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橘园吸果夜蛾发生情况调查

2021-12-08何兴财王旭明李文君

湖北植保 2021年2期
关键词:橘园夜蛾脐橙

王 希 何兴财 王旭明 李文君 钟 玲

(1.江西省植保植检局 江西南昌 330096;2.兴国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兴国 342400;3.大余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大余 341500;4.南昌市植保植检站 江西南昌 330096)

吸果夜蛾属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以成虫刺吸果实汁液,造成果实腐烂和落果,是脐橙的一种重要虫害之一。为研究吸果夜蛾幼虫和成虫的田间发生动态及吸果夜蛾成虫对脐橙的影响,2019年在江西省脐橙主产县宁都、兴国、大余3地开展了吸果夜蛾发生动态危害率调查,初步掌握了吸果夜蛾在我省的发生危害规律。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调查地点

在江西省兴国县、宁都县、大余县各选3个有吸果夜蛾幼虫发生的试验点,吸果夜蛾幼虫调查试验点面积在50 m2以上,吸果夜蛾成虫调查试验点面积在2000 m2以上,各试验点之间间隔5 km。其中宁都县试验橘园为固厚乡明坑橘园、会同乡武朝村橘园、梅江镇高坑橘园;兴国县试验橘园为高兴镇蒙山村脐橙橘园、埠头乡程水村橘园、高兴镇百丈村橘园;大余县试验橘园为池江园艺场、青龙镇橘园、黄龙镇橘园。

1.2 吸果夜蛾幼虫的发生情况调查

5月~11月,各试验点每周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一次橘园叶片及枝干上吸果夜蛾幼虫的发生情况,记录幼虫的龄期、各龄期幼虫数量和调查当日的天气状况等。

1.3 吸果夜蛾成虫的发生动态调查

1.3.1 灯诱调查

从5月~11月,各试验点每周对灯诱点诱集到的吸果夜蛾进行清点,并鉴别吸果夜蛾的性别,记录诱集到的雌性和雄性吸果夜蛾数量,每次将诱集到的吸果夜蛾及时进行清空。

1.3.2 田间抽样调查

于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柑橘(脐橙)成熟期各调查一次各试验点柑橘(脐橙)果实的危害状况,共调查2次。在每个试验点,利用随机取样法,选择6株柑橘树(脐橙)进行编号,测量每株柑橘树(脐橙)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每株柑橘树(脐橙)在果园中的相对位置,调查每株柑橘树(脐橙)上的果实被危害情况,标记被危害的果实,检测地上的落果是否有吸果夜蛾取食痕迹,记录调查时间、调查时的天气状况和温度、落果的危害数量、健康果的危害数量等。

2 调查结果

2.1 吸果夜蛾幼虫发生情况

5~9月份,3个试验县均发现了吸果夜蛾幼虫,主要为鸟嘴壶夜蛾,其中宁都县从5月中旬开始见虫,兴国县、大余县从6月初开始出现;幼虫分6龄,龄期约20 d左右,其中,1龄、2龄,各3 d左右,3龄、4龄,各2.5 d左右,5龄,3.5 d左右,6龄,5 d左右。每代历期约50 d-60 d。吸果夜蛾幼虫寄主主要为汉防己和木防己。幼虫高峰期在7~9月,其中,8月中旬及9月中旬虫量最多,8月11日,宁都县固厚乡明坑村各龄幼虫达81头/株。调查表明吸果夜蛾低龄幼虫不活跃,在叶面、枝干发现较少,高龄幼虫较活跃,活动范围大,在叶面、枝干发现较多。

2.2 吸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

2.2.1 灯诱调查结果

从6月上旬开始,3个试验县始见吸果夜蛾成虫,其中,6-7月,虫量较少,8-10月,虫量逐增,9月中旬-10月下旬是高峰期,9月中旬,灯诱虫量最大,从11月中旬开始消失。灯诱调查发现,灯诱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数量。单一种植脐橙的果园,吸果夜蛾成虫在9月中旬开始扑灯,持续整个脐橙果实成熟期,有其它果树混栽的脐橙果园,6月上旬开始扑灯。3县6个试验点6月至9月中旬的灯诱雌成虫总数平均值为25.44头/灯,雄成虫总数平均值为28.49头/灯,雌雄比为1∶1.12。

2.2.2 吸果夜蛾成虫危害情况的调查

田间观察发现,吸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以成虫为害成熟期和未成熟期的果实,吸食的针孔多处在果实的中下部及脐部边缘,被害处果皮有明显的针眼吸孔,吸孔周围的果皮不转色,吸孔呈褐灰色稍变硬,挑开吸孔可见果皮内有孔穴,内呈海绵状,海绵层大多出现近红色圆圈,或是孔穴周围出现近圆形褐色组织,呈干疤或软腐,几天后沿针眼周围变褐腐烂,果实脱落,未脱落而腐烂的果实感染青霉菌后脱落,未脱落的挂在树上形成干腐果。

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每个试验点在柑橘成熟期各调查一次吸果夜蛾成虫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吸果夜蛾成虫对柑橘果实危害较大,为害率达5~30%,柑橘受害后容易造成落果,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10月下旬每株树上平均果实为害数量为4.13,每株落果数为1.13;11月上旬每株树上平均果实为害数量为4.67,每株落果数为1.41。

3 结果与分析

从吸果夜蛾幼虫和成虫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吸果夜蛾成虫对柑橘果实的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吸果夜蛾发生危害时间长,在脐橙果实整个成熟期均有危害,造成脐橙落果、烂果,严重影响脐橙产量和品质,是一种严重为害江西省柑橘的重要害虫。

江西省吸果夜蛾主要为鸟嘴壶夜蛾,一年发生4-5代,每代历期约50d-60d,幼虫寄主主要为汉防己和木防己。幼虫高峰期在7-9月,成虫危害高峰期是9月中旬-10月下旬。吸果夜蛾成虫对柑橘果实的为害率达5%-30%,柑橘受害后容易造成落果,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调查中还发现,吸果夜蛾为害与果园管理水平、栽培条件、地理环境有关。管理水平好的果园,树势旺,病虫害少;化学防治及时,吸果夜蛾为害少。管理水平差的果园,树势弱,病虫害多;化学防治不及时,吸果夜蛾为害大;位于坡底、平地、山谷、背风面的果园吸果夜蛾危害较少,而通风透光的梯坡面、迎风面的果园吸果夜蛾危害较多。

猜你喜欢

橘园夜蛾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橘园绿肥覆盖还田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怒江:峡谷深处的“智慧橘园”
丰收的橘园
奉节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南昌将建脐橙保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