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时期标语的传播特征分析

2021-12-09樊宁娜

西部学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传播特征标语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承担着艰巨的宣传任务。在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党政军各级组织和苏区群众的共同参与下,标语逐步发展,成为当时进行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传播具有传播源的特定性、传播内容的针对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利益的鼓动性等鲜明特征,不仅为扩大中国共产党政治影响、动员工农群众和争取白军士兵提供了有力武器,而且对当前的宣传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特征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1-0135-03

一般认为,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通过广泛制作、频繁使用标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政治主张、具体政策得到广泛传播,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根据地得以保存并发展成燎原之势,这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标语传播在中央苏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循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相对独特的宣传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标语是苏区革命的真实写照,全面反映了苏区建设、发展、壮大的情况。对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标语传播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了解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对于开展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一、标语在中央苏区广泛兴起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宣传任务

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保障完成各个时期各项任务开展的灌输、鼓动、教育、劝说、引导、批判等工作。综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如果没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各项任务就不可能实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力量相对弱小,武装割据的特殊形式和处于流动状态的红军使得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于根据地的建立和红军的发展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开始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多次军事“围剿”,规模一次次扩大,形势一次比一次严峻,情况一次比一次复杂,战斗一次比一次激烈。除了残酷的军事斗争,国民党还发动了文化“围剿”,在苏区进行了大量针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宣传活动,不仅破坏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涂抹红军书写的标语,而且针对中国共产党大肆进行不符合实际的宣传,欺骗敌占区和游击区的群众,使得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充满了怀疑和恐惧。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显得尤为迫切。通过扎实有效的自我宣传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既是完成中国革命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

(二)标语在苏区的传播生态环境

中央苏区时期,尤其是在苏区建立初期,国民党控制着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等先进的、高效的宣传工具。由于面临着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通过大规模出版报刊、 书籍来开展宣传工作的条件有限。标语以最简短的文字传递核心的信息,具有书写方便、易于传播、便捷灵活、保存持久等特点,不管是从书写形式上还是从语言特色上都是一种容易被群众接受的传播介质,在苏区特定的环境里可以长时间、大范围推行。标语传播的主体和受众主要是工农红军、苏区群众、白军士兵等,这些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难以理解深奥的、抽象的理论,而简洁明了、浅显易懂的标语与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契合,是用来开展宣传鼓动工作的最佳选择。陈毅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记录了红军开展标语宣传的情形:“两个人每人提一个石灰桶,大小笔各一支,凡军队经过的地方,墙壁上要统统写满红军标语,写字要正楷,以愈大愈好,要用梯子写得高使反动派不能随便涂抹,达到一个城市各连的宣传员由政治部或党代表分配宣传区域,并派人巡视以观勤惰,各连写的标语有标记不怕冒功或混淆,写错了亦易查出予以处罚,因此红军基本达到了一个县城只要三小时,宣传工作就可以普遍。”

二、中央苏区时期标语的传播特征分析

(一)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源的特定性

标语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方面需要具备语言通俗易懂、表述简洁流畅,另一方面还必须具有权威性。中央苏区时期,标语的来源渠道是特定的,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权威代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一直很重视标语传播。早在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就要求红军通过贴标语写布告进行革命思想的传播,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标语、布告的内容是解说党和红军的性质、宗旨,号召群众起来闹革命、打土豪。1927年4月17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出来,沿途张贴《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方便广大工农群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政策。随着标语等多种方式传播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形象逐步被苏区群众所认可,其本身就成为一种权威,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宣传组织和红军各部隊署名的标语自然就具有了更大的现实影响力。

二是组织机构。中央苏区时期,标语的拟定、发布、书写等环节,自上而下都有着比较严密的管理和规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活动。红军政治部、前敌委员会及苏维埃政府等对于开展标语宣传的具体工作过程,有着统一的指导和规范,不仅包括开展标语宣传的时机、具体内容,还包括注意事项和相关技巧。比如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明确规定了红军标语宣传需要把握的原则和掌握的技术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由此可见,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标语宣传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之下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的,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这就为宣传主体权威性的强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满足革命形势和宣传工作的需要,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苏区建设、武装斗争的各个方面,而且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根据不同阶段革命斗争的现实需求、面临不同的传播对象,确定标语传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首先表现为受众群体的针对性。这一时期标语传播受众群体十分广泛,城市工商业者、贫民、妇女、劳苦青年、中小地主及白军士兵等都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的力量。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境况,有着不同的关切,针对他们的标语内容都不尽相同。如针对商人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动员他们反对国民党统治、拥护工农兵政府;针对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是维护青年工农的权利;针对妇女宣传的是“劳动妇女有参加工农兵政府组织之权”;针对白军士兵宣传的是“欢迎敌军当红军”等。此外,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还极具地方特色。在不同的地方,宣传者参照当地与周围群众的实际,制定了符合现实情况的宣传标语。如在壬田镇,提出“不分钟姓朱姓只分农民土豪”“钟朱两姓的农民团结起来打钟朱两姓的土豪”等标语。

