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四史” 践行为民宗旨

2021-12-14刘甜甜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史四史党史

刘甜甜

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四史”宣传教育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本领意识,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一、学习“四史”可以总结经验,凝聚磅礴力量

深入学习“四史”,要在学习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优良传统的过程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四史”,人们可以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时间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空间维度深入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更为清晰和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凝聚磅礴力量。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四史”学习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二、“四史”就是中國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记述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是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以时间为节点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年的时空历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为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视野。

党史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苦难到辉煌的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阶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奋斗目标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史记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光辉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49年至1978年的探索阶段,1978年至2012年的改革阶段,2021年至今的强国阶段。这三个阶段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是相呼应的,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史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40多年实践史,是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历史。学习这段历史,清晰认识中国“为什么要改”,需要“改什么”“怎么改”,“改了之后又如何”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就会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四史”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传承、融会贯通,在内容上是相互关联的。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部分;从党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史的源头,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是党史的延伸和成果;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落脚到当下,就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之中。但“四史”之所以是四部历史,而不是“一史”,是因为每段历史都有内容上的独特性和侧重点,不能以其中“一史”代替其他“三史”。学习党史,应侧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学习新中国史,应侧重新中国的性质,新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以及为什么要坚持和捍卫新中国的基本制度;学习改革开放史,应侧重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及为什么新时代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不动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应侧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两个必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三、深化“四史”学习,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赋能增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一庄严承诺,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党中央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也是在于推动全党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结合起来,在为群众纾困解难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实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吉林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乡村振兴、便民利民、基层治理5个方面分类提出办好实事的具体要求,突出12项重点内容,对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农村、城市、机关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层分类提出工作要求,并且逐一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

问需于民,精准施策。老百姓的烦心事、糟心事正是我们改革的痛点、难点和突破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主动了解群众的所愁、所需、所盼,抱着真心实意的态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强化为民情怀和公仆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为民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实践和学习、调研结合起来,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不断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群众真正满意。(作者单位:中共吉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赵    鹏

猜你喜欢

中国史四史党史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党史篇
楚汉之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