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汉代实施屯田制度的研究

2021-12-13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屯田边塞西域

□ 代 煦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屯田制度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关于农业生产的制度,实施屯田制度,需要保证两个基本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保障了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安全,才能够达到“屯田”的目的。而汉代之所以能够实行屯田制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对汉代屯田制度进行分析,或可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以及增强国防后勤建设的能力有所借鉴。

一、汉代屯田制度发展概况

(一)汉代屯田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秦末天下大乱的历史背景,对汉初的农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北方的匈奴势力不断壮大,成为对汉朝最大的威胁和安全隐患。而由于汉初刚刚平定了持续较久的天下大乱局面,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队战斗力的储备上,都与匈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汉朝统治者要想解决匈奴这一潜在的隐患,以汉初的经济和国家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的统治者主张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时期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为主要的农业发展政策[1]。经过汉初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汉朝终于迎来了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然而,尽管汉武帝在位时期解决了匈奴这一潜在的威胁,却也间接导致汉朝当时的财政因战争的损耗,而面临着新的危机。在这种危机下,汉朝统治者逐渐开始实行屯田制度。

(二)汉代屯田制度发展概况

汉代的屯田制度,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面临着北征匈奴后的财政危机状况,汉朝在牢牢掌握着河南、漠南以及河西走廊等边塞重地之后,开始实行屯田制度。屯田戍边和入粟于边,是屯田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屯田戍边主要是通过在边塞建立民兵组织来实现节省国家对于军事驻防的成本,而入粟于边则主要是利用“粟米卖爵”来解决边塞军事驻防中的粮饷问题。在汉朝当时的历史发展当中,以上两种措施都很难从根本上缓解国家财政出现的危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屯田制度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2]。屯田制度是建立在徙民实边和入粟于边政策基础之上的,是对两项政策的改良和融合。实行屯田制度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对军队的粮饷供应,而且还能够维持和巩固汉朝在边塞之地的军事驻防。

二、汉代屯田制度实施的具体分析

屯田制度的应用,对帮助汉朝渡过当时的财政危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面临内忧外患,汉朝通过屯田制度,不仅实现了边塞军事的驻防,还能够对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政策的实行,从当今的角度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在对汉代屯田制度的实施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汉代屯田制度实施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研究汉朝实行屯田制度的历史背景之后,可以发现,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屯田制度能够取得效果的重要前提。屯田制度实行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汉朝当时军队的粮饷问题。土地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水利条件,对屯田制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从社会条件来看,政治、经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管理方法以及军事五个方面,都会对屯田制度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汉朝作为当时中国统治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大规模的农业管理推行上都拥有较大的优势。而屯田制度本身就是要实现对农田的集中管理,在这种理想的制度内容下,如何保证农田的安全,是屯田制度能否实现满足军队粮饷问题的重要前提。

汉朝在实行屯田制度时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现有的边防建设进行完善,为屯田制度的实行提供安全保障。在对汉朝屯田制度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屯田大多实行于战争胜利之后,屯田以汉朝统治范围内的农田为主,通过加强对边防的建设以及边防设施的维护修缮,能够有效保障屯田制度的安全实施。

其次,通过建立一定的邮驿系统,能够为汉朝当时的军事备战提供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屯田制度的实施就是为军事边防服务的,因而屯田制度在实施中大多是与军事行动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军事战争的变化,通过建立邮驿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军事消息和命令的及时传递,还能够大大提高汉朝军队作战的反应能力,减少因军事行动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再次,建立都尉将兵巡防制度,不仅能够实现对汉朝边塞的有效管理和规范,还能够为屯田制度的实施提供安全保障。居延都尉作为都尉将兵巡防制度的主要执行人,需要在每年的4月、11月以及12月进行定期的巡护,并通过建立考课制度来对都尉巡护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除此之外,在遇敌人进攻时先行保护田卒,在秋收时加强防卫等,都是汉朝对实行屯田制度采取的保护措施,对保障屯田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汉代屯田制度的内容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屯田制度的产生和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汉朝的军事驻防安全,因而屯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加强国家对抗外患的力量,因而大多数屯田都是在边塞等战争危险的地区进行的。从组织管理系统的角度来说,屯田制度主要是由中央大司农掌管领导权,在非西域的统治范围内,主要是由农都尉、农官、部农长、农亭长四个等级为主进行管理,而在西域地区的统治范围中,汉朝则设立了西域都护、农都尉、曲侯、屯的等级管理系统。而在汉朝的屯田制度下,只有军屯,而没有民屯,军屯的生产者为戍卒,是汉朝当时的正规应征军士。汉朝对军屯以及戍卒颁布的供给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但其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属于军事强制性的农业生产义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汉代的这种屯田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产物,虽然能够对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更多体现出军事属性,因而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三)汉代屯田制度的发展

汉代屯田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上:首先,从屯田地域的角度来看,屯田制度在汉代的发展中逐渐由边疆屯田转变为内郡屯田。汉代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共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西汉时期的屯田制度以边疆屯田为主,在保障军事安全和边防驻地安全等方面体现出重要的作用。而在东汉建立之初,由于西汉末年的汉朝领土内部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战争,当时的农业生产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屯田制度逐渐从边疆屯田转为内郡屯田,屯田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恢复国家内部的农业生产上来。

其次,从屯田的功能来看,汉代的屯田制度在发展中实现了由屯田助守向屯田助攻的转变。屯田制度产生和应用之初,大多是取得军事胜利之后进行的,屯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给边塞部队提供充足的驻守粮饷。而在汉朝的经济实力得到充足的恢复之后,将屯田应用到军事进攻中,为军队的进攻提供充足的粮饷供应,对促进军事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从屯田的服务对象上来看,汉代屯田制度实现了从供应军需到服务逆旅的转变。汉朝在完成了北征匈奴的目标后,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地位,在经过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事件之后,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和往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朝派出的交流使者很容易受到西域各国的安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屯田制度的实行,不仅能够实现军事驻防的粮饷储备需求,还能够满足保障出使西域使者安全的需求,因而也就能够在保障军事活动安全的同时,实现服务逆旅的转变。

(四)汉代屯田制度的作用

汉代屯田制度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汉朝军队的后勤供应问题,是汉代能够实现漫长统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屯田制度下产生的屯田卒,对补充和完善国家的军事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减轻当时人民负担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国家整体的军事实力。而从外交的角度来看,屯田制度为出使西域的使者提供充足的粮草供应和军事保障,对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汉代实行的屯田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对促进汉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巩固了国防,减轻了军用开支。在对汉代屯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屯田制度的推行和应用,与当时汉代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要想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积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要与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融合,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农业发展效果。

猜你喜欢

屯田边塞西域
张骞探西域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康熙末年屯田失察案 背后的“屯田”问题
念战友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边塞饮酒记
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