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豆草等牧草混合草颗粒饲喂藏羊效果研究

2021-12-13谭立伟武慧娟耿小丽李德明周栋昌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试验期欧拉体重

谭立伟,武慧娟,耿小丽,李德明,张 榕,周栋昌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甘南藏族自治州辽阔的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区域,也是境内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地位[1]。以高寒草甸为主的天然草场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我国畜牧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冬春季(10月份至翌年5月份)牧草营养供给和家畜需求间的总量不平衡及季节性不平衡,加上饲草料加工、储存和供应严重不足,在整个枯草期内,家畜生长发育受阻,出现掉膘现象,因营养缺乏而造成的死亡成为制约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瓶颈。调查研究显示,高寒地区完全依赖天然草场放牧的牛羊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现象普遍,一只藏羊在冷季由于营养不足导致的体重消耗可达上年度秋末最大体重的40%~43%;正常年份冷季造成的年均死亡率为5%~8%,而灾害年份(风、雪、异常低温)造成的年均死亡率则高达10%~15%[3]。大量研究表明,冷季结合放牧开展补饲能够减少放牧压力,防止牛羊掉膘,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4-7]。

为了进一步合理指导甘南藏族自治州牧民冬季开展补饲,本试验分别选择甘南州玛曲县和合作市的两个藏羊养殖合作社开展不同饲喂试验。通过对藏羊进行舍饲、补饲和全放牧对比试验,观察藏羊冷季的体重变化及补饲效果,为冷季放牧藏羊科学饲养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当地牧民进行冷季藏羊的合理补饲及科学饲养提供参考,也为牧区转变发展方式探索路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玛曲县试验场位于玛曲县欧拉乡达尔庆村玛曲县欧拉乡欧拉依龙欧拉羊农民专业合作社,海拔3 500 m左右,高山草甸草地类型,年均气温1℃,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大陆性高原温带季风气候,牧草生长期短,主要集中在5—9月,灾害性天气多。

合作市试验场位于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地瑞村合作市繁宏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海拔3 030 m左右,高山草甸草地类型,年均气温1.7℃,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大陆性高原温带季风气候,牧草生长期短,主要集中在5—9月。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玛曲县 从玛曲县欧拉乡欧拉依龙欧拉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藏羊群中挑选健康、年龄、体重相近藏羊母羊60只,随机划分为放牧、补饲和舍饲3个试验组,每组20只,藏羊体重在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对已分组的羊群进行编号,放牧组和补饲组保持每天正常放牧,放牧羊在同等生长状况的草场合群放牧,自由饮水,其中补饲组放牧结束后每只补饲混合草颗粒0.3 kg/d;舍饲组不进行放牧,全舍饲每只饲喂混合草颗粒0.6 kg/d和燕麦干草0.3 kg/d,自由饮水,其余饲养管理水平与日常保持一致。试验从2018年1月30日开始,4月2日结束,预试期3 d,正试期60 d。

1.2.2 合作市 从繁宏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藏羊群中挑选健康、年龄、体重相近藏羊母羊45只,随机分为放牧、补饲Ⅰ和补饲Ⅱ试验组,每组15只,藏羊体重在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对已分组的羊群进行编号,试验羊群每天在相同生长状况的草场自由放牧,饮水自由;补饲Ⅰ组和补饲Ⅱ组放牧结束后每只分别平均补饲混合草颗粒0.72 kg/d和0.36 kg/d;其他饲养管理水平与日常保持一致。试验从2018年1月31日开始,4月3日结束,预试期3 d,正试期60 d。

1.3 混合草颗粒组成及营养水平

本试验所采用的产品配方由项目组研制,混合草颗粒由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加工。草颗粒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草颗粒组成及营养水平

