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典到现代

2021-12-14沈金浩

名作欣赏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卞之琳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沈金浩

关键词:厉鹗 卞之琳 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

石势浑如掠水飞,

渔罾绝壁挂清晖。

俯江亭上何人坐,

看我扁舟望翠微。

(厉鹗:《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个丰富的文学宝藏,如果我们把歌词也归在诗歌一类,那么可以看到,现当代诗歌史上,不少作品是在继承古代作品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有的是根据古代作品做一些改编,如琼瑶的《在水一方》(改编自《诗经·蒹葭》);有的是综合了古代作品的意境,借鉴其抒情方式,如李叔同的《送别》、叶佳修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的是借古代作品的某一句或某个意象作为酵母加以发挥,如戴望舒的《雨巷》(来自李璟的《摊破浣溪纱》“丁香空结雨中愁”);还有一些是在古代诗歌的基础上嫁接一个新内容,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源自张继的《枫桥夜泊》)、张晓松和冯晓泉作词的《中华民谣》(主干源自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等。卞之琳的《断章》是现代诗歌中的名作,虽然它是长诗中的一节,但因为这四句太出色,又完全可以独立成诗,以至于人们都不追究原来的长诗是什么样子。然而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们也可以在古典诗歌中发现其源头,它就是厉鹗的《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燕子矶是南京长江边的一个著名景点,清《江南通志》卷十一说:“燕子矶在上元界观音门外,磴道盘曲而上,丹崖翠壁,凌江欲飞,绝顶有亭,能揽江天之胜。”历代诗人尤其是明清诗人多有吟咏,清代皇帝南下时也要到此一游。如康熙皇帝就曾夜游燕子矶,其《月夜登燕子矶》诗曰:“石势疑飞动,江涛足下看。天空来皎月,风定敛奔湍。绿树灯光乱,苍厓夏夜寒。经过睹形胜,往往驻鸣銮。”一句“往往驻鸣銮”,说明皇帝也喜欢来此。乾隆《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七对此景点记得更加详细:“燕子矶在观音门外,即观音山余支也。一峰特起,三面陡绝江中,望之形如飞燕。峰顶有俯江亭,旷览长江,极目千里,樯帆楼橹,出没烟涛云浪间。西为永济寺,明洪武初建观音阁,杰构缘崖,半出空际,系以铁絙,登之如凭虚御风。正统间复因阁建寺,乾隆辛未御书矶前关帝额曰‘气摄怒涛,丁丑复书额曰‘燕子矶。”1751 年暮春,乾隆首次来游燕子矶时,看到燕子矶下不是他爷爷写的“江涛足下看”,悬崖下有淤沙,于是顺势写了首关心民生的诗:“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

厉鹗是一个考中过举人但没有做官的文人,且性格比较孤僻,“平生不谐于俗,所为诗文亦不谐于俗”(《樊榭山房集》,汪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版),所以有别于其他人咏燕子矶之多写形胜,此诗由景而及人,写了一个独特的人际关系。诗以“望”(“看”)串联相关内容。首句“石势浑如掠水飞”大致从康熙皇帝的“石势疑飞动”变化而来,可以看作是“归舟江行”时稍远之所望见,写出了燕子矶的形态特征。次句“渔罾绝壁挂清晖”则是行近时所望见,是写实,燕子矶畔常有人用罾(一种四方形的鱼网,需要不时晒干)捕鱼,明代佘翔的《秋日燕子矶即事》也有“网罟渔人集”这样的句子,但本诗不是写罾在水里,而是“挂清晖”,在晒,凸显静止、放松,与首句形成动静变化。写渔罾在绝壁上晒,也为下句的视线移动留下伏笔。后两句“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是本诗中的奇句,也是体现本诗独特价值的句子。舟中诗人望燕子矶顶之俯江亭,他发现了亭中的人在朝自己的方向看,而“我”则是在看山(翠微)。这两句非常耐人寻味,为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与思考空间。陈衍评后两句曰:“十四字中,作四转折,质言之为看他在那里,看我在这里,看他看我也。”(《石遗室诗话》卷十五,朝华出版社2017 年版)这里陈衍实际上还漏了最后一点——我看的是“翠微”。诗人是在看山、看燕子矶时,顺带看到了俯江亭中的人。两句诗,写出了这样一种人际关系:我与俯江亭中人在望、看的过程中产生了关联,但相互之间并不认识,这种关联也是各怀其意,各自单向放射。这样的关系的描述,客观上透出了人生存于世的孤独感。吴应和说:“过燕子矶,率多巨制,此则略不经意,二十八字竟成绝唱。”(《浙西六家诗钞》卷一,日本明治三十六年嵩山堂版)绝唱之绝,即在后两句所隐含的人与人的关系。钱仲联先生说:“吴评‘略不经意未是,这是炼得自然,‘成如容易却艰辛也。”(《明清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第153 页)

厉鹗的这种表现手法,被卞之琳的《断章》继承过来了。《断章》的前两句与厉诗的后两句颇为相似,厉诗所写,换成卞诗语便是“我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亭上看我”,而看《断章》后两句,我们便可感受到,厉诗虽然也写了人与人之间既有关又无关的状态,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1. 厉诗没有完全脱离山水诗的思维方式,他看的落点,最终仍在“翠微”(山),俯江亭中的人,也相当于山水画里常见的那种远远的、小小的人物。2. 无论是我,还是俯江亭中的人,他们的视点,作品都做了确切的交代。这种确切性,使人与人的关系,尚保留一定的稳定感。3. 厉鹗知道俯江亭上的人在看自己,这样的知道保障了作品中的人没有不安全感。这三点让厉诗保留了古典性。而卞诗则具备了现代主义作品比较典型的特征。现代主义是19 世纪末到20 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方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亚的思想、文艺潮流。现代工业兴起后,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一批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更多的人变得孤独,社会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世界大战对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践踏更强化了这种感觉,文学家、艺术家對现实生活产生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思想上有强烈的虚无主义倾向。卞之琳的《断章》,即纳须弥于芥子,精练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现代主义文学中常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及人面对社会时的悲观、无奈心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两句,写出了人的各怀心思、行为与心理的各自单向投射。这两句与厉鹗诗同中有异之处,在于厉鹗知道亭上的人在看他,而卞诗中的人物,是“你”,这个“你”更像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他者”,此“他者”只是别人眼里的“风景”,且他不知道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他,这样就立刻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眼里的无意义,二是这样的安排让两者的关系产生了不安全感,让人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厉诗的第一句,也可能受了黄景仁“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种句子的启发,但黄诗同样没有“黄雀在后”。后两句,正如著名作家、理论家李健吾(笔名刘西渭)说的:“还有比这再悲哀的,我们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都是‘装饰……但是这里的文字那样单纯,情感那样凝练,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刘西渭:《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 年版,第113 页)尽管卞之琳强调“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关于〈鱼目集〉——致刘西河先生》,《大公报》1936 年5 月11 日)但结合上文把一个人当作另一人的“风景”,也不难看到,至少,作品客观上显示了人与人的“装饰”关系。即使作者不承认,但现代读者体会到了,说明此诗依然可以解读出这样的现代主义主题。

这两首诗都是四句,又有部分高度的相似,把它们拿来比较阅读,恰好可以作为从古典向现代演变的典型例子。由此我们也可悟到今人怎样继承创新,既吸收传统的精华成分,又扬弃传统的陈旧因素。

猜你喜欢

卞之琳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断章”背后的故事
卞之琳的苦恋
向古典主义致敬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乔治?鲁奥朴素、真诚的绘画态度形成因素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激情 宁静 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