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时代文化模型建构的命题

2021-12-13方李莉

出版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构模板人类

文|方李莉

近期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世界文化模型》一书,让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也是一本第一次从原理上,从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来认识和定义文化,并提出建构一个不断走向未来的文化模型的书籍。

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其打通了文理学科的界限,打通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阻隔。作者提出了一个可以供全球所有地区文化使用的世界模型,相当于当年的人类造出的地球仪,这个地球仪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还看清楚了地球上陆地、海洋、高山等的分布区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人类已经进入太空,从太空上鸟瞰地球,最后将地球压缩变小,并呈现出了它的整体面貌。

作者认为,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人的生物本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人类不断增强的能力去完善的,因此,其是不断进化和生长的。在书中提出的这个模型目前还是一个假说,但任何科学的出现都是从假说开始的,作者在这部书中,则试图在告诉我们的是,继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还将会进入一个文化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个文化大发现的时代,我们需要建构一个世界的文化模型,以便于绘制出一幅世界的文化地图,与实体的世界地图合而为一,成为一幅风土民情的立体图像。现在风土(地形地貌)的地图已经绘制完毕,但民情(民俗文化)的地图还在绘制之中。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其第一次将文化分成不同的维度,并认为,只有进入三维文化的时空(全球文明时代)后,人类才会有意识地去思考文化,并进行文化自觉。该书的意义在于,其认为,文化模型是由不同的文化模板所构成的,而文化模板的目的是为了给行为做指导,因此,模板一定是可以预知未来的。在行为之前就预言后果,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使用什么样的模板,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文化,并为自己的行为选择通向未来的模板。从这个角度来讲,该书提出的文化模型的建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就像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一样,后者是指明在物理空间中行路的方向,而文化模型和文化地图则帮助人们寻找行动和发展的方向。这是第一部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人类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著作,无疑有其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该书的出版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关注。

朱阳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21年6月定价:58.00元

第三个特点是,此成果是在综合了社会科学、人工智能、神经学、基因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现代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人工智能,没有大量的科学纪录片、地理纪录片,没有便捷的交通能让作者在地球上不同的国家自由穿行,也就不会出现这本书。因此,这本书虽然是以作者个人的努力去完成的,但实际上也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整体知识投射的结果。我们今天不仅可以在宇宙中观看我们的物质世界,也同样还可以在虚拟空间的“云端”中,观看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类的共同知识已经通过电脑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不断地写入“云端”,在那里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人类知识的基因库,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型将链接到那里,并得到不断自动写入和生成。

这本书的研究仅仅还是处于问题的开端,知识体系的建立也还在云空间不断地自动写入和生成,直至书中的理论假说不断得到证实和完善。相信今后会有无数个人加入这一研究中,最终建立起一个联接虚拟与实体空间的文化模型,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提供新的世界性的文化秩序,为人类的行为提供一个相对可以共同一致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开始进入一个人工的社会环境中共同生存,如果不能建构出一个与其相匹配发展的文化模型,整个世界就难以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中探讨这一问题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十分紧要。■

猜你喜欢

建构模板人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