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综述

2021-12-13朱展业常李静

运动精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氧学者脂肪

朱展业 常李静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综述

朱展业1常李静2

(1.广西民族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9)

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近三年来31篇与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认知方面四个方面进行一个综合的梳理,指出存在的不足。

运动;肥胖青少年;研究综述;影响

目前,青少年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美国12~19岁青少年中有 18%存在肥胖问题。我国青少年健康与体质调查数据也显示,17~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率已达到9%。青少年肥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营养过剩、先天遗传、身体活动不足、心理压力、环境等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青少年肥胖呈急剧上升趋势,肥胖青少年则因脂肪过度堆积,可能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它与早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运动处方干预和营养干预是最适合青少年的减肥方式,个性化的减肥运动处方能加快身体能量代谢,增加脂肪消耗,低能量的营养干预能够减少能量摄入,在充分保证青少年基本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脂肪储存,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1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1 文献的年限与数量分布

年度文献量统计能够反映某领域的研究力度及发展趋势。笔者通过检索“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将其文献年度分布做成图1。根据图1可以将文献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图1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文献研究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2000-2010年):关于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相关研究发展缓慢,研究面较广泛,没有深度,且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在5篇以内,学者的身份大多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医生。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刚开始实行20几年,大多数家庭温饱问题才得以解决,很少儿童出现肥胖的问题,肥胖还属于冷门问题。

第二阶段(2010-2013年):2010是千禧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十年,多数宝宝是独生子女,受到长辈的宠爱,一个孩子有六个大人围着转,而且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大家都比较重视儿童的营养与膳食问题。伴随着千禧宝宝的成长,社会上逐渐增多了胖孩子的现象,许多孩子BMI指标严重超标。2010年以后青少年肥胖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时候许多的学者开始纷纷研究此问题,除了一线的从医人员还有体育、医学等专业的学生,这一问题的研究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随着许多学者进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领域,到2014年开始,每年增长的幅度趋于稳定,以每年15篇左右的数量增长,该问题的热度基本没有降低每年会有上下浮动,这可能跟当年的政策相关联。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张德春等在《科学营养与运动健身对超重与肥胖的干预》(2015)中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体育活动或者运动减肥。

2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

2.1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影响

王虹麟通过四周的有氧运动干预研究发现,被干预者的体重、BMI、体脂率、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明显下降,认为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具有积极影响。李锐与该学者具有相同的观点,干预后发现受试者的体重、脂肪含量、BMI均有所下降;胸围、腰围、臀围、大臂围、大腿围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没有达到最佳标准,但可以看出运动干预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有明显效果。

时倩研究发现通过12周的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体重、BMI 值,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有显著性的作用,认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练习是促进肥胖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

明安华研究发现通过4周有氧运动结合饮食的干预,受试者的体重、BMI、四肢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极显著降低;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量、四肢脂肪量均显著降低;去脂体重显著增加。认为4周有氧运动结合饮食的干预能显著降低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形态等指标,与前面两位学者相似。王洁认为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练习在肥胖人群的体重、体脂、腰臀比、BMI方面的效果要显著高于单纯有氧运动。

韩梦杰与明安华一样,研究发现通过运动与营养的双重干预下,长期科学运动加合理营养膳食,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有效改善身体成分,达到很好的减脂效果,还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

黄俊豪研究发现,通过运动结合饮食的干预,可改善肥胖青少年受试者的基本形态指标,降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还可以使肥胖儿童青少年受试者血脂代谢能力得到改善,还发现运动结合饮食可以影响青少年的肠道菌群。

我走了很多地方,坐最便宜的绿皮火车,在上面认识了一群摇滚青年,跟他们混了大半年,发现所谓的音乐理想是个屁后,半夜起来偷偷把吉他贝斯架子鼓砸碎了逃走。竖着中指满世界地横,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后一个神。

曾祥英研究发现,为期8周的运动饮食干预并监测受试者的身体形态和机能等各项指标变化,受试者的体重、脂肪含量、BMI值、肩围、胸围、上臂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具有显著性差异,还发现健康教育对家长关于儿童肥胖的认知行为有明显影响。

徐磊研究发现,通过4周运动结合饮食的干预,受试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量、脂肪质量指数、四肢脂肪量、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显著降低,而且还发现受试者的瘦体重百分比显著增加。

梁晋裕研究发现,通过12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12周的中等强度连续训练(MICT)实验对比,12周HIIT和12周MICT均能降低肥胖青少年体重、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量、脂肪比率;但是只有HIIT使肥胖青少年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显著下降。该研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试验方法进行了创新,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进行对比。

刘庭友研究发现,对44名肥胖青少年进行6周的封闭式饮食控制及运动,肥胖青少年的脂肪量、体质量、体脂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且超重青少年肥胖者多项指标变化明显大于中重青少年肥胖者,减肥效果明显。佟永清建议实验干预时间应适当延长,建议应当对青少年肥胖者的心理应进行系统的研究。佟永清通过对肥胖青少年进行运动干预后发现,干预组干预后的体重、BMI、体脂率、腰臀比均降低。

2.2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时倩认为运动除了能对肥胖青少年产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外,通过运动干预还可以有效地增强肥胖青少年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反应能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加强肥胖青少年的运动能力,提高了肥胖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明安华研究发现,通过4周的有氧运动结合饮食干预,肥胖青少年的左侧握力、台阶实验等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认为有氧运动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身体形态等指标,还可以提高肥胖青少年的左侧握力和台阶指数身体素质指标。

王洁研究发现,通过有氧运动与抗阻力练习两种方式对肥胖人群进行干预,干预后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练习在力量、速度方面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提高更明显。

