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智慧养老体系的创新发展

2021-12-09胡文婷胡文杰

西部学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老龄化

胡文婷 胡文杰

摘要:智慧养老体系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我国创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梳理学界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在我国智慧养老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政策及服务标准不健全,智慧养老的发展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智慧养老存在供需匹配失衡的主要矛盾,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推进我国智慧养老体系建设,建议构建智慧养老顶层设计,推进智慧养老健康发展;倡导智慧养老理念,全面推进积极老龄化政策实施;注重老年人新技术应用教育,尊重老年人生命价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增加相关资源投入。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体系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1-0147-04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整体社会“未富先老”和“无钱养老”“无人养老”相叠加的问题,健康养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64亿,占全国人口的18.70%[1]。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向深度老龄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两高一超一独”的特征:“两高”指老年人口的“高增长”与年龄结构“高龄化”,在老龄化加剧的同时,高龄老年人的数量十分庞大;“一超”指的是“少子化”趋势明显,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一独”表现在独居老人规模的大幅提升,“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加[2]。因此,面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代科技优化养老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创新方向。此外,工业革命的深刻变革,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大数据等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服务中提供了可能[3],人工智能技术和养老服务的良性结合将会成为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学术界针对智慧养老相关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在2010年的新闻报道中就提出了“信息化养老成大势所趋”的理念,文章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发掘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最重要的支撑点,科技养老和信息养老是我国今后发展养老事业的必经之路[4]。二是智慧养老服务内容的研究,这类研究侧重点不一。席恒(2014)[5]等认为智慧养老是通过城市现代科技和先进的医疗水平,在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下,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和化解老年人面临的各种风险。张丽(2019)[6]等侧重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和内容研究。三是智慧养老发展的瓶颈。张雷(2017)[7]等认为,目前我国智慧养老信息化程度不高,养老产品“智慧性”不足,服务内容以基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医疗为主,忽视了老人精神层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更多探讨了养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方面有着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仍然缺乏清晰的养老产业全景图式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基础设备运用等方面。随着国家智慧养老相关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通过对现有养老模式的梳理与研究,最终归纳提炼出养老模式全景图式的发展设想,始终将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提升放在重要位置,为智慧养老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成为智慧养老模式探索的重中之重。

二、智慧养老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一)智慧养老的内涵与特点

我国“智能养老”理念的倡导者朱勇(2014)[8]认为,智慧养老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我国养老服务进行有机结合的智能养老模式,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来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左美云(2014)[9]认为,智慧养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老年人过上幸福、有尊严和生活价值的目的。

总体来说,智慧养老是指从老年人的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出发,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将智能化、信息化等科技应用于老年人需求的诸多领域,实现养老资源的跨界供给与融合,提高科学养老服务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娱乐休闲和亲情慰藉等多种服务,更加注重对老年人安全性、独立性和健康需求的满足。

智慧养老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尤其是以老年人的幸福健康为基本,让老年人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二是倡导绿色环保,在发展科技养老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尊重老年人,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打造“适老化”的绿色舒适空间;三是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根本,通过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和创新产品功能来减少科技产品给老年人带来的副作用;四是服务内容优質高效,通过应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年人打造愉快、健康、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环境。

(二)智慧养老未来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0]。智慧健康养老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创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智慧养老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健康养老是智慧养老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养老方式更多地局限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基础的穿戴设备、医疗产品的应用上,智慧养老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品等多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第二,全方位是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关键点。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正式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要求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培育健康养老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健康养老智慧化升级[11],因此智慧养老在服务中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性的健康养老服务。第三,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是智慧养老发展的动力。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养老服务供应商、第三方技术平台到社区工作人员等是一个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参与到智慧养老体系建设中来,是营造良好舒适养老环境的必经之路[3]。

三、我国智慧养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政策及服务标准不健全

目前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更多是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政策,随着老年教育、老年宜居环境、老年人权益保障、智慧健康养老以及健康老龄化等方面政策的出台,完善有关政策,加强老龄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政策的落地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法规落地不到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和养老机构并没有及时学习落实国家最新的智慧养老政策。因此,怎样做到国家政策与地区规划的高度统一和有效衔接,并完善落实是当前工作面临的重点。第二,养老设施建设标准不完善。建立有效的软件服务系统,做到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相互配合才是真正契合老年人多方面需求的有效方法,目前對于智慧养老服务更多的是注重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对软件的建设关注较少。第三,养老服务内容的标准不统一。政府在推动智慧养老服务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但并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很多商家的运作并不规范,相关的社会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在重要的服务环节,还面临养老护理人员鱼龙混杂,不具备相应资格证书以及服务不专业等问题,没有提供完善的服务和优质的资源。

