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软木画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

2021-12-06王晓戈

创意设计源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  福州软木画不仅是福建省著名的工艺品类,而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软木画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市场、产品及技艺的共同推动下,一度繁盛至极,但却在 20 世纪末跌入低谷。近年来,在现代产品开发理念的推动下,通过对软木画功能的拓展,带动了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使软木画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软木画的发展历程及其创新实践的成果表明,保护传统工艺、推动非遗技艺的保护,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依托市场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产品开发为核心,通过市场需求来推动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

关键词 工艺美术;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创新实践

引用本文格式 王晓戈,福州软木画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实践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1(5):15-19.

Abstract Fuzhou cork paintings are well-known handicraft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are on the national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urse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cork painting once boomed driven by joint efforts of markets, products and techniques, but were gradually declining and losing its popularit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recent years, Fuzhou cork paintings have regained their vitality promoted by modern product development concepts, which advocat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skill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functions of cork pain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rk paintings and their innovative practice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 and the promo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ust b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aws governing the market and orientated towards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 demand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rafts in modern times.

Key Words arts and crafts;cork painti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heritance of skills;innovative practice

2021 年 8 月 20 日,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正式颁布了《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规定的具体内容共 25 条,主要围绕软木画技艺保护的管理体制、保护措施、人才培养、展示推广、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规范。力图通过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保护管理体制,解决软木画人才断层、人才培养困难等问题,强化软木画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措施[1]。此次《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出台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一方面,它充分展现了福州市政府对福州软木画这一“濒危物种”的高度重视,以专项立法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软木画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令福州软木画行业深受鼓舞,另一方面,福州软木画行业沉寂多年,近十年来,福州少数几家软木画企业坚持以产品开发带动技艺传承,努力培育消费市场,带动了整个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并呈现出缓步上升的发展态势。一个依然“濒危”,却正在逐渐恢复生机的软木画行业,也希望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重归正轨。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福州软木画的创新发展之路又迎来了新的曙光。

福州软木画又被称作“软木雕”和“木画”,是在中国传统木雕手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出的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类。软木画以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栓皮栎”树皮为原料,通过中国的木雕工艺精雕巧镂出各异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及人物动物,再配以通草雕刻的白鹤、孔雀等鸟兽,通过粘接、拼接等方式,在画框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极富中国画意味的立体或半立体的微缩景观,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软木画与脱胎漆器、寿山石雕一起被誉为“闽都工艺三宝”,其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福州软木画堪称“洋为中用”的典范,它的诞生灵感源自欧洲的贺卡,制作的原材料也源自欧洲,产品大量销往海外。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福州木雕工艺的加持下,迅速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造,成为体现中国古典美学、中式艺术风格的特色工艺品类。历史上,福州软木画多次蝉联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还多次被选中装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和台湾厅,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政务礼品馈赠给世界友人,被海内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第一奇画”。福州软木画行业也一度十分兴盛,产品畅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州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福州软木画行业迅速走向衰落,至今仍然“濒危”。一百多年来,软木画行业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但软木画在技艺、题材、样式上的不断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福州软木画行业所经历的大起大落,值得反思。而近十年来,福州软木画在技艺传承与形式创新上的实践,也成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生动体现。

一、福州软木画的兴衰历程

软木画一百多年的兴衰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出现新的市场需求,并由此带动软木画新产品与新技艺的不断迭代更新。

(一)1914 -1948 :横空出世,风格初现

福州软木画的诞生十分偶然,相传在 1914 年,时任福建巡按的许世英从欧洲带回一张内镶雕刻有精美异国风景的贺卡,并将其交给福州工艺传习所的总传习师陈春润仿制,陈春润召集福州木雕名师吴启棋、郑立溪一起开展研究,最终成功地用软木制作出精美的贺卡,软木画也就此诞生。

使福州软木画形成产业,并带动软木画技艺初步成熟的关键人物当属吴启棋。吴启棋在掌握软木画制作技艺后,回到家乡福州西园村开设手工艺作坊。在他的带动下,未及二三年就将软木画从简易的平面贺卡,发展为立体的装饰绘画。 1931 年,吴启棋在福州城内总督后(今省府路)开设“启棋木画店”,其弟吴启煊在城内斗中街开设木画店,吴启棋的学徒陈康、陈树荣、陈树德等人,也纷纷在城内、仓山等处开设木画店。这一时期的软木画产品多是表现古迹名胜、园林风光的平面薄雕挂框,后来又展出多种层次、多种材质、多种尺寸的半立体浮雕挂框。此时的福州软木画已经开始远销海外,福州西园村人将软木画作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竞相学习软木画制作技艺。

