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视角下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

2021-12-13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关幼儿园穆博慧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小班家园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关幼儿园 穆博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61363部队幼儿园 杨 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实质是在引导幼儿实现自我管理,而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最佳时机。小班幼儿易出现极度不适应幼儿园、强烈的分离焦虑等情况,而良好常规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克服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教师在小班时开展良好的生活常规下的家庭教育提出合理建议,从而为教师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关概念的界定

1.幼儿园常规

幼儿园常规是教师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中的幼儿常规为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自主性和习惯性的在生活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则。

2.幼儿生活常规

幼儿生活常规为幼儿在园中的一日生活下的常规,比如吃饭时不讲话,其他小朋友在讲故事或者表演时保持安静并给予掌声,如厕时男生女生分开并且能够在门口耐心等待、不推不挤。

3.小班幼儿

小班阶段的幼儿思维由直观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语言能力飞速发展,但有时需要通过行动或者语音来表达,表现出不安、易激动、不善交流、易冲突并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常规不规范等情况。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83名幼儿与其家长,其中幼儿男生42名,女生41名。调查内容为三部分:一是基本信息,二是幼儿生活常规现状,三是幼儿园常规建立的对策。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来了解家长、教师对家园共育在小班常规培养中作用的理解。

调查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1.小班幼儿家长对幼儿常规的认识

在对家长对幼儿生活常规的认识进行分析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幼儿的基本信息。

⑴幼儿家长年龄段分布

图1.幼儿家长年龄分布

图2.幼儿是否有兄弟姐妹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二胎政策放开后,不少家长选择了生二胎,而在小班幼儿中第一胎占53%,第二胎占47%,第一胎与第二胎的幼儿人数差不多。小班幼儿家长中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与70后较少。

⑵父母的文化程度

图3.幼儿父母的文化程度

从图3可以看出父母双方的学历大部分都是“本科生+”的组合形式,家长的文化程度较高。但我们对幼儿园幼儿接送与放学时刻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接送幼儿的家长却是以爷爷奶奶为主。这就使得幼儿在生活常规中是否能够将幼儿园中习得的常规在家中进行下去成为了疑问,也反映出在家园共育方面幼儿的常规教育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⑶幼儿父母对幼儿园了解程度

从图4能够看出仅有16%的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进行考察,知道幼儿园的环境、老师教育理念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幼儿发展。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不少家长知道小班教师队伍中有W老师和Q老师,且两位教师声誉较高,深受家长的喜爱和信任。

本研究人员也观察到有的幼儿入园后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这与其家长在入园前常常带幼儿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玩耍有关,该幼儿的分离焦虑期会变短;而父母未进行入园前准备的幼儿分离焦虑期大多会持续1~2个月。

⑷家长对小班幼儿在园能力的排序

本研究将学前教育学生所必需的能力分为学习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并由幼儿家长进行排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分数分别为4、3、2、1。

图4.幼儿入园前父母对幼儿园了解程度

表1.小一班能力条件排序(N=22)

表2.小二班能力条件排序(N=20)

表3.小三班能力条件排序(N=20)

从表1~3中能看出W学习能力>W交往能力>W身体素质>W适应能力,即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家长认为学习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备的第一能力,其次是交往能力,再次是身体素质,最后是适应能力。

表4.小四班能力条件排序(N=21)

从表4中能看出W学习能力>W交往能力>W身体素质>W适应能力,即小四班家长认为学习能力是孩子需要具备的第一能力,其次是身体素质,再次是交往能力,最后是适应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从小一班到小四班的家长都认为学习能力是幼儿园应培养幼儿的首要能力,而忽略了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能力,不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也使得小班之间常规教育有着不同的进度,这也是家园共育方面教师与家长存在偏差的根本因素之一。

2.幼儿园教师对小班幼儿常规的认识现状

笔者主要以访谈的形式对教师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进行了解和并以此进行分析。

⑴目标不明确

案例一:越越小朋友来幼儿园两个月后,喝水、吃饭时仍要求教师给予帮助。尽管教师多次鼓励越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家长表示:家里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在家中喝水是用吸管,所以到幼儿园后孩子不会用杯子喝水;吃饭方面,越越在家也一样,希望老师能照顾一下越越的情绪,在越越吃饭时帮忙喂一喂。

从案例中能够看出面对孩子的问题,教师与家长的处理是矛盾的。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往往是看客的心态,在了解幼儿问题时也是侧重于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而不是为了让幼儿从“家庭温室”进入“幼儿园温室”。

⑵合作层次低

案例二:教师发现桃子最近在幼儿园经常哭闹不止,而且一说就掉“金豆子”。为此,教师想要找家长说一说孩子的问题。但是对于家长而言,他们仅仅想知道桃子在幼儿园吃得怎样,很多时候只有教师提出问题,家长才会着手解决,有的家长甚至从未主动和老师沟通。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只局限于日常信息的交流,家长在幼儿生活常规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够凸显,更多的是配合的角色定位。随着幼儿家长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对促进幼儿常规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⑶地位不平等

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遵守相应的合作原则,尤其是尊重和平等原则。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将幼儿教师定位于“保姆”“阿姨”——教师的教育地位得不到认可,使得合作双方无法处在平等位置,不利于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

提高和培养幼儿常规的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也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基础。幼儿的生活常规不仅仅需要教师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也需要家长在家庭中的约束,从而预防“5+2=0”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将从家长、教师、幼儿园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1.从家长层面出发

小班时期的家园共育更多的是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情况和特点,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同时在合作过程中更新自身育儿观念、掌握育儿方法和技巧。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理念,家园合作才可以避免合作观念强烈但行动力差的情况,家长才能在家园合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并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2.从教师层面出发

⑴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会影响幼儿教育效果,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来说,高素质和专业的幼儿教师能够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带来良好的效果,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⑵提升幼儿教师共情能力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需要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帮助幼儿喂饭的问题上,教师既要理解家长也要引导家长信任教师与幼儿。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对于生活常规能力较差的幼儿,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幼儿家长更需要教师的共情。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批评家长理念的错误,而不能体会家长对幼儿的爱以及缺乏方法和原则的心态,就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甚至在家园合作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⑶把握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技巧

在与教师的访谈和对班级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沟通技巧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如何委婉地反映问题是教师要思考的。很多时候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掺杂了不良情绪,使得家长认为老师对孩子有意见,所以教师不能只反馈幼儿不好的方面,还要多说说幼儿好的方面,要把“加强优点,改正缺点”的观念传达给家长。

3.从幼儿园层面出发

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逐步参与到幼儿班级生活常规内容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等,真正体现家长在家园合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引导家长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园生活的详细内容且掌握更多科学的育儿方法。

猜你喜欢

共育小班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