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三力” 锤炼过硬政治素质

2021-12-14吴琳孟圆圆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领悟力三力判断力

吴琳 孟圆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三力”,解决的是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认知和政治实践的关键性问题,是“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准确理解这三种政治能力,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提升政治判断力,永葆政治本色

政治判断力是党员干部开展政治实践的前提。政治判断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对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有政治敏锐性、洞察力,科学把握政治逻辑并具有及时作出正确政治预判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具备有效区分现象与本质、透过纷繁复杂现象看到本质、通过繁杂细节把握全局、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必然性的能力。

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把握政治逻辑,坚定政治方向。首先,要把握胸怀大局、服从大局的政治逻辑。心系“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就要看得清、辨得明国家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毛泽东说过:“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实践工作中,就要超越事务主义思维,不能就事论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必须要有前瞻性、预见性的理论思维与战略思维,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高度警惕,从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中抓住政治关系,从立体多面的社会现实中把握政治逻辑。其次,要树立政治判断的标尺。要把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作为开展政治判断的根本尺度。最后,把握政治方向。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如何在实践中找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曾经做过精辟解答:“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在政治实践中,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要求党员干部有方向感,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有了正确方向感,判断、抉择才不会错。

提升政治领悟力,铸就政治灵魂

政治领悟力是党员干部开展政治实践的关键。政治领悟力,就是党员干部具有能够从政治的高度领会、体悟党中央精神的能力,是结合国家大政方针作出政治思考、能把统筹两个大局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的能力。

提高政治领悟力,首先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根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把“四个自信”深深地融入灵魂和血液,牢牢地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一个党员干部有了政治信仰,才会有追求、有主见,有决断、有担当。其次,必须以良好的理论思维为前提。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问题,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深入学习党中央精神,吃透决策指示意图。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防止片面化、简单化。学会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弄清楚问题的性质或类型。比如哪些问题是由于工作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结果、哪些是条件不具备而且一时半会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等。最后,要以“国之大者”的政治意识为条件。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从全局的视野、以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把所分管的领域、所从事的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既善于借势,以大局推动局部;又善于造势,以重点牵引全局、以局部支持大局,防止忙而无序、忙而无用。要清楚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立场是什么,重大原则与重大利益的底线在哪里,绝不能触碰、践踏和逾越那些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原则界限。

提升政治执行力,扛起政治责任

政治执行力是党员干部政治实践的最终归宿。政治执行力,主要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执行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的行为表率和工作效率。

提高政治执行力,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首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在工作执行中,做到“三个看齐”“三个坚决”,即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只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切实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要坚持把底线思维贯穿工作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学会运用底线思维,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些,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密,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最后,要有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在工作执行中,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各方面的责任担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敢于表态敢于亮剑,做“战士”不做“绅士”。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特别要警惕把问题矛盾交給上面或推给下面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三力”,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永葆朝气,走好新征程第一步;有利于统一方向,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实的衣钵传人;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长期执政能力;有利于凝聚攻坚克难的最强合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领悟力三力判断力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加强学生语文读悟意识的培养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易错题分类解析
让依“标”扣“本”成为孩子语文阅读答题的“法宝”
环境会影响判断力
物体三力平衡条件的推论及应用
镜子
三力交汇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