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bFGF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2021-12-08官海涟熊智慧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瘢痕炎性创面

官海涟,熊智慧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剖宫产术无法避免瘢痕增生。研究表明,外用生长因子可促进各类创面愈合,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创基[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促血管生成及损伤修复的功能,参与创伤修复、代谢调控、新生血管形成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烧伤创面、慢性创面和新鲜创面的治疗。本研究将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探讨rhbFGF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共160例,随机分为rhbFGF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同期选择初次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初次剖宫产组)。纳入标准:(1)年龄 20-38 岁;(2)孕周 37-41 周;(3)单胎妊娠;(4)瘢痕子宫产妇前次剖宫产皮肤切口均为竖切口。排除标准:(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重大内外科疾病;(3)术前体温升高、感染者。三组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三组产妇一般资料(±s)

表1 三组产妇一般资料(±s)

组别 n 年龄(岁) 孕次(次) 瘢痕长度(cm)rhbFGF 组 80 26.0±4.2 2.8±1.5 9.3±2.4对照组 80 25.0±3.7 2.6±1.7 9.4±2.2初次剖宫产组 80 26.0±3.4 2.6±1.2 -

1.2 方法 三组产妇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均为竖切口,长约10cm,术中均采用常规剖宫产缝合方法。将1支rhbFGF(商品名:扶济复,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25,3500IU/支)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rhbFGF组皮肤缝合前采用rhbFGF氯化钠配置液冲洗创面,缝合后将rhbFGF喷于创面纱布,剂量约150IU/cm2,1次/d,连续喷10天。对照组、初次剖宫产组皮肤缝合前均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缝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三组术后换药,1次/d,至术后第5天。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甲级为愈合好,无不良反应;乙级为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为切口化脓,需要切开引流。(2)炎症指标。于术后即刻、第5、10天空腹抽取三组静脉血8mL置于抗凝管中,将血液样本分离后取上清液,采用定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产妇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 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试剂盒来自美国DPC公司和武汉博士公司。(3)术后瘢痕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用B超测量瘢痕厚度及宽度,记录切口疼痛情况及产妇对切口愈合的满意度。切口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rhbFGF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次剖宫产组比较,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炎症指标 rhbFGF组术后当天及术后5天时血清TNF-α、IL-6、CRP均低于对照组与初次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各组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三组炎症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TNF-α(ng/mL) IL-6(ng/L) CRP(mg/L)术后即刻 术后5天 术后10天 术后即刻 术后5天 术后10天 术后即刻 术后5天 术后10天rhbFGF 组 80 50.5±8.7* 30.2±5.6* 1.0±0.8 41.0±6.4* 30.1±3.5* 7.1±2.3 50.2±3.4* 34.2±2.5* 7.1±2.4对照组 80 66.3±7.8 50.0±6.2 1.0±0.7 67.0±7.2 55.0±4.3 7.6±2.1 68.1±3.3 56.2±4.2 8.2±2.1初次剖宫产组 80 59.5±9.1 40.1±3.5 1.0±0.8 54.4±7.0 41.2±4.6 7.3±3.0 60.1±2.3 50.4±3.1 7.6±2.8组别 n images/BZ_75_612_2818_2244_2859.png

2.3 术后瘢痕情况 术后6个月,rhbFGF组瘢痕厚度及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初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FGF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 讨论

伤口愈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经典阶段:炎症、增殖和组织重建[2]。多次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产妇,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切口愈合后美观性更差,保证切口的甲级愈合是减少瘢痕增生的有效方法。外用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损伤修复作用,可以促进各类创面愈合,为手术提供良好创基[1]。rh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典型代表,是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重要调节器,可通过减轻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发生、减少细胞凋亡来促进伤口愈合。rhbFGF通过下调胶原Ⅰ和弹性蛋白mRNA,并上调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透明质酸合成来促进伤口愈合[3]。本研究显示,rhbFGF组瘢痕子宫产妇在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与初次剖宫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使用rhbFGF后产妇切口瘢痕厚度及宽度均低于对照组,表明rhbFGF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尤其是可促进瘢痕子宫切口愈合、减少瘢痕组织增生、缩短住院时间。

表4 三组术后瘢痕情况(±s)

表4 三组术后瘢痕情况(±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瘢痕厚度(mm)瘢痕长度(cm)疼痛评分(分)rhbFGF 组 80 0.35±0.05# 9.7±1.4# 2.11±0.12#对照组 80 0.53±0.01 11.3±1.1 5.15±1.21初次剖宫产组 80 0.30±0.02 9.5±1.2 2.53±1.41

CRP为全身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IL-6为机体内重要的炎性递质及调节因子,TNF-α有促炎性细胞活化、聚集的作用,可进一步加重机体炎症反应[4],其中TNF-α水平可于组织损伤后2小时达高峰,常被视为“瀑布样”炎症级联反应的重要始动因子,且可通过激活IL-6等炎性因子能够加速和扩大炎症反应[5]。炎性因子过度表达可导致局部组织的坏死,组织的增生、愈合受到严重影响[6]。因此,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可间接反应伤口愈合趋势。本研究显示,使用rhbFGF组当天及术后第5天血清中炎性因子均较对照组、初次剖宫产组低,表明使用rhbFGF可降低全身炎症反应,进而促进伤口愈合。术后第10天三组切口基本愈合,上述炎性因子水平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综上,rhbFGF可缩短瘢痕子宫产妇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切口瘢痕组织增生、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瘢痕炎性创面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最佳引产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