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

2021-12-07杨柳惠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视域素养

杨柳惠

(福建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福州350108)

科技出版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渠道,是推动科学发展、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项事业。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是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获取专业信息的重要平台,为科研创新提供着支撑服务,其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及科技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时代发展,给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人员承担的。笔者认为,在融媒体发展的大潮下科技期刊编辑要做好学术论文的选择、鉴别和把关工作,这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

一、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新要求

面对融媒体时代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编辑基础能力,还须具备应对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的能力。为此,对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政治意识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2]。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编辑人员要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原则,同时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有明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予以执行和实施。

(二)学科知识素养

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专业素养要求高,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编辑相关专业的知识[3]。因此,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既要不断优化自己的学科基础知识,又要对交叉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三)技能水平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技能水平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编辑技术能力,体现在组稿、初审、审稿意见反馈、排版、付印等环节中。另一方面,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有互联网技术思维,还要深刻理解把握网络出版、数字出版、“两微一端”平台使用管理等技术,不断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影响力。

二、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现状分析

(一)政治素养有待提升

编辑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编辑要具备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把准期刊的政治方向。另外,在融媒体发展视角下,科技期刊受众者的阅读形式开始从平面化、单一化转化为立体化、多样化。阅读形式的改进提升了阅读者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同时依托融媒体技术,科技期刊的内容能够实时传递给受众,使信息更具有时效性。因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政治素养还有待提升,要不断加强学习时事政治,特别要撑握国家的基本方针与政策,才能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知识储备有待拓展

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素养体现为既要“专”又要“博”。“专”包含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博”包含除特定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以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市场知识、法律知识、多媒体融合知识等。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选择性、中介性等特点,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好编辑工作。另外,鉴于科技期刊的读者群体知识水平高以及编辑工作专业性较强的特点,这些都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因此,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但加快了科技知识更新迭代速度,而且还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储备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职业能力有待提升

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具备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一般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市场分析与预见、语言文字驾驭、选择鉴别、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及公关等能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主体性策划、结构性组配、时效性要求等特点,这决定了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充分的职业能力。当前,编辑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是“三审三校”制度,要求编辑与作者、审稿专家、校对人员等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周期性的工作中,编辑和校对能力还有待提升。

(四)新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时代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为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理念更新、技术革新。科技期刊通过加入数据库、自建网站、开发期刊APP、利用自媒体平台等方式实现期刊一次制作、多次发布、实现期刊的精准高效传播,对编辑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刊编辑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近的技术发展,提高融媒体应用能力,如提升编辑系统应用能力、网站运维能力、微信微博等编辑推送能力。

三、融媒体视域下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策略

(一)优化推荐工作,提升内容品质

优质内容的产出才是科技期刊的生存王道,其离不开编辑日常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编辑作为科技期刊的策划者、选择者、加工者和推荐者,其基础工作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编辑需要按照出刊周期内的“三审三校”工作制度,分别确定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签发付印等各个环节的时间点和日程安排,并保证每个环节的落实。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编辑经常会碰到学科专业术语、符号标准、图表处理等问题。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在日常基础工作中要善于查阅资料、总结规律、不断形成自我的工作风格和模式,扎实推进日常工作,并在日积月累的编辑工作中提升编校技能,提高办刊质量。

(二)加强培训学习,拓展知识体系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学科知识也在不断丰富更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跨专业、跨学科研究。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丰富跨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在融媒体背景下必须要留意的一点[4]。《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国新出发〔2020〕18号)第十条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90学时”。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出版专业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了解相关专业学科前沿研究动态,深入学习出版政策法规、编辑业务知识及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编辑不可闭门造车,应“走出去”,较全面地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完成约稿、组稿等工作,建立和更新作者及专家数据库,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编辑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科技期刊编辑应遵循科技期刊发展规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科技期刊出版与新兴媒体在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了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科技期刊迫切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融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上,要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导向,加强对其在新媒体运营、数字出版、信息的开放与获取、产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成长为懂编辑、会营销,且学术专、技术优的复合型编辑人才[5]。编辑通过培训、自学等渠道提升网站建设运营、微信、微博、抖音等领域的编辑和运营能力。当前,传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编辑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及时了解并运用新技术武装自己。

总之,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科技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技期刊的发展关键在于编辑的素养提升。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政治素养、知识素养、职业能力素养、新技术应用能力素养,应通过扎实推进基础工作、强化业务培训等以不断提升编辑素养,进而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视域素养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雷达学报》入选“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