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植被在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08赵梅红李志豪翟学斌

现代园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植被景观设计景观

赵梅红,李志豪,翟学斌

(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

1 地域植被相关概念

1.1 地域

地域是一种学术概念,是通过选择与某一特定问题相关的诸多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1]。地域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指土地、地区的范围,“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王清曾定义地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2]。本研究所指地域就是按照自然区域划分,指某一个有着稳定自然气候条件的特定地区,如豫中地区、海南地区、新疆地区等。

1.2 地域植被

地域植被是经过长期物种选择后,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对特定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3]。地域植被是存在于相对明确的地理边界的地域内,它区别于周边的地域,具有相对的独自的特色特征[4]。本研究认为地域植被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相对长久生存并且彰显地域特色的自然植物群落。地域植被和本土植被有差异,地域植被可以认为是本土植被和地域相对长久生存的外来植被的并集,都对本地区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2 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2.1 工矿废弃地

在工程建设、工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等活动中,包括剥离土、取土场、弃土场、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有采矿机械设施、工矿作业面、工矿辅助建筑物和工矿道路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5]。本研究工矿废弃地概念基本与上述一致,矿山开采后未进行生态治理的废弃地块。

2.2 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概念多种多样,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潜力和有益于重新利用[6]。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是指对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矿山废弃土地,运用系统生态学的原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逐步恢复和重建其不完善的生态系统调控能力,实现矿山废弃地的可持续发展[7]。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并使系统能够自我维持。

2.3 工矿废弃地景观设计

工矿废弃地景观设计是指在废弃工矿地生态恢复的基础之上,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方式,对工矿废弃地进行设计改造。具体来讲,在废弃工矿地上,通过增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元素,使之能够实现自然与景观的有机融合,将有生命的软质景观元素和废弃地的工矿元素重组,设计成新的工矿景观,从而使它具有新的景观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3 当前地域植被在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 景观设计中地域植被文化特征不突出

目前各种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度假区等景观日益增多,但地域植被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还比较缺乏,从而导致景观虽与地域文化相关,却表达不到位,缺乏深层次内涵。在景观设计中,如何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依旧是设计师当前面临的难题。在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景观欠缺人文历史表达,无法凸显地域特色。

3.2 地域植被应用不科学,配置模式单一

在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首先地域植被的应用没有真正考虑到矿地的土壤、水文、立地条件和植物的修复机理、植物的生态作用等因素,盲目种植各类地域植被,没能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其次,设计师们在景观植物配置模式上比较固化、技巧方法雷同,而且对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配置考虑较少,造成景观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导致地域植被的应用效果达不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预期。

3.3 盲目崇拜模仿,大量引用外来植被

国外在工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营造上研究较早,总结了诸多经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国内一些学者盲目崇外,照搬国外修复模式,盲目引种外来树种,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所以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由于适应性较强、经济实惠的地域植被的应用被淡化弱化,景观营造上也失去了地域性特色。一部分外来植被水土不服,大量死亡,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也有一部分外来植被生命力太旺盛,大量侵蚀地域植被,挤占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地域生态平衡。

3.4 自然再生地域植物的破坏

在长期闲置的工矿废弃地中,地域植被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但在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习惯性地推翻重建或者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简单、粗鲁的叠加,如此不仅再次破坏重生的脆弱生态环境,而且大大增加了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成本投入,与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4 地域植被在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挖掘地域植被文化特色,营造地域性植物景观

文化一般都需要载体,地域景观就是地域文化的载体[8],地域植被又是地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运用地域植被不仅可以修复生态、营造景观,还可以彰显人文景观价值,推动地域文脉传承。景观设计必须深挖地域文化,让地域植被的实用价值和其地域文化内涵完美结合,营造出地域性植物景观。

4.2 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地域植被

地域植物形态多样,色彩丰富,香气独特,具有很高的景观审美价值和生态修复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形成植物之间的良性循环,才可以突出地域文化特征,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

虽然地域植被对地域环境有着高度适应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域植被都适合种植到工矿废弃地上,工矿废弃地的土壤、水文环境等比较特殊,多半土壤和水源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就算是地域植被也需要优中选优,选择最适合的地域植被种植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要以“四季有花、四季见绿”为基本思路,在植被群落上要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坚持地域植被为主,兼容一些驯化的外来植物,落叶与常绿相搭配,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实现多物种、多层次、高效、稳定的植物群落,维护植物群落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给养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植物群落之间形成相对良性的循环,最终才有希望修复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凸显地域景观价值。

4.3 既要借鉴外来成功经验,又要重视本土地域植被的应用

国外在矿山修复起步较早,积累了诸多经验,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国外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同时,需因地制宜地结合我国各地区实际情况,做到具体区域的工矿废弃地要具体分析,运用本土资源元素,特别是运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成活率高、成本低廉、乡土性鲜明的地域植被,突出地域性特色,如此才能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才能加快实现国内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目标。

4.4 自然再生地域植物的保护

在工矿废弃地上,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依靠人为干预进行修复,自然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其中植物在自然生态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些生态破坏较轻的工矿废弃地中,随着一段时间的沉淀,自然界会本能地更新植物群落,这些植物群落对工矿废弃地的适应性更强。而且在进行人为干预和设计生态景观时,要着重保护天然再生的地域植物,运用一些积极的辅助手段,丰富植物群落,以此加强废弃地植物群落自养能力,增强生态稳定性,实现较好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效果。

5 结语

地域植被在工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应用契合了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响应了绿色发展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要要求。地域植被资源丰富,生态环境适应性强,苗木易获取,养护简单,种植成本低廉;而且突出地域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性特色。因此,以地域植被在工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的应用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地域植被在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应用,可推动矿山环境恢复,加快绿色矿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彰显地域特色。

猜你喜欢

植被景观设计景观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