其次表现为时间上的针对性。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充分发挥了政治导向作用,苏区开展的重大活动都在标语内容中得到体现。在开展土地革命的时候,标语宣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土地革命的意义、内容,动员工农群众投入到土地革命中。这一时期,“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剥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永不交租”“只有农民暴动起来夺取地主阶级的田地才能实行土地革命”等标语就成为主流。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查田运动指南》刊登了65条相关的标语口号,为配合苏区的查田运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标语,抵得上一支红军。”在具体战役前,标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每个士兵手里都有《宣传动员令》,里面包含对白军宣传的12个标语,对于动摇敌军军心、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发挥了作用。这样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标语宣传中很多,充分印证了标语宣传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传播内容在时间上的针对性密切相关。

(三)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首先表现为标语形式的多样性。中央苏区时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采用墙壁标语、标语漫画、石刻标语、印刷标语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墙壁标语因其操作简便,对书写环境要求低,便于扩散,因而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宣传形式;标语漫画把标语和漫画结合起来,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石刻标语,就是在民居、古碑、寺庙石壁等上面书写镌刻标语,这种宣传形式具有保存时间长、不易被破坏等特点。用传统木刻来印刷重要的标语可以一次多件,扩大标语宣传影响力。此外,为了扩大宣传范围,宣传者们因地制宜,在木板上写好标语,让木板顺势漂流,向沿岸的群众传播革命真理,被称为“水电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标语形式,扩大了标语的传播范围,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表现为标语语言的多样性。标语篇幅有限,难以展开严密的逻辑论证,但却简短精炼,在视觉上容易引起受众注意。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通过运用排比、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结合受众的情感需求,将感叹、号召、反问等融入平实的叙述当中,营造出良好的气氛。“中国共产党万岁!”寥寥数字却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通过士兵生活的对比达到瓦解白军士兵的效果;“白军弟兄你们在山东河南苦战得了什么,为什么又来打工农?”以反问的语气引起白军士兵情感上的共鸣。适当的语言表达技巧的使用,增强了标语传播的效果,使宣传立体化、形象化,富有感染力。

(四)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利益的鼓动性

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益的鼓动性。这一时期的标语宣传大面积、集中地呈现在苏区群众视野当中,通过创设特定的语境,准确把握、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引导受众群众在分析比较做出的行为与有可能获得的利益之间进行衡量,做出符合预期的选择。中央苏区时期,标语传播紧紧抓住不同受群群体的现实需求,充分体现了利益鼓动性。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问题是农村的主要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就能获得了最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收土豪旧地分配贫民”“焚毁囚契借约”“不完租不完税不完粮不完土豪的债”等标语就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真实写照。“工人增加工钱”“保护女工童工”等标语反映的是工人的利益需求。“商人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店”等标语是为了满足商人的利益需求。红军未进入苏区之前,苏区封建势力强大,妇女地位低下。“废除压迫妇女的旧礼教”“打破包办婚姻”等标语有助于提升妇女的思想觉悟。“打破军队的雇佣制,士兵为自己利益而战,不做官长的奴隶”“士兵都要分配田地,由政府请人耕种,供给士兵家属”直接体现了广大士兵的利益需求。

三、中央苏区时期标语宣传的效果

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这种宣传方式以其便捷灵活的方式、丰富多样的内容适应了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在中央苏区的创建、壮大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力提高了当地群众的阶级觉悟

注重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优势,中央苏区时期在标语宣传的有效开展,使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得以不断擴大,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苏区尚未建立之前,当地的农民饱受束缚和摧残,阶级意识淡薄,生活困苦不堪。建立苏区后,党领导红军通过开展以标语为主要形式的宣传成为了一种行为导向,当地农民的阶级意识得到逐步提高,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开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二)直接回击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

中央苏区时期,国民党从军事“围剿”和反动宣传两方面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打击。国民党的反动欺骗宣传对于中国共产党扩大政治影响、团结苏区工农群众造成了阻碍。中国共产党以标语宣传等为武器进行了有效的反击,动摇瓦解了敌人的军心。通过“穷人不打穷人”等通俗易懂的标语,凸显其政治引导的作用,一些白军士兵觉悟提高,枪口转向国民党,成效明显。

(三)提高了广大宣传者的素质

在标语宣传的实践中,广大宣传工作者边学习,边提高制作、书写标语的能力和水平,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壮大了宣传队伍。当时的宣传工作者文化素质大多不高,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在标语宣传实践中,他们通过不断刻苦努力的学习,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这是中央苏区时期标语宣传工作开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中央苏区时期的标语宣传对当前的宣传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宣传的主体又是宣传的对象;“从群众中来”,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到群众中去”,贴近群众,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更好地被群众了解并运用于实践中,团结更广泛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委员会.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2]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3] 赣州市文化局.红色印记:赣南苏区标语漫画选[M].南昌:文物出版社,2006.

[4] 杨宇光.中央苏区红色标语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5] 杨娜.中央苏区标语传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6] 谭琪红.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作者简介:樊宁娜(1990—),女,汉族,山西泽州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传播特征标语
标语变变变
这些标语也太让人苦恼了吧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企业类微信公众订阅号的传播与运营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网络政治谣言止于透明,止于智者
浅析当代影视剧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特征
家谱作为组织传播媒介的观照
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