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教学策略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021-12-08谭慧

文理导航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谭慧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将信息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构建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实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小学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信息素养是每個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他们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等综合表现。

其次,对于当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认可,然而对于大纲中给出的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教师们理解起来虽不难,但是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并没有具体的说明,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经常感到困惑,因此笔者根据实践总结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创设合理情境教学策略,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小学生尤其是三四年级学生,由于生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且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可以运用模仿、探究、游戏等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如教学《初识人工智能》这一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是理解人工智能本质与基础,这些都是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要维持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才能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因此,教师在课堂伊始采用播放科大讯飞对特朗普语音合成的视频进行导入,接下来介绍并提问:中国最大智能语音提供商是科大讯飞,语音识别让电脑像人一样听,语音合成让电脑像人一样说,这样的语音技术是什么领域的应用?从而引出人工智能。这一设计让学生立即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极大兴趣。因为学生身边语音合成的例子非常多,以一个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的视频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据在人工智能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后面提炼人工智能特征,理解人工智能概念埋下种子。

接下来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环节采用了问题情境法。情境1:去国外旅游,要进行对话交流,英语水平不够,怎么沟通?情境2:读纸质书时,有用的资料,怎么记录成电子文件?情境3:看到一株漂亮的花,如何知晓花名?先让学生谈一谈在这些情况下,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你会怎么处理。接下来让学生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带给我们的便利,消除对人工智能的距离感,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

以上的教学过程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信息技术现象,并进行深度思考,懂得寻找合适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并将合作学习中获取到的信息与同伴共享,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中信息意识的辨识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巧用演绎归纳策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课中都很重视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因此教师每节课讲解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每讲完一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模型。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规律性,老师应找到这些规律进行归纳,帮助学生们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以便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如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解读信息技术在探月工程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为让学生认识探月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1.观看嫦娥工程视频,获取信息,从而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名称及具体实施过程。2.欣赏《嫦娥四号登月过程》视频,了解嫦娥登月的主要技术过程,直观感受“指令”对实现登月的重要作用。然后学生通过指令组合,观看指令执行过程的演示模拟动画。以上两个环节后,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指令系统、模拟计算机、计算机的运动都是登月过程中运用到的重要的信息技术,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的使用才让登月过程能够得以实现。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将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等抽象概念的学习具体到探月工程中的信息获取、存储、加工和传递等技术,无形中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中具体问题迁移到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来界定问题,并尝试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这一教学过程与方法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必然能有所提升。

三、巧用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

当下网络发达,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应仅仅是局限在课堂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操作,经常会提供一些素材给学生进行创新,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个全新的作品,这就是数字化学习创新。可以说,每节课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创新的水平有差异。而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就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因此教师课堂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应具有方向性的指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间的互评也有时间限制,因此应鼓励学生将有创意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或者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接受更多人的评价。这样通过这些新型评价形式,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创意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无形中又会受到鼓舞,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欲望。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自然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巧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常用方法,如果任务能够设计得有趣味性、生活性,往往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设置的任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任务也很难达成。而学生的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用电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任务的设计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生活中的学习任务。让设置的学习任务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如同样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教师在帮助学生感受信息加工这一概念时,采用“人脑电脑大比拼”这一任务,规则是:同桌互批口算作业,教师操作平板电脑批改,看谁批得又对又快。很快,学生们发现电脑批改比人脑批改要快得多,电脑在信息加工能力方面特别强。再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比赛公平吗?从而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电脑和人脑。

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事物,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这也正是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所需要做到的。

总之,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期,它影响着学生终身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为国家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林.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0):110-111

[2]张全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04)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