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2021-12-13张竞艳

出版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清歌芳华作家

记者|张竞艳

“文学照亮了他们幽微的人生和平淡的生活,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于作者,于生活中的我们,在静水深流的日常中,给我们一点坚实的希望,微茫却又不可或缺。”

近日,“2021 年度中国邮政发行百强榜”发布,上榜的56 种期刊竟没有一本纯文学期刊。文学图书市场同样遭遇寒流。开卷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文学市场的同比增长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2020 年文学图书市场较2019 年相比,降幅14.97%,码洋比重已经低于9%。

文学,在这个时代还有力量吗?

对于这个问题,文学编辑刘丛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虽然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她策划编辑的“芳华说”系列图书,却幸运地得到了媒体好评,在当当网独家首发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故事识别》一直稳定在当当文集新书热卖榜的12 名左右,《新贵》稳定在小说热卖榜的17 名。

这难道还不够美好吗?

2021 年9 月,“芳华说”出版后,作为责编的刘丛很高兴地给久未谋面的朋友们寄去新书,“像是递去我们的消息:看,这是我们的新书,见书如面”。入行以来,刘丛编辑过不少文学图书,但做系列图书还是第一次。这套山东画报出版社重磅打造的文学品牌书系,已出版了张怡微《故事识别》、项静《清歌》、周婉京《新贵》和祁媛《黄蝴蝶》四部作品,后续还会继续推出新作。

《故事识别》原本是《新腔》的续编,是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 专业硕士生导师张怡微以小说创作者和创意写作教学者的视角,对自己多年工作及学习的追踪蹑迹,是阅读的后见之明。《清歌》是青年评论家项静以自己的故乡傅村为创作对象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写了这个空间中身份比较特殊的人,比如乡村医生、老人、牺牲的老兵、电影放映员、乡村教师等。这些小说中的“他们”是一个未名的群体,有时见风使舵,现实势利;有时候又温情脉脉,牵涉着说不清楚的情绪。香港青年文学奖得主周婉京试图在《新贵》中描绘一种新型人群,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社会浓缩的巨变。《黄蝴蝶》是80 后作家祁媛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除夕》《黄蝴蝶》《夜里的彩虹》三部中短篇小说。这几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个人独处的状态,他们独自生活,独自行走,独自做梦,相比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更注重整个小说意象上的“陌生感”。

“芳华说”的选题策划着眼于女性作家的作品,尤其是80 后90 后的作家。“为什么要强调女性作家、女性文学呢?是因为在女性文学里,有普遍被忽略的女性视角、女性感受和女性立场。文学需要一个观察者,而一个女性观察者带给读者的视角是不同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角度,能引起读者对青年女作家的关注。但这只是一个角度,我们更希望读者看到她们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而不是被标签化、被定义。”刘丛说。

从书名到封面设计,“芳华说”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作家、编辑和美编的不断打磨。其中,《清歌》在2019年初时就已签订了合同,同时作家开始创作,来回定稿和再定稿,写作方向和人物体例也经历了几次的校正。据刘丛介绍,“第一稿的封面也是另一番风格,但最终我们确立了‘芳华说’文艺、清新的装帧风格,小精装,方便携带。这套书总体来说是符合我们设想的。因为我们关注的这些女性作家是活跃在文坛上的纯文学作家,无论小说或散文,都代表了她们的创作方向和生活状态,展示了不同的女性写作特点和方式,她们以文学的观察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是美好的,希望这套书也能带给读者美好的感觉”。

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在四本书中,最打动刘丛的是张怡微的《故事识别》,这本书同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等待”。作者在后记中写道:“这是我们的第六次合作。之前的每一年,几乎都是愉快的,在这个出版不易的时代,得益于某种奇妙的‘缘分’,我十分珍惜。”刘丛告诉记者,“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文学经典阅读和散文书写,有时书中讲到的一些书籍和电影跟我以前的阅读和观影经验相契合,就比较能戳中内心”。《故事识别》中有一篇《幸福是一条上坡路》是讲角田光代的小说《坡道上的家》,张怡微提出一个问题:你的小孩不够完美怎么办?由于女性独特的敏锐,教养子女若按照他人需要的意义、爱和认同,女性既无法确认自己作为“人”的意义,也无法感受到“完美小孩”与自己情感层面的联结。作为一名妈妈,刘丛对这些话深有感触。“在教育孩子和处理家庭琐事中,女性其实非常需要家人的认同和爱,但最关键的是需要自我意义的认同,女性自我认同上出现问题,出现家庭战争的几率会更大。结尾说:幸福永远是一条上坡路。通往幸福的道路虽然是上坡,但还是要走的。”刘丛相信读者们也会和她一样,从这套书中得到启发。

有一次,有人曾经问她:你读这些小说有什么用吗,能解决你的什么实际问题吗?“我想了想好像并没有。那么,文学是否就是脱离生活的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

项静在《清歌》中描写了一个几近消逝的傅村,作者在后记中写道:“记忆越来越空疏,但生活本身一定是扎实的。我只能使用虚构的工具,去填补记忆空白,我想用一种绵密的语法去表现那里的生活——物质、人情和农耕社会的日常……它是一个行将消失的空间,我期望他们在其他地方还有重新聚集的可能。”刘丛将这个“其他地方”理解为文学的空间,“是文学给了这些人以文学形象,也可说是文学照亮了他们幽微的人生和平淡的生活,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于作者,于生活中的我们,在静水深流的日常中,给我们一点坚实的希望,微茫却又不可或缺。”

“不切实际,敏感多思,淡泊名利”,刘丛用这几个关键词描述了自己眼中的文学编辑,“做文学编辑最大的难处就是市场,在童书占据市场主流的现实下,出版文学书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编辑的文学情怀”。

虽然做文学编辑难,但刘丛却比较钟意这种沉静不喧哗的精神追求。“我很喜欢纪录片电影《人生果实》中的这句话:风吹落了枯叶,枯叶滋润了土壤,土壤帮助了果实,缓慢而坚定地生长。这种人生的笃定和历久弥新是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与热爱中淬炼而成,写作与出版同样需要这样的坚持与孜孜不倦,缓慢而坚定地生长。”■

猜你喜欢

清歌芳华作家
王亚平
作家的画
绝代芳华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百年芳华
《清歌》点评
马伊琍的芳华
斟一杯浊酒,谱一曲清歌
浮生若梦,刹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