这一时期,吴启棋通过自己的摸索,推动了软木画技艺的初步成熟。在材料上明确使用进口“栓皮栎”树皮作为主材,以通草、麦秆等为辅材;在刀具上明确了大刀、中刀、尖刀的形制及用法。同时,他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图式,创作了一系列软木画风景产品,其创作思路与制作手法也被后世所沿用。吴启棋的学生多来自宗亲吴氏家族和姻亲陈氏家族的青年子弟,其中以陈锟、陈朗、陈庄、陈树荣、陈庭喜、陈官理、魏良栋、吴学宝等为代表的西园软木画第二代艺人迅速成长了起来。

(二)1949 - 1979 :技艺成熟,稳步发展

20 世纪 50 - 80 年代,是福州软木画行业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由连年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使软木画市场急剧萎缩,整个行业也一度陷入萎缩。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行业得到国家的重视并迅速焕发生机,软木画作为能够出口创汇的手工技艺,得到政府的精心呵护和大力扶持。 1953 年,吴启棋家族中的 18 人成立合作社, 1958 年又发展成福州工艺木画厂。福州的软木画艺人们大胆运用圆雕、透雕原理,创作出结构严谨、空间感强、可前后观赏的立体插屏。还借鉴中国园林“框景”的手法,新推出配有玻璃圆罩的立体软木画。 1959 年,福州木画厂创作的《福州西湖》《厦门鹭岛风光》《泉州东西塔》《武夷春色》等作品,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陈设。此后,福州木画厂的创作设计人员又有许多创新,从屏风、挂屏等大型摆件,到实用的首饰盒、镜台等小型摆件,品种多达几百种,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及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贸易中创汇率最高的工艺品之一。

在此三十年间,福州软木画行业有吴启棋、陈锟、陈庄、吴学宝、吴传福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全省从业人员最多时达万余人,有大小软木画厂数十家。福州工艺木画厂、连江浦下工艺美术厂、福州环城工艺厂、福州工艺美术厂、长乐文武砂木画厂的产品在全国工艺品评比中被列为优质产品[2]。软木画产品的技艺进一步成熟,新题材、新风格、新样式的不断推出,直接带动了软木画行业的又一次发展高潮。

(三)1980 - 2010 :盛极转衰,大起大落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福州工艺木画厂搬到福州市华林路的大厂房为标志,福州软木画进入行业发展的极盛时期。在大量外贸订单的刺激下,福建乡镇企业也兴起一股创办软木画企业的热潮,软木画产品的规格与样式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产品,既有雄伟壮观的屏风、挂屏、大型摆件等精品、藏品,也有小巧玲珑的小擺件、小挂屏、商务礼品及旅游纪念品等作品。1986 年,吴学宝创作的软木画《万里长城》采用了“有机玻璃衬景法”,成功解决了软木画作品表现多层次远山、近景的布局难题,为大型软木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到20世纪 80 年代末,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外贸出口突遇“严冬”,主要依赖出口的软木画深受重创,软木画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顿时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行业内部也开始相互压价、恶意竟争。一时间,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场,引发许多商业纠纷,为整个行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福州软木画的品牌形象。短短几年内,软木画行业急转而下,工厂相继倒闭、大师封刀休艺、从业人员纷纷下岗改行。 1998 年,福州软木画的龙头企业——福州工艺木画厂正式倒闭,标志着软木画黄金时代的结束。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吴学宝、吴传福、陈君锟、吴芝生、陈希炎、陈国弦等软木画行业的知名艺人还在努力创作一些艺术精品,但整体上看,福州软木画已风光不再,一时间难以恢复元气。此后,福州市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文件,但由于行业内部缺乏活力,扶持的效果并不明显。

福州软木画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商品,深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福州软木画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市场、产品、技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推动软木画行业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市场的蓬勃带动了行业规模的发展,并直接促进了软木画产品品类的增长与技艺的提升,杰出艺人开发出的新题材、新样式,又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而这种良性循环一旦被打破,要想重建一个产业的生态环境,恢复市场的消费信心,其难度极高,也不是短时间内靠政策扶持可以解决的。

二、当代福州软木画产品的功能拓展与技艺创新

从产品开发的角度看,在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软木画确实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从业人员数量有限且普遍年龄偏大。目前尚能从事软木画创作的老艺人不过十余位,且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由于薪资过低,年轻人很难在软木画行业中扎下根来学习并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其次,软木画的生产都是采用手工完成,极为费工费时,为提高效率,通常都是采用团队分工协作的方法来完成整个作品。由于现有掌握软木画技艺的老艺人人数有限,在没有新的现代加工技术介入的情况下,生产效率与产能都无法提升。最后,由于国内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导致软木画作品的价值与价格极不匹配。一件完整的软木画作品的制作,从策划、设计到制作完成,少则数天,多则数月不止,加上它无法用机械复制,在一件作品上所投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与产品售价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的创新。最严重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软木画产品样式雷同、缺少创新、相互抄袭,其结果就是让软木画产品陷入价格战之中,而无法获得合理的利润,又由于在创作手法与风格上都缺少时尚感,也很难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近十年来,部分福州的软木画企业仍在坚持产品的开发,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软木画产品的新功能、新样式及新风格。通过创新带动技艺传承,发掘新的市场需求,为整个行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这其中以福州素上软木艺术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素上软木”)的创新实践最具代表性。素上软木位于福州南台工业园区内,是福州目前最大的一家软木画生产企业。近年来,他们从产品设计的视角出发,开展软木画技艺的创新实践。