1.4 测定指标

饲料:每天记录各试验组混合草颗粒的投放量和采食剩余量,计算当日采食量。

体重:在预试验期前、正式试验期开始时及试验末早晨空腹称重。

增重(kg)=试验末体重-试验初体重日增重(g/d)=增重(kg)/60(d)×1 000

收益(元)=增重价值-饲喂成本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草颗粒对藏羊体重的影响

2.1.1 玛曲县 放牧组、补饲组和舍饲组试验藏羊始重分别为37.84 kg、37.50 kg和37.48 kg,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60 d试验后,数据统计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末重差异同样不显著(P>0.05);但试验期放牧组每只羊体重平均下降了3.09 kg,补饲组和舍饲组每只羊体重平均增加了0.09 kg、0.89 kg,补饲组和舍饲组总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与放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补饲组和舍饲组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与试验初期相比较,放牧组体重下降了8.03%,补饲组和舍饲组体重分别增加了0.27%、2.37%(表2)。

表2 玛曲县试验藏羊增重效果

2.1.2 合作市 藏羊始重和末重在3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期放牧组每只羊体重平均下降了1.84 kg,补饲Ⅰ组和补饲Ⅱ组每只羊体重平均增加了4.42 kg、0.69 kg,3个试验组总增重差异均显著(P<0.05)。放牧组日增重为-30.67 g/只,补饲Ⅰ组和补饲Ⅱ组日增重分别为73.67 g/只、11.50 g/只,且三者间差异均显著(P<0.05)(表3)。

表3 合作市试验藏羊增重效果

2.2 混合草颗粒对藏羊经济效益的影响

2.2.1 玛曲县 由表4可知,放牧组试验期由于羊只体重下降严重,每只羊经济损失达85.12元、每天损失1.42元。补饲组和舍饲组试验期虽然体重没有下降,但由于补饲和舍饲增加了饲料成本,经济损失分别为18.80元、36.28元,每天损失分别为0.31元、0.60元。补饲组和舍饲组比放牧组损失少,也就是试验期补饲组和舍饲组比放牧组每只羊多收入66.32元和48.84元。

表4 玛曲县试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2.2.2 合作市 由表5可知,放牧组试验期由于体重下降严重,每只羊经济损失达51.52元。补饲Ⅰ组和补饲Ⅱ组虽分别增加了51.84元、25.92元的草颗粒饲喂成本,但体重明显增加。经济效益计算后,试验期补饲Ⅰ组和补饲Ⅱ组比放牧组每只羊多收入123.44元和44.92元。

表5 合作市试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动物的生长包括体重增加和体尺增长,体重是直接反映动物生长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试验通过对饲喂试验前、后藏羊体重进行测定研究发现,合作和玛曲传统放牧试验组藏羊每只平均分别减重达1.84 kg和3.09 kg,日减重分别为30.67 g和51.50 g,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草地枯黄、营养品质下降,藏羊完全依赖传统放牧已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严重降低了其生产性能,加之受寒冷气候的应激,藏羊不得不动用体贮以维持其基本营养需求[8]。而玛曲补饲和舍饲试验组结果显示,与放牧组相比,藏羊体重增加和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补饲和舍饲间差异不显著(P>0.05),合作试验中分别补饲0.72 kg/d和0.36 kg/d草颗粒的试验组同样增重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0 d后的增重分别为4.42 kg、0.69 kg,日增重分别达73.67 g、11.50 g,主要原因在于补饲和舍饲能够增加藏羊对能量和粗蛋白的摄入,一部分用于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外,剩余部分则用于生长需要,这与全晓毅[9]、雷发寿[10]、牟永娟[11]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在冷季适当补饲对放牧藏羊防止掉膘、增加体重具有积极作用。综合饲喂管理成本和经济利益,放牧组体重下降,不仅无法盈利,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相反,补饲一定的草颗粒精料虽然会增加养殖成本,但经济效益远高于传统放牧养殖模式。

4 结论

高寒牧区枯草期利用混合草颗粒补饲可显著提高藏羊越冬能力,减少掉膘,提高日增重,增加经济效益。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地区冬春季枯草期放牧和平均每只羊补饲0.72 kg/d混合草颗粒的饲喂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草地载畜压力,解决藏羊因冬季饲草不足而导致的掉膘问题,而且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猜你喜欢

试验期欧拉体重
欧拉闪电猫
精致背后的野性 欧拉好猫GT
再谈欧拉不等式一个三角形式的类比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舍气体品质的影响
欧拉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