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21-12-10赵真成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思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赵真成

【摘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读懂、读会、读深,并能挖掘文本内涵,形成批判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师要把握学情,因情引读,借问引思,让学生猜测、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主要从营造氛围、课前预测、导图构建、问题设计及读后扮演等角度阐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1-0079-02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 Tinghu Junior Middle School,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ZHAO Zhencheng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allow students to understand, read well, and read deeply, and be able to dig ou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to form a critical awarenes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The teacher must grasp the academic sentiment, quote the reading according to the sentiment, and draw the thinking through questioning, let students guess and question,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tmosphere creation, pre-class prediction, map construction, problem design and post-reading pla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为学生留出阅读、感悟的空间,让阅读由“浅读”走向“深读”,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批判能力。

一、营造民主氛围,提供自由空间

和谐的气氛、民主的环境是学生畅所欲言的前提。教师要以情境、氛围吸引学生表达自己的批判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施展自己的魅力,以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自然的教态感染学生,并善于观其形、察其色,依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让学生能放下压抑紧张的包袱,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师要以微笑示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能自然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果教师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一味以嚴肃示人,学生就会有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大胆表达。对学生的表达,教师要肯定,少批评,这样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自信。

学生的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当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会变得热情高涨,学习也变得专注,讨论的气氛也会变得热烈。而当学生心不在焉时,他们不会积极地投入课堂,课堂的气氛也会变得涣散。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学习困难,教师要采用激励、沟通、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调适学习状态,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有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争辩,才能敢说敢辩,才能敢于挑战权威,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强化读前预测,主动理解信息

预测能变被动的阅读为主动接收、吸纳的过程。学生在预测、验证与修正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形成深度的理解。课前预测,能提升学生的行为参与度,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能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参与阅读,为后面的理解、讨论打下基础。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迅速地聚焦,他们将专注于文本的推断,完成相关的问题。预测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能大大提升阅读的效率,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英语阅读带来的快乐。预测,能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交流、推理、归纳,能提升他们的认识深度,能助力他们的语言思维的提升,让他们产生阅读的期待。在阅读中,无论他们的预设被肯定,或被否定,都会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把握。预测也是阅读的一项技能。教师要创设预测的情境,吸引学生融入阅读过程中,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搭建恰当的阅读支架,帮助他们突破思维障碍,促进他们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思维导图,建立知识联系

在阅读中,生词、长难句、陌生的语法会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他们难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关键内容,因而会影响他们阅读的兴致。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对文本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理解助力,为学生的判断性阅读打下基础。思维导图,能借助图形、线条、关键词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使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能帮助学生梳理文本思路,帮助学生找出主要的观点,从而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思维导图可以依托线条、颜色、图片、单词等内容表现内容之间的层级关系,能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让不同的知识实现有效的融合。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能促进学生运用猜测、分析、推理、概括等技巧解读文本。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在熟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作,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得以呈现。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如果他们的思维混乱,他们就难以在思维导图中准确地把握各层级之间的隶属关系。比如,在教授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2 Travelling的阅读模块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画出Kitty的旅游路线图,并标注出每个景点的关键信息,有助于复述课文。教师可以呈现学生的思维导图,纠正错误的关键词,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四、巧妙设计问题,发展语言思维

教师要借助多层级、多类型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升他们的语言思维。问题有识记性问题,这类问题较为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轻松地找到答案;有理解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比较、概括、分析,能准确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探寻本质;有预测类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大胆猜测,能调动学生继续往下读的欲望;有分析类问题,主要训练学生将零散信息加以整合的能力;有综合性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概括,形成分析整合的能力;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独特见解。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从基础类问题提起,再逐步過渡到问题的运用、分析、综合,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贴近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及所有训练方面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设计才会更有针对性。问题要有趣味性、开放性,能让学生大胆表达、大胆评价、大胆质疑,能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升,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提升授课的效果。

五、注重读后扮演,促进深度体验

教师要利用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游戏化、情境化,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收获知识。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扮演角色,促进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模仿语音语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诵读文本,有感情地朗诵,并可以融入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有创造性的表达。教师要深挖文本,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展示,让他们在扮演活动中学习英语。

比如,在教授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6 Outdoor fun 的阅读模块时,教师让学生扮演Alice,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想象,把Alice 跟在小白兔后跳进洞中,以及进洞后的情节表演得惟妙惟肖,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结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为学生留出阅读、思考、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产生批判性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叶叶.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校园英语,2019(11).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批判思维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批判思维,语文教学的应然选择
巧借课堂生成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