(一)为传统软木画做减法

2018 年来,素上软木陆续推出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宋韵”系列软木装饰画。通过大量留白的空间营造出一种适合现代家居的简洁风格,这种做法也降低了产品制作的部分人工成本。另外一类风景名胜系列的装饰画,将软木画与水墨画相结合,在水墨画的衬托下使得软木画的精致感更加强烈。

(二)为软木画做加法

2019 年开始陆续推出的“福中乾坤”系列摆件,以软木画技艺为主,将福州软木画、寿山石雕及脱胎漆器三项特色工艺结合到一起,凸显出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2019 年“福中乾坤”系列初次亮相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便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并先后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和 2019 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 2021 年的作品在造型上更为大胆,用异形长柄葫蘆的设计强化了作品的个性特征。

(三)拓展软木的实用功能

2019 年推出的“梅花”茶盘系列,将软木画与有机树脂相结合,制作出的软木画茶盘,解决了软木画轻薄易损的难题。同年开发的软木香道用品,又将软木画与精油结合,发挥了软木能“锁香”的特点,也拓展了软木画新的日用场景。近年来,这一团队也在尝试使用新出现的高科技软木面料来制作各种箱包,如与知名灯具品牌制作联名款软木灯饰,重新定义了软木的功能与形制,让软木制品重新回归生活。

(四)突破现有软木画的尺寸限度

2021 年 8 月,素上软木设计的宽 3 m,高 3.8 m的大型屏风《有福之洲》亮相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主题展馆,此件屏风体量巨大,制作精细,成为展馆中的一大亮点。为制作这一巨型作品,素上软木创作团队第一次将三维雕刻技术应用到软木画制作工艺中,在一些细节表现与组装工艺上也做了新的设计方案。这件作品,突破了以往软木画只能制作小型装饰画的固有印象,无论是在作品细节表现、制作工艺、作品尺幅等方面与以往的工艺相比都有较大突破。

(五)推动软木技艺的网络传播

为进一步推广软木画技艺,传播软木文化,素上软木收集了各个年代的软木画作品陈列在展厅中,还设置了可供 50 人同时体验软木画技艺的教学空间,以及为中小学生设计了一系列软木画的体验课程,开发软木画工具材料包。通过实践教学,积极在中小学生中传播软木画技艺,弘扬福州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素上软木的这些创新实践,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指向。有的是为了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有的是为了弥补材料工艺自身的缺陷;有的是为了探索这一材料在创作上的极限;有的是为了与其他品牌、其他工艺美术品类相互借力,共同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软木制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新功能与新形式。这些创新实践绝非为创新而创新,而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谋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福州软木画企业的盈利状况都不容乐观,但素上软木依然坚持以创新带动传承的理念,以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打造工作室的品牌形象。经过几年的积累,逐渐成为目前福州规模最大的一家软木画生产企业。作为一枝新兴力量,素上软木在福州传统的软木画行业中闯出一条生路,受其影响,福州现有的几家软木画企业也在积极转变思路,研发新的软木画产品,面向公众开设各类软木画手工体验课程。素上软木以其积极的创新实践,扩大了福州软木画的社会影响力,间接地带动了福州软木画行业的新发展。

三、当代软木画创新发展的几点启示

福州软木画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类,也是福建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8 年 6 月,软木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 年又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而早在 2006 年,福州市政府就已经出台了《福州市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将软木画列入保护项目,并且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软木画协会和软木画研发中心等非政府组织。 2011 年和 2013 年又先后出台《福建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期通过政策的扶持,迅速解决软木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软木画行业曾经的繁荣与当下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近年来,通过创新实践所带动的技艺传承也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尊重市场规律,依托市场促进行业发展

关于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非遗项目在当代的文化环境下该如何保护的问题,目前业界和学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保持传统技艺的“原汁原味”,保护为先,适度发展;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传统技艺应当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求发展。对于已经“濒危”多年的软木画行业而言,与其“原汁原味”保持现状,不如放手一搏,通过新产品开发,让软木画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目前以素上软木为代表的福州软木画企业,也确实通过这条创新实践之路,让奄奄一息的软木画行业重新焕发出一些生机与活力。

