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筑构造”课程资源建设探究

2021-12-06刘学敏

砖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考核微课

刘学敏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5)

关键字:建筑构造;教学模式;课程资源;课程建设

建筑构造课程是研究建筑各部分组成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识读方法的一门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预算、管理、监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后续专业课程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该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多年来,教学团队本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对建筑构造课程的设计进行改革与优化,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

1 建设目标

建筑构造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根本[1],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以改革,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探究相关问题。

2 课程体系建设

建筑构造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二学期,前导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基础、建筑材料,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点、线、面、体的投影规律和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质等,初步具备了识图和简单施工图的能力。后续课程为建筑结构、建筑CAD制图、建筑施工技术等,本课程也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 精心设计,科学组织课程内容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前提。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本课程进行重组拆分,重组为四个模块,如图1 所示。模块一、模块二(三)和模块四是递进关系,其中模块二与模块三是平行关系。各学习任务的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规范意识培养,每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还原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学生在完全的学习工作情境中,通过学生间的组织合作、制定计划、工作分配、角色扮演来进行,强调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要求的执行。

图1 建筑构造课程重组的四个模块

2.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针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枯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学互动受限、教学方法单一等特点,确定本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该教学组织形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第一阶段是课程开始前老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课程相关内容,如视频、教学课件或者参加线上讨论、课前测试、问卷调查等;第二阶段是基于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老师组织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开放式问题讨论,参与项目化教学活动,解决学生线上学习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第三阶段是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及学生学习接受情况,课后发布网络平台作业,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拓展和提升。线上网络平台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同时具备传统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

2.2.1 开放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多样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其中,基本资源包括课程简介、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标准、考核标准、PPT课件、微课、动画、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拓展资源包括工程案例、工程图纸、标准规范图集等。结合本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微课和动画资源基于利用MOOC、职教云等网络平台优质共享课程,教学团队精心收集整理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优质微课、动画,分享至学习教学平台。其余部分为教学团队自主开发,经过多年的积累,搜集了大量来源于工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发的学习资源。

表1 《建筑构造》课程

2.2.2 实施要点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尊重生源差异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所以,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微课、动画要精彩,以此提升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层次丰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视频中的教学信息要清晰简练明确,避免冗长;教师在提供线上微课视频,要预知学生的学习难点,根据后台检测数据,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必要时采取一对一的线上交流辅导,掌握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在线下课堂时间内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线上学习部分虽然是将学习的自主权与决定权交给了学生手里,但是师生的参与度也都非常高,要求教师对课程把控能力要更强。教师可以通过在每个视频后设置测验作业的方式,汇总数据,了解学生的进度及学生反馈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反馈信息的真实性[3]。

2.2.3 课程评价与考核

建筑构造课程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遵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原则,注重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比重,重视学生技能目标,实现课程评价和创造能力的发挥。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学风考核和课程学期教学内容结束考核,课程过程考核是在学期教学进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的考核,采用分模块和单元考核的方式,以线上测试为主,主要考查学生:①是否理解并记住了该阶段必须掌握的各个知识点的内容;②是否掌握了该阶段单个知识点的应用;③是否能够综合应用该阶段多个知识点解决具体问题,具备建筑构造的设计能力。学期结束考核是对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本门课程本学期知识,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进行的综合考核,重点是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风考核是考核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包括线上学习、课堂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讨论探究、诚信、课后训练作业完成(含实习报告)等情况。

2.2.4 存在的问题

无论混合式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离不开老师和学生,两者的行为都会影响教学效果[3]。在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自学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差的问题,常常打开视频而做其他事情;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完成线上测试或作业。由于没有认真观看视频,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线上开放性问题讨论,平台线上互动质量不高。课前自主学习完成情况不好,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的进行。对于老师,主要问题在于教学知识点的分解是否合理,讲授视频是否生动形象,教学资料是否全面充分,线上线下衔接是否合理等。还存在部分微课视频、动画和PPT质量不高的问题,试题库中试题的针对性和数量不够的问题。下一步尽量完善这几个问题:①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提供优质的微课、动画、PPT等;③增加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如利用软件绘制虚拟的建筑、举办建筑模型大赛等。

3 结语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筑构造课程资源的建设需要长期坚持,并逐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也将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考核微课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内部考核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