(二)智慧养老的发展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性质,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规划,但智慧养老的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信息化平台发展良莠不齐,对政策实施的标准不一,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渠道协调沟通不畅,智慧养老的制度碎片化和缺乏顶层设计的问题制约着智慧养老的发展。另外,从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来看,当前我国各地区的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处于地区化、碎片化的状态,虽然数据平台由政府主导,但多为分而建之,缺少全局规划,存在重复建设、多头管理、沟通不畅等问题[12]。智慧养老服务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整体性自上而下的大数据平台,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的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因此,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智慧养老存在供需匹配失衡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智慧养老服务存在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未来美好老年生活的需求和不完善不充分的养老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家庭和老年人个人在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困境之下,需要匹配数量更多且质量更好的养老服务[13],因此很多老年人对“老有所养”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智慧养老发展还不完善,与老年人高质量的养老需求并不匹配。同时,养老服务供给不适应养老服务需求还表现在供给结构失衡,重城市轻农村、重机构轻居家、重政府财政收入轻社会资本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14];另一方面,智慧养老服务对优质护理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发达国家的护理人员行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而我国国内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匮乏,专业护理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四)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与国外的智慧养老技术相比,我国起步较晚,很多智能产品还不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信息应用和管理技术落后。国内很多地区采用的智能终端设备大体包括一键通手机、紧急呼叫器和智能手环定位等基础性产品,一些高科技的产品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很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误差和信息不精准的问题,是造成智慧养老服务不能被老年人有效认可的原因。第二,产品研发和反馈系统落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补贴水平和实施效果不同,使得各个城市的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智能产品的应用过程中,很多地区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智慧养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服务过程,对服务的效果反馈系统做得还不够完善。

四、推进我国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智慧养老顶层设计,推进智慧养老健康发展

智慧养老模式的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主体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在构建智慧养老顶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协调社会制度和政策实施方面,还要考虑与其他养老模式之间的融合性和互补性,实现上下层政策和实施流程的连贯性。加强顶层设计,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智慧养老的实现需要建立与养老服务需求和评估相匹配的大数据中心,养老数据平台的建设是我国智慧养老在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智慧养老的发展趋势出发,一方面,智慧养老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良性结合和协同共享,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机构和第三方平台之间打破壁垒分割,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平台构建和资源整合来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国外智慧养老服务的参与主体不仅有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政策制定,还有非盈利组织和科技企业共同参与,通过将社会中的分散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达到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目的。社会中很多资源有着分散性的特征,因此在智慧养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多主体的参与程度,通过广泛的参与才能达到更好的合作。由于不同的社会主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彼此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应该有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以此来增强社会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活力。

(二)倡导智慧养老理念,全面推进政策实施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智慧养老的理念,针对“智慧老龄化”的发展方向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智慧养老理念的宣传。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理念的认知来源于政府的引导、社区的宣传和家庭成员的认同。因此,为了建设良好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通过新闻报道、网络平台等进行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智慧养老氛围;以社区为主导,在社区内进行定点和入户宣传智慧养老政策等,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

(三)尊重老年人生命价值,加强新技术应用教育

老年人在接受高科技产品和智慧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和思维僵化等原因,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导致很多智能产品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老年人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增加智慧养老理念的相关培训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是促进老年人逾越“银色数字鸿沟”的重要性手段,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社区宣传,让老年人充分认识便捷化的智慧养老产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我们要做到“智慧孝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敬老、顺老、伴老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将“互联网+孝老”相融合,让老年人真正实现有尊严养老,智慧养老也体现在“智慧用老”,充分利用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让老年人在晚年的时候继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政府和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纳入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制定行业统一服务标准,将养老服务资源、为老服务资源和政府相关部门与社区资源相互连接,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在老年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上,建立政府统筹的养老服务数据采集、网络平台和应用软件相关标准。首先,建立省级信息数据库,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录入进去,包括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家属以及健康管理信息等。其次,建立市级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并完善信息数据库的质量和建立统一的标准,着重分析城区内的老年人信息数据。再次,建立统一的为老服务企业标准和生产智能终端的产品标准;最后,由省级统一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档案,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统一规范的护理人员上岗标准和护理标准,加大为老服务人员的资质审核力度,使智慧养老产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的发展方向。

(五)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增加相关资源投入

养老服务的健康运行需要良好的政策监管作支撑,这就对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性和指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加强对社会资源的监管,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完善智慧养老服务机制。

首先,在智慧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方面,政府应努力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做到信息互通,增强养老服务相关部门的互动,引导第三方服务机构全面介入,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共享。其次,在政策落实方面,相关部门应深入调研,听取民众意见,加快完善惠民利民政策落地,对相关的科技企业实施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打造良性互动的资源共享平台,鼓励科研单位研制推广新的智能产品。最后,在建立政府评估机制方面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完善为老服务的评估系统,尊重老年人意愿,以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构建公正有序的评估体系,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本,让他们在晚年享受高效便捷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EB/OL].国家统计局网.(2011-05-11)[2021-06-28].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

t20210628_1818824.html.

[2] 白晨,雷晓燕.新时代中国老龄化趋势、挑战及应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09(5).

[3] 雷晓康,汪静.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健康养老:战略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4] 孙永剑.信息化养老成大势所趋[N].中华工商时报,2010-10-28(2).

[5] 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2014(7).

[6] 张丽,严晓萍.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与实现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7] 张雷,韩永乐.当前我国智慧养老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7(2).

[8] 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9-110.

[9] 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2014(10).

[10]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8.

[11]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EB/OL].工业和信息化部网.

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92/n3917132/n4062007/c5489620/content.html.

[12] 李晨,王娟娟,翟传明,等.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

[13] 陈航,韩文龙.以人民为中心的养老模式创新:以智慧养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8(9).

[14] 张泽滈,肖瑶,雷佳.将养老服务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养老服务质量理论与实践论坛”观点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作者简介:胡文婷(1993—),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阿坝师范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胡文杰(200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單位为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学。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系阿坝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老龄化背景下农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编号:ASC21-07)的有关成果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