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列线图的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个体化预测

2021-12-08马明珠孙艳丽钟晓妮王永彬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2期
关键词:正常值线图转氨酶

马明珠,唐 兰,钟 立,孙艳丽,陈 凤,钟晓妮,王永彬△

(1.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重庆 400016)

高尿酸血症(HUA)是由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尿酸合成增多和排泄减少,导致血液尿酸水平升高[1],是痛风的主要危险因素[2-4]。近年来,痛风的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全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5]。HUA还可能引起其他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6-7]。多项研究表明,HUA的形成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生活方式和个人饮食习惯等[8-10]。为探究HUA的患病率并分析不同因素对HUA患病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成年人体检数据的相关资料探究了发生HUA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HUA和痛风危险因素的识别与预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51 363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体检资料不全、患有恶性肿瘤、严重肝肾疾病、其他代谢疾病及近期服用影响尿酸代谢药物者。

1.2方法

1.2.1数据收集 收集整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相关数据。

1.2.2体格检查相关指标检测 体检人群的一般体格检查均由专业医师操作,测量身高、体重时体检者均着轻便衣物,测量2次后取平均值,测量值精确至0.1。腰围测量方法为将皮尺在腰部沿肚脐水平环绕一周记录数值。脉搏测量时体检者保持情绪平稳,以确保脉搏测量准确。利用欧姆龙中国HEM-906血压计连续测量3次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取平均值作为SBP和DBP最终值。采集体检者空腹8~12 h静脉血5 mL,采用生化室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

1.2.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2.3.1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BMI<18.5 kg/m2为过瘦,18.5~<24.0 kg/m2为正常,24.0~28.0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11]。

1.2.3.2血压 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DBP≥90 mm Hg定义为高血压[12]。

1.2.3.3中心性肥胖 男性腰围大于90 cm、女性腰围大于85 cm定义为中心性肥胖[13]。

1.2.3.4血脂 总胆固醇(TC)正常值为2.83~5.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 mmol/L为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为正常;三酰甘油(TG)<1.7 mmol/L为正常[14]。

1.2.3.5肾功能 (1)尿酸:正常嘌呤饮食下男性大于416 mmol/L,女性大于357 mmol/L定义为HUA[15]。(2)尿素:正常值为3.2~7.1 mmol/L;(3)肌酐:成年男性正常值为54~106 μmol/L,女性正常值为44~97 μmol/L;(4)球蛋白:正常值为20~35 g/L。

1.2.3.6肝功能 (1)血红蛋白:男性正常值为120~165 g/L,女性正常值为110~150 g/L;(2)谷丙/草转氨酶:正常值为0~40 U/L;(3)谷氨酰转移酶:正常值为0~50 U/L。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性显著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列线图预测HUA患病率,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测量列线图判别能力。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方法(样本量1 000)获得校正无偏c指数进行内部验证,防止过拟合。较大的c指数意味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校准通过校准图进行评估,以解释列线图预测的风险与实际风险的接近度;计算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人群特征 51 363例体检者年龄18~74岁,中位年龄42.07岁;其中男29 661例,中位年龄42.02岁,女21 702例,中位年龄42.15岁,男女比例为1.37∶1。HUA总检出率为26.31%(13 515/51 363)。HUA组患者年龄、性别、BMI、中心性肥胖,以及TC、HDL-C、LDL-C、TG、尿素、肌酐、血压、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非HU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患者中18~45岁人群HUA检出率较高(28.24%)。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分别为38.14%、10.15%)。HUA检出率随BMI增大而上升,在肥胖人群中高达56.91%。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者HUA检出率均高于无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者,见表1。

表1 HUA组和非HUA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n(%)]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年龄、性别、BMI、TC、HDL-C、LDL-C、TG、尿素、肌酐、血压、中心性肥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14个变量是HUA的预测因子。其中男性、BMI、TC、HDL-C、LDL-C、TG、尿素、肌酐、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是HUA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保护因素,见图1。

图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3列线图预测 包含以上14个预测因子的列线图见图2。列线图的c指数为0.784 7(95%CI:0.780 3~0.789 1),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校准图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较高,一致性很好,见图3。

图2 HUA的风险预测列线图

图3 列线图校准曲线

3 讨 论

HUA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HUA流行率为1%~85%,并呈逐年增加趋势[16-17]。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HUA患病率为17.4%(男性为22.7%,女性为11.0%),但不同地理区域和经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8]。本研究纳入的51 363例成年人体检者HUA阳性检出率为26.31%,高于全国一般水平。

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均会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增加[19]。本研究结果显示,HUA组患者中18~45岁人群HUA患病率较高(28.24%),高于大于45岁人群,可能与不同年龄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关[20]。男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38.14%、10.1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性激素,女性体内较多的雌激素增加了肾尿酸清除率,所以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通常高于女性[21-22];同时由于男性在饮酒与高嘌呤食物摄入方面较女性更为突出,乳酸在体内堆积抑制尿酸排泄,造成尿酸水平升高[23]。BMI与中心性肥胖是体内脂肪累积的标志,脂肪分解时产生的酮体会减少尿酸排泄,导致尿酸水平升高,是HUA的危险因素[24-25]。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与HUA的发生密切相关[26-27]。本研究发现,HUA组患者中高血压者HUA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OR=1.218,95%CI:1.150~1.290)。另外,血脂异常是HUA患病的危险因素,HUA检出率与TG、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ALI等[28]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对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HUA患病率与肌酐、尿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等均呈正相关,与张亚玲[29]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无症状HUA患者可能伴有血脂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现象。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1)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未能收集可能影响HUA的生活方式信息,如饮食习惯、吸烟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等。(2)由于本研究是单中心的,尽管对模型进行了严格的内部验证,但缺少其他机构的数据资料以验证不同人群的适用性。针对以上局限性,后续研究尚需加强资料全面性,考虑更多影响因素并检验列线图的适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增加了高血压、肥胖、肝肾功能异常等事件会促进HUA产生的证据。有研究表明,高效的HUA预防与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30]。准确评估个体HUA患病率是科学预防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了可以预测个体HUA患病可能性的列线图,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和预测能力,可用于HUA患病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成年人发生HUA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预防HUA。认识常见体检指标在HUA及痛风等不良事件中的重要性,有助于HUA的干预和临床管理,降低与HUA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模型构建方法还可为医学其他领域类似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致谢:感谢所有为本论文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他们的指导与宝贵建议。

猜你喜欢

正常值线图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基于箱线图的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分析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转氨酶高与肝炎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东山头遗址采集石器线图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