从未来发展的趋向看,市场在今后的资源配置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市场激发行业的内在活力,是软木画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扶持,只能解决软木画行业最基础的生存问题,而行业的未来发展还是需要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去实现自身价值。

软木画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作为高度商业化的艺术产品,恢复其原有的市场活力,才是传承与保护这项非遗技艺最合理的方式。而从软木画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繁荣的市场需要多年的精心培育,而放松行业的品质管理,放任市场的无序竞争,则会在短时间内为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对于工艺美术品类的非遗技艺保护,要根据项目现有状况来确定发展政策。对于发展初期的市场要加以扶持与引导,带动行业勇攀新高;对于相对繁荣的成熟市场,则要居安思危,加强质量监管,防止无序的价格战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而对于“濒危”品类,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一方面要加强保护,及时收集实物和音像资料,完善资料库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改变旧思路,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二)产品开发是推动技艺发展的关键因素

软木画作为一项特点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以科技为主导的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下,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以软木画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既要努力通过现代科技与传媒力量推动消费市场的培育,也要在产品开发中扬长避短,以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来探索新市场,激发新话题,并带动产品销售,重建软木画的产业生态。

福州软木画市场长期疲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创新乏力。在过去图像匮乏的时代,精致美观的软木画作品无疑是室内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但在图像泛滥的当下,则要紧跟时代的审美趋向。软木画的长处在于精微细腻的雕刻工艺,但在当下追求简洁、简约的风潮下,反而要克制堆砌丰富细节的惯性冲动,以简练、清爽的视觉形象,显东方美学的典雅韵味。同时,要充分利用软木画手工制作定制生产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功用和风格指向的艺术作品,以细致的艺术创作与设计服务,来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三)以市场需求倒逼传统技艺的范式转换

产品创新可以分为四个层级:范式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和工具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其中以范式创新最为重要。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是受范式的制约,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认可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及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因此,接受新范式,常常需要重新定义相应的科学[3]。当旧有的范式出现危机,无法对反常规现象作出解释时,就会发生科学革命。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会让所探讨的问题发生转移,并直接带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如果以“范式转变”的思路来看传统非遗项目、手工技艺的保护、当代非遗项目、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本质上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解决的方式还是需要让传统技艺重新回归生活。刘铁梁教授在讨论非遗保护话语权问题时,曾提出“内价值”与“外价值”的概念。他认为:“内价值是指民俗文化在其存在的社会与历史时空中所发生的作用,也就是局内的民众所认可和在生活中实际使用的价值。外价值是指作为局外人的学者、社会活动家、文化产业人士等附加给这些文化的观念、评论,或者商品化包装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等价值”,并且指出“目前保护民俗文化的做法与结果,多重在其外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其内价值的实现。”[4]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外在价值的实现,非遗的内在价值也必然萎缩。非遗技艺持有者对技艺坚守的前提是这项技艺要能够成为他谋生的手段,在传承人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保障生活的情况下,传承与发展只能是一种空谈。

传统技艺是服务现实生活的“工具”,而没有外部需求的推动,技艺自身的发展会迷失方向、陷入停滞。所谓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本质上应该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当代科技与文化应用创新两方面的内容。现代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大量涌现的新材料、新工艺,让传统手工技艺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难以实现的效果,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传统工艺与新材料的结合,或现代工艺与传统材料的结合,都是传统技艺当代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没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新材料、新技法、新风格不会自动加入传统工艺中。

四、结语

福州软木画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了一个手工技艺诞生、发展、成熟、衰落、再复兴的过程。在软木画的初创之际,它是作为一种创新产品获得市场的青睐,在商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技艺的成熟与产能的扩张,经过近60年的发展进入了巅峰期。此后又因为外贸市场的突然萎缩,行业因为产能过剩引发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市场崩盘。如今,经过近 30 年的蛰伏,软木画在创新实践的推动下重获生机。福州市政府新近发布的针对软木画行业的 25 条扶持政策,将会极大地改善福州软木画发展的外部条件。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福州软木画的当代传承,必须立足于软木画行业内部的创新实践,通过“外部价值”的实现促进“内部价值”的自我发育。唯有创新,才是非遗项目、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硬道理。以素上软木为代表的福州软木画企业,坚持产品的创新开发,拓展产品的新形式与新功能,通过对消费市场的培育带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其他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传统技艺只是当代造物文化的一个起点,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克服抱殘守缺的心态,学习、吸收当代优秀文明成果,是传统技艺在当代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白蕾.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N].福州日报,2021-08-21(02).

[2]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文联.闽台传统文化研究文集[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8:339.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8.

[4]刘铁梁.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J].民俗研究,2011(04):36-39.

王晓戈

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创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