业发展愿景,从聘用制到合伙人制度,以塑造员工个人IP为方向,满足员工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的追求。

4.校企合作实现全行业人才供给改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愈发意识到人才培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才能收获预期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根据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粗略估算,目前每年行业人才缺口达80万至90万人,然而中、高职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在28000人左右,缺口甚大。

(三)以核心岗位与课程内容对接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修订

课题组在课题论证前期与教研室协同组织专业教师采集互联网材料数据,并对北京美业行业七家高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形式调研。

课题组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课题论证与修订2019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进行,精心设计2019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提纲。课题组在教研室组织一线教师实地调研、访谈与网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协同教研室多次研讨,对相关企业核心岗位进行梳理与分析,提炼职业岗位群、工作职责、典型工作任务、岗位(群)核心能力,以形象设计师/形象管理顾问为例。详见表1。

表1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对照表

(四)以现代学徒制“岗课融通”为核心理念的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课题组协同教学管理部门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以现代学徒制“岗课融通”为核心理念,组织专业课教师修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对标“培养规格”进行“课程对培养规格的支撑关系”分析,具体到每门课程,修订课程目标、课程所培养的素质、课程所培养的知识、课程所培养的能力。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有职业平台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进阶发展课、实习实训课程四个模块。

基于企业实地调研与网络调查问卷与访谈,2019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教学进程安排上初探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课题组协同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一线教师基于职业岗位群调研,重点对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描述”修订,初探现代学徒制“岗课融通”对接。

二、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的可行性环境分析

(一)实施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1.实施的外部发展环境可行性分析

(1)美业的发展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美的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美国工业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服务业,美国工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过50%。自2018年以来的美容业仍然相对发展较快,整个行业表现出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的双重增长。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美容行业从业人员日趋年轻化、专业化、复杂化、高学历、高素质、多才多艺、国际化。

(2)校企合作情况与开设现代学徒制条件。自专业建立以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刘吉特效化妆工作室、北京色彩时代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华辰美容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文峰国际集团、珠海丝域集团等企业合作,在教学中大量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及教学实习实训大纲等,初探“岗课融通”,为此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特点与校企等多方利益均衡机制,课题组经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与合作企业岗位调研、访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拟实施现代学徒制可行性的必要条件:一是企业以创造利润为生存目标,只有中型与大型企业才有能力在社会声誉上投入资金、资本,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合作企业规模为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是院校与企业开展长期稳定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二是合作企业具有成熟的培训部门与企业培训制度,才能实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稳定对接,实现校企“双师”师资与教材建设、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开发,实现校企深度产教融合。三是合作企业具有行业领域领军大师资格,是实现现代学徒制“双师”结构的必要条件。四是合作企业具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资质,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条件。

基于前述我国美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调研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设情况,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政策环境、行业市场需求与企业情况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具备实施开设现代学徒制外部发展环境可行性条件。

2.实施的内部发展环境可行性分析

(1)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开设现代学徒制情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已具备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组织领导保障、经费保障,同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制订了清晰的现代学徒制五年规划,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开设情况相对成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在各专业开设情况已进入内涵深化阶段,课程标准研讨已逐步开展,体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

(2)专业建设基础情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自1999年举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教育部美发美容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美协理事单位,拥有业内知名专家、教师,参与了教育部《美容美体艺术专业教学标准(2019版)》的制定,具备良好的产业背景和发展资源。

基于以上分析,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具备实施现代学徒制内部发展环境的可行性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综合行业现状调研、企业调研、岗位群调研与现代学徒制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具有实施的可行性条件。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现代学徒制“政、校、行、企”四方协同机制不完善,政策环境从国家至地方政府政策衔接落地与国家法律、地方法律的衔接落地是现代学徒制四方协同机制完善的重点。

二是稳定的师徒关系是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条件,同时稳定的师徒关系是高质量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合作企业制定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存在企业师傅带教徒弟热情不高、技术传授保守等问题。

三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所在行业仍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美容行业不规范不成熟等问题,这也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招生生源质量不高的因素之一。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接受度不高,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还处在理念宣传教育阶段。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亟待校企深度合作,深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开展,为构建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环境贡献力量。

四是行业缺乏“第三方”评价机构,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质量“考核评价”环节滞后,美容行业亟待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也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实施的着力点。

五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团队存在年龄结构、梯队、知识与技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结语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标北京现代服务业升级,立足区域生活服务专业提升,致力规划构建“美丽+”“健康+”生活服务专业群,着力改善教师团队结构,深化现代学徒制“岗课融通”课程体系重构,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为构建社会认可度高行业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调研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