2.3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王虹麟研究发现,通过四周的有氧运动和饮食的干预,被干预者的身体形态受到影响外,被干预者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胰岛素的浓度血清瘦素浓度明显下降,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上升,这些指标与脂肪代谢能力密切相关,认为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肥胖青少年的有氧运动能力。

韩梦杰研究发现,通过运动与营养的双重干预,改善了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与营养干预有助于青少年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同时在提高心肺耐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徐磊研究发现,对肥胖青少年进行4周的运动结合饮食干预,总饱和脂肪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萮酸、二十三烷酸、和二十四烷酸含量均显著降低;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油酸和鳕油酸含量显著降低;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二十碳二烯酸、双高-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α—亚麻酸显著下降;认为运动和饮食干预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及血清脂肪酸组分。

梁晋裕研究发现,对肥胖青少年进行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12周中等强度连续训练(MIIT),结果:HIIT组肥胖儿童运动后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收缩压及血清Chemerin水平均显著下降,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是肥胖儿童减肥及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刘妮妮通过采用运动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干预研究发现,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和炎症因子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运动增加体内脂肪的消耗减少脂肪的累积及脂肪体积,降低体内炎症。认为运动+健康教育相比运动组没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时文霞研究发现,对肥胖青少年进行12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的收缩压和心率,增加心脏输出量,降低心脏负荷;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颈总动脉血管的动态阻力和振荡剪切指数,增大其血流量率,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进程,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刘庭友研究发现,对肥胖青少年进行6周的封闭式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后,血液健康指标中的血脂TC、甘油三酯TG、空腔胰岛素FINS都得到显著改善,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持减下来的体重,避免反弹,实验干预时间应适当延长,同时建议对青少年肥胖者的心理应进行系统的研究。

孙雷华研究发现,肥胖青少年进行4周有氧运动以及饮食干预后HDL-C高于干预前,LDL-C、TG、TC 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认为肥胖青少年接受4周有氧运动以及饮食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脂水平以及身体形态。

2.4 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认知影响的研究

解淳研究发现,为期4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后,肥胖青少年对运动的内隐态度更加喜爱,但相比于运动更喜爱久坐。短期运动锻炼可以对运动的内隐态度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因时间较短,无法扭转肥胖青少年相较运动更喜爱久坐的态度,这可能是今后运动锻炼促进减肥的突破点。

韩梦杰研究发现,对肥胖青少年进行运动与营养的双重干预,通过集体运动方式可培养青少年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与同年人的沟通交往,降低消极情绪,缓解学习压力。

3 研究评述

3.1 研究主题分布不均衡

笔者对所综述的文章进行研究主题的学者数量统计,如图2。研究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影响的有14位学者,研究对身体素质和对肥胖认知影响的各有4位,研究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机能影响的有16位学者,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研究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影响的学者数量远远高于对身体素质和认知影响研究的学者人数;造成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在短期内运动对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影响较为显著,这些变化在短时间内能够凸显出,如若研究对身体素质和认知的影响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需要研究人员投入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因此就出现了研究主题的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较多,相反不容易出现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较少。

图2 研究主题学者数量分布

3.2 研究时间较短

45%的学者研究时间在1个月内,45%学者研究时间在1到3个月,另外10%学者的研究时间在3到6个月。研究时间超过6个月的学者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研究时间较短,这就会导致研究深度不够,不能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的研究时间就显得比较仓促,研究基础不够牢实。

3.3 研究的针对性不强

图3 学者研究主题数量

对所综述文章学者同一文章研究主题数量的统计结果如图3。发现一篇文章研究主题为1类型的仅有3%,有两个主题的占58%,3个主题的占32%,4个主题的有6%。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学者都是研究两个主题,比如说:研究运动对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影响,也有30%左右的人研究3个主题的,甚至还有研究4个主题的,这就说明多数学者研究的主题不具有针对性,一次实验研究多个主题,研究深度不够,当然这也与前面的研究时间相对应,学者的研究时间较短也会导致研究深度不够,实验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4 研究展望

4.1 研究冷门主题,研究主题均衡化发展

学者应该注重运动对肥胖青少年影响的全面性研究,不能只注重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的研究,也应该提高对身体素质、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发展,甚至可以延伸到运动对肥胖青少年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4.2 增加研究时间,提高研究的说服力

统计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时间跨度在1—3个月,研究时间在3—6个月的仅占1/3,6个月以上的几乎没有,未来应该增加研究时间,加强研究基础,把基础打实打牢。

4.3 专注研究的针对性,提高研究的深度

统计发现,大多数学者一次实验研究2—3个主题,甚至是4个主题,这就会导致精力分散,抓不住核心,研究结果可能会有误差。因此应该更加注重针对性研究,一心一意做某一主题的研究。

4.4 增加前瞻性研究,提高研究的预见性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处于对“现在”研究的阶段,研究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目前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都是暂时性的,过了这一时间段可能研究结论就会发生变化,研究结果缺乏预见性。因此,建议更加注重研究的前瞻性,注重对未来的研究。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中国中医药报,2016-10-26(3).

[2]CALLENDEC,THOMPSON D.Text messaging based obesit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parents of pre adolescent African American girls[J].Children,2017,4(12):105.

[3]潘长鹭,栗达,赵文利,等.饮食及运动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人体成分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0,55(5):569-571.

[4]曾祥英.家长监管和运动饮食干预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8,18(6):870-874.

[5]徐磊,李春艳,毛彩凤,等.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肪酸组分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9):86-92.

[6]梁晋裕,郝亮.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血压及血清Chemerin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729-1732.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Obese Adolescents

ZHU Zhanye, etal.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Guangxi, China)

朱展业(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常李静(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有氧学者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学者介绍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学者介绍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个性处方显科学 库珀有氧助健康——专访库珀有氧大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为众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