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对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1-12-08梅丽丽聂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肝细胞定量造影

梅丽丽 聂磊

(湖北省肿瘤医院 1超声科,湖北 武汉 430070;2肝胆胰外科)

目前临床对于肝细胞癌多采用射频消融术(RFA)等方法来治疗,但由于医疗技术的条件限制和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癌老年患者进行RFA等治疗后常常复发。为了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对于肝细胞癌老年患者进行RFA等治疗后,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肝细胞癌复发的征兆。超声造影强化模式检测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分辨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广泛用于鉴别人体各种病灶性质及微小病灶鉴别上〔1,2〕。而对于肝细胞癌复发时间超过2年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强化模式检测后仅仅让医生观察和分析造影结果,患者的病灶性质仍然难以判断。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目前临床在此方面研究众多,应用超声造影强化模式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也是其中一种〔3,4〕。本文探讨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对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湖北省肿瘤医院180例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与肝细胞癌相符合〔5〕,②经CT等影像学及穿刺等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其中最大癌结节直径≤3 cm。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或表达障碍;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肺脏器等其他疾病者;③出现转移。按照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时间,复发时间≤2年为早期复发组(75例),复发时间>2年为晚期复发组(105例),早期复发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60~84岁,平均(63.93±7.14)岁;晚期复发组男52例,女53例,年龄63~88岁,平均(67.01±7.9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超声检查 ①采用LOGIQ E9及迈瑞Resona 8超声诊断仪,探头使用的是SC6-1U,调整好相应参数,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测。②患者进入诊室后仰卧,超声检测医师对患者肝脏全面超声扫查,从而确定病灶位置、大小、边界、血流等情况。③调整仪器模式为造影检测模式,选取病灶最佳切面,进入超声造影检测模式,造影时,从患者肘静脉注入2.4 ml 造影剂后再注入5 ml 生理盐水,打开计时器,对造影剂进入肝脏、结节表现进行录像,连续记录时间要超过5 min,方便后续对造影结果分析,同时在注射造影剂后将超声增强时相分为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并由两位肝脏影像学专科医生对不同超声增强时相表现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病灶增强强度属性。

1.3图像结果分析 由1名肝脏影像学专科医生将造影时录制的图像进行回放,并打开时间-强度图像分析软件,将取样框置于录制图像病灶区固定取样框大小、面积,对病灶与周围组织行运动及呼吸补偿,防止出现伪像。分析每个病例图像,并根据肝实质拟合优度、病灶曲线拟合优度,需行拟合优度检验,保证R2>0.90,绘制时间-强度曲线。通过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定量参数分析,获取峰值强度上升时间、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降支减半时间相关信息

1.4观察指标 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测、超声造影检测,获取不同时相超声增强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峰值强度上升时间、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及降支减半时间,并分析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估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秩和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增强表现的相关图像及情况比较 动脉期,早期复发组低增强、等增强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高增强发生明显高于晚期复发组(P<0.05);门脉期,两组低增强、等增强、高增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早期复发组低增强发生率明显高于晚期复发组,等增强发生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P<0.05)。见图1、表1。

肿瘤动脉早期呈高增强

肿瘤延迟相呈低增强图1 肿瘤中心及同一水平面正常肝组织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

表1 两组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增强表现比较〔n(%)〕

2.2两组超声造影强化模式下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降支减半时间指标的比较 早期复发组降支减半时间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P<0.05);两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超声造影强化模式下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降支减半时间指标的比较

2.3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降支减半时间评估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73(标准误为0.027,P<0.05,95%CI0.821~0.926),降支减半时间ROC曲线预测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49.140 s,敏感度为0.830,特异度为0.686。见图2。

图2 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降支减半时间评估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ROC曲线

3 讨 论

肝细胞癌是一种癌细胞来自肝脏本身细胞组织,经过肝细胞异常增生分化形成胞质丰富,呈多边形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肝硬化及消瘦、黄疸等全身症状〔6,7〕。由于肝细胞癌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因此临床对肝细胞癌治疗主要采用RFA等,RFA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射频技术将肿瘤组织消融〔8,9〕。但由于目前临床医学在攻克癌症的医疗技术上还存在较大难度,且由于患者身体条件等原因,肝细胞癌患者在经过初次RFA治疗后,会出现病情复发。研究表明肝细胞癌患者在经过初次治疗后3年内复发率高达60%,导致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大大下降,而对复发患者病灶来源进行研究发现,其原因明显与时间相关〔10,11〕。因此,肝细胞癌患者在经过初次RFA治疗后定期进行有效、及时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老年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已成为临床重要课题之一。随着超声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超声造影检测由于其分辨率高、敏感度好且不具有放射性,对于较小病灶也能明确病灶的性质,已广泛用于人体各类肿瘤筛查中,在鉴别肝细胞癌上也具有重要价值〔12,13〕。超声造影强化的原理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增强人体血流信号,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微血管灌注信息,以提高病变检出率,并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因此超声造影已被广泛用于肿瘤定性判断、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等〔14,15〕。但是超声造影在对复发时间大于2年的患者进行检查时,由于超声造影不具备典型强化模式,超声检查医生不能直观对患者超声造影结果进行评估〔16,17〕。本文结果提示,应用超声时间-强度曲线定量降支减半时间评估患者肝细胞癌RFA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肝细胞定量造影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