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21-12-13万小栋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电工程水利水电环境保护

□ 万小栋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务局,甘肃 平凉 744600)

一、引言

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扩大的同时,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发的一系列消极影响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了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更好地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相关措施进行讨论。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水利水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处理好水利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有长期坚持这种理念和做法,才能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延缓生态环境调节周期的作用。

首先,除害兴利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灌溉、发电方面起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城市供水、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领域,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水利水电项目修建形成的人工湖泊,使得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为依赖湿地栖息的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可有效增加局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水域的综合功能。[1]其次,水利水电资源原本就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在全球都面临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之时,作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水利水电项目能够为我国提供丰富的能源储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人类对水电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合理配置水电资源,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位、水量,水的温度、含盐量、泥沙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尤其发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敏感生物对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影响正常的生存。第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会影响降雨的时间分布,例如南方地区因夏季水温比陆地低,水利水电工程会使得降水量比较少,冬季却相反。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会影响气温变化,随着大陆地区被水体或者实地替代,水分子比较低,这样会使得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后,夏季气温可能比之前相对要低。

(二)水利水电对水体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能够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因此,建成投用后,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都会存储汛期的洪水,在发生干旱时,通过排泄,对下游地区干旱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是汛期,水利水电工程则有可以通过截流,使得下游地区水流量减少,短期内的影响是干旱。但河口淤积、海水倒灌都将成为长期发展的不良现象,还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工程建成后水速的减缓,会使得水体上的悬浮物更容易沉积,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河流中泥沙淤积。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藻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藻类疯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除了对水体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

(三)水利水电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健康发育和生存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生生物的原始生活环境,以及不同季节的迁移路线,甚至会造成一部分珍贵鱼类的灭绝。比如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中华鲟,每年9月到11月都会到长江上流完成产卵,然而葛洲坝水电站的修建,导致中华鲟的产卵之路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正常的繁殖后代,致使其数量大幅减少,濒临灭绝。其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排泄很多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流进河流后,造成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被污染,直接影响水生生物良好的成长发育。

四、降低水利水电建设的生态环境设计要点

(一)渗透环境保护设计理念

传统水电工程项目设计侧重于水电设施职能的充分发挥,提升水电设施应用效能。新时期,在水电工程设计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应重视绿色、低碳、可持续等设计理念的渗透与融合。一方面,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设计具有深刻影响,故而在设计初期阶段,应重视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教育,使得绿色设计、低碳设计理念深入人心,继而为后期工程设计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奠定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在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中,应开展设计结果的等级评定,要求结合设计评定,对水电工程项目设计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真正地将环境保护设计落到实处。此外,开展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需重视项目技术、材料、设备、组织等多个要素的协调,设计难度较大,故而在环境保护理念融合中,还应重视逐级设计方法的应用,并且应在设计方法中,对其他要数单元进行优化和设计问题改进,提升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细化产品细节设计

产品细节设计是水电工程项目设计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的关键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水电工程项目产品细节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后期建设质量。基于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的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工程设计需要,故而在新时期水电工程项目产品细节设计中,首先,应重视项目设计建议书的编制,要求在建议书的指导下,对项目设计、生产过程进行探究,考虑项目环境保护制约因素,为项目设计及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奠定良好条件。其次,在项目具体设计中,应重视环境保护设计要求的记录,然后通过文件的形式将这些设计要求下发,确保每位设计人员掌握具体的设计要求。

五、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一)项目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和生态效益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必须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在项目规划初期,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该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找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点,坚决拒绝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和效益性严格控制,并且提前做好加强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有效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做到及时应对,有效解决。

(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并不是随意开展的,在很多地方区域,为了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证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要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准则和标准,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做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适宜当地的长远发展规划。

(三)不断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持续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虽然一定程度上对降低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生态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发力,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就是其中之一。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将加强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和宣传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在强化项目团队的技能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同时,通过各种多媒体渠道,采取多样新颖的活动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同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双面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助推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能忽略,不能让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实际行动要高度一致,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的利与弊,明确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猜你喜欢

水电工程水利水电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电气系统防雷措施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浅析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