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联合信息化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12牛铭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血液病实操实习生

牛铭山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病教学中采用PBL联合信息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2020年1月—9月在我院实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进行PBL联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实习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成绩相比较无差异(P>0.05),实习后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教学效果评分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教学中采用PBL联合信息化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关    键   词]  血液病;信息化;PBL;教学效果;理论知识;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40-02

血液病属于造血系统疾病类型,主要由免疫、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引起[1-2]。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出血(主为黏膜、皮肤出血、月经量多等,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血尿、内脏出血等)、淋巴结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肝脾大(原发性骨髓纤维)、贫血(气促、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疲乏、尿频、无性欲)等[3]。造血系统疾病类型较多,且病情复杂,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但多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有效的教学模式参与到实习生的实习阶段中,可提高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技能[4]。故本次研究选择PBL联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参与到血液病教学中,并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60例2020年1月—9月在我院實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35岁,平均(22.47±1.58)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37岁,平均(23.18±2.0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二)纳入排除标准[5-6]

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2)基本资料完整者。(3)年龄18~40岁者。

排除标准:(1)排除在校期间旷课次数较多者。(2)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3)排除年龄40岁以上者。(4)排除沟通障碍者。

(三)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考试前,带教老师需要参考血液病的相关教材以及网络资料,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PPT;还可将临床案例加入教学方案中,以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定期考核。

观察组:PBL联合信息化教学模式。(1)信息化教学。建立公众号,教学前一天在公众号发布课程资料、学习资源、课堂内容等,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并设立问题反馈版块,收集学生在阅读中的反馈意见,并且完善教学方案以及课堂内容。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重点内容,用视频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实操;在实操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巡视,并记录每位学生实操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具体情况;实操结束后,将学生分为小组,告知学生组员之间可互相提问,如遇到解答不了的问题可求助老师进行答案讲解;将学生全程学习成果拍成小视频,上传到公众号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在讨论结束后,将所有疑问提出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解答,促进师生关系。(2)PBL教学模式。第一种由老师选择一个典型病例,并为学生发放患者的基本病情状况和详细资料,学生需要根据疾病的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理论知识、体征指标等方面提出疑问;然后老师将学生的疑问记录下来,结合到教学方案中,并在课堂上加以讲解。第二种老师根据选取的病例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发放给学生,由学生给出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时,可以通过教材以及网络找到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案例,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解答。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可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提问;第二个根据学生实操成果以及过程进行提问;第三个结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提问。

(四)观察指标[7-9]

1.比较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考试成绩评分,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成绩;分数越高越优秀。

2.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比较两组教学效果评分,包括教师问卷成绩、医生问卷成绩;分数越高越好。

(五)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一)考试成绩评分情况

实习前两组考试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实习后相比,观察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综合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

对照组共30例,其中非常满意11(36.66)例,满意9(30.00)例,不满意10(33.33)例,总满意率20(66.66)例;观察组共30例,其中非常满意20(66.66)例,满意9(30.00)例,不满意1(3.33)例,总满意率29(96.66)例。χ2值为9.016,P值为0.002。综上所述,两组教学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三)两组教学效果评估对比(x±s,分)

对照组30例,医生问卷(2.62±0.83),教师问卷(2.34±0.69);观察组30例,医生问卷(5.88±1.24),教师问卷(6.75±1.46)。两组t值:医生问卷(11.966),教师问卷(14.958);P值:医生问卷(0.000),教师问卷(0.000)。综上所述,对照组与观察组教学效果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血液病是指机体功能、细胞数量出现异常或者细胞因子水平上升,都会造成血液病[10]。临床常见的血液病有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红细胞疾病、血栓性疾病等。血液病的症状与细胞功能密切关联,如血小板缺陷,就会造成血栓发生等[11];由于血液病疾病类型多且复杂,因此对每位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和实操能力要求极高,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可迅速提高实习生的理论治疗和实操技能,故笔者选择PBL联合信息化模式进行教学。依据本次设置的两组试验可得,对照组与观察组实习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成绩相比较无差异(P>0.05),实习后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教学效果评分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PBL联合信息化教学效果更佳,且教学满意度高,有效促进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12]。

综上所述,血液病教学中采用PBL联合信息化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祁妙华,赵孟霞,胡晓婧.肺穿刺活检对血液病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3):29-30.

[2]董小慧.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13(2):199-200.

[3]蒋卉男,李佳,胡荣.MOOC与PBL联合教学法在血液病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89-92.

[4]刘超,闫岩,南虹,等.PBL教学模式在血液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9,20(7):86-88.

[5]雷博,马肖容,刘捷,等.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3):316-319.

[6]赵雪莲,王西阁,李四保,等.PBL教学联合模拟教学在血液科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9):46-47.

[7]李培育,赵光阳.PBL联合SBME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0,37(3):75-76.

[8]赵杰,曾杰,邹瑜聪,等.PBL联合OTD双轨教学模式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20,35(1):54-56.

[9]李培育,赵广阳.PBL-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1):53-54.

[10]沈亚莉,管贤敏.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儿童血液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20(1):145-147.

[11]汪慧敏,颜景颖.PBL联合CTTM教学模式在肛肠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0,21(6):71-74.

[12]王晓桃,何玉婵,张俊艳,等.授人以“鱼”和“渔”的理念优化CBL在血液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9,32(2):155-158.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血液病实操实习生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项目+实操”导向下的道桥高职本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操教学过程的探究
煤矿电气作业实操老师是如何上好实操课
MICM分型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调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最牛实习生
活血化瘀法治疗血液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