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采收期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2021-12-08徐晓薇都思哲

南方农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层析薄层硅胶

徐晓薇,都思哲

(1.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市启慧双语学校,山东青岛 266041)

无花果(Ficus caricaL.)属桑科榕属植物,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果树树种之一,在我国南北各省份均有栽培[1-2]。无花果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药食兼优的植物,其果、根、叶均可药用,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喘咳、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及疥癣等,《神农本草经》《救荒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草木便方》等多部本草古籍均有记载[3-4]。无花果易于栽培,产业化势头较强,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其果实制品的开发,无花果叶开发并未被重视,多被废弃[5-6],然而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降低血糖和血脂、抗病毒、抑制白斑、抗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物活性[6-8],值得开发利用。香豆素类物质是无花果叶中最主要的一类活性成分,赵萍等报道香豆素类物质占无花果叶挥发油的51.46%,其中的补骨脂素(属呋喃香豆素)占44.83%[2]。补骨脂素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光敏物质,具有镇静、解痉、止血、抗肿瘤、杀灭白血病细胞、抗骨质疏松等作用[9-11],尤其是抗肿瘤作用,近年来补骨脂素的体内外抗癌实验表明其对黏液表皮样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9,12],补骨脂素也是治疗白癜风、斑秃、牛皮癣及瘤样皮肤病的有效药物。鉴于补骨脂素良好的生理活性及丰富的无花果叶资源,从无花果叶提取分离补骨脂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无花果叶,采集于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东院;补骨脂素标准品(HPLC ≥98%),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

HR2006 果蔬粉碎机(飞利浦电子香港有限公司)、真空抽滤装置、GF254硅胶薄层层析板(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移液枪、ZF-1 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1.3 试验方法

1.3.1 无花果叶的采集及处理

于无花果叶茂盛期(2020年6 月15 日—2020年10月31 日)每隔15 d 采集一次,采集时间依次为6 月15 日、7 月1 日、7 月15 日、8 月1 日、8 月15 日、9 月1 日、9 月15 日、10 月1 日、10 月15 日及10 月31 日,共10批次,分别标记为1#~10#。

将无花果叶洗净晾干,用果蔬粉碎机打碎后,取10 g 置于50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0 mL 无水乙醇浸提48 h,真空抽滤,滤液采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得到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将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配成500 mg•L-1的乙醇溶液,以备检测其中的补骨脂素含量。另配制500 mg•L-1补骨脂素标准品的乙醇溶液,作为补骨脂素的检测对照。

1.3.2 补骨脂素的薄层层析分析

取12 cm×10 cm 硅胶(GF254)薄层层析板,硅胶板下方离底边约1 cm 处用铅笔划线,作为样品线。将补骨脂素标准溶液及10 个批次的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溶液用移液枪各取5 μL 依次滴加到硅胶板样品线上,每样品点间隔约1 cm。以石油醚-乙酸乙酯(2 ∶1)为展开剂做硅胶薄层层析,层析结果采用紫外分析仪于254 nm 下观察,参照补骨脂素标准品的样品点找到各批次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的组分点,并比对各提取物补骨脂素组分点的颜色深浅。

1.3.3 补骨脂素的HPLC 分析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对补骨脂素系列标准品溶液(50 μg•mL-1、100 μg•mL-1、150 μg•mL-1、200 μg•mL-1及250 μg•mL-1)及各批次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溶液中补骨脂素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ODS 柱(大连依利特,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7 ∶3);流速每分钟为0.8 mL;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68 nm。

2 结果与分析

2.1 薄层层析结果

10 个批次的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的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见图1),10 月1 日和10 月15 日采收的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组分点颜色明显较深,而6 月15日至9 月15 日及10 月31 日采收的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组分点较浅,说明不同采收期的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图1 不同采收时间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与补骨脂素标准品的薄层层析结果

2.2 HPLC 分析结果

HPLC 检测标准曲线如图2 所示,标准曲线方程为y=22871.5340x+7595.1000,相关系数R2=0.0009,线性关系良好。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不同采收时间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含量如图3 所示,HPLC 检测结果与纸层析结果一致,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采收期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存在的明显差异。9 月1 日至10 月31 日采集的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变化最为显著,10 月1日采集的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最高。

图2 补骨脂素HPLC 标准曲线

图3 不同采收时间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的HPLC 检测结果

3 讨论

采用2 种检测方法对不同采收期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中补骨脂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先采用薄层层析法简便快速地反映出不同时间采收的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存在差异,而后采用HPLC 方法检测了各试样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更准确灵敏地反映出补骨脂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青岛地区无花果叶在茂盛期内其中的补骨脂素含量随着时间变化明显,尤其是9 月1 日至10 月31 日时间段变化最为显著,10 月初的无花果叶补骨脂素含量最高。

目前,天然源补骨脂素主要从中分离获得,成本较高,研究发现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含量也很高,而且来源便捷、成本低廉,是替代中药材补骨脂生产补骨脂素的理想原料,对于以无花果叶为原料的补骨脂素产业化具有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层析薄层硅胶
深层膏盐体局部层析速度建模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红壤关键带地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一体化绿叶层析装置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双组分灌封胶发红异常原因分析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层析复性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