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媒融合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2021-12-06董少斌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媒甘肃架构

■董少斌

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重塑读者与媒体的关系,整个媒体行业正经历着由表及里的融合与变革。地方党报党台作为各地主流党媒的宣传阵地,当下面临如何融入时代大潮,抢抓发展机遇的问题。“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是中央对党媒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已进入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期。从目前各地党媒的融合进程看,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境需要突破、化解,需要丢下包袱大胆创新,才能不负使命到达理想的彼岸。

党媒融合的困境

(一)体制困境。地方党媒均为事业单位,即使有一部分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体制上与纯市场的商业媒介平台之间的差异仍较大。这种体制在人员进入、考核等方面,均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制订全新的机制与办法,要多做加法,即在兼顾原有人员利益的前提下,通盘考虑,公平公正有效地对待各种身份的每一个员工,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在资源的分配上,新媒体成为人才与资金的洼地,需要在体制上得到保障。

(二)架构设置陈旧。当下许多地方党媒的管理架构仍以服务传统媒体为核心,“中央厨房”在许多地方仍有名无实。报纸电视台各个部门的设置架构与采前会的设置及其运转,均是围绕如何办好传统媒体来架构的。从架构上,新媒体居次要地位,是一个独自运转的小机构。如传统媒体的记者分别属于以新闻对口部门划分的时政部、文教部等,编辑属于编辑部。这种架构,已明显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要求,应打破旧的架构,构建适应媒体融合的新采编流程,如记者归属于采访中心,纸媒、电视、客户端、网站等发布平台归属于编辑中心,是平行的发布端。

(三)资金投入缺口。新媒体在现阶段面临不断的投入,以支撑其技术升级与人才的引进。相比大的商业媒介平台,地方党媒在融合之路上不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但新媒体是一个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党媒要实现成功融合,打造属于自己的传播平台,需要紧抓内容、技术、管理、创新四个环节,坚持与时俱进、保障权益、系统合作三大原则,而投入是必需的。目前许多地方党媒仍以报纸、电视台为运作核心,其有限的资金无法兼顾到新媒体,存在投入的缺口,加上其他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够,使得新媒体对人才的吸引力仍不及传统媒体。

(四)把关要求更高。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形态不断更新迭代,虽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然存在,但新媒体的影响力无疑越来越大。新媒体发展带来了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的特征,对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新时代的媒体工作带来了挑战。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更迅速、受众更大,这导致新媒体对把关要求更高,对从业人员政治素养、工作能力要求更高。现实是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多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传统党媒主力军的新闻从业经验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突破困境全力融合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媒体的主战场在哪里?移动端新媒体。主力军是谁?党媒的新闻从业人员。从“转战”到“挺进”,媒体融合加大了力度。《意见》还提出“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是党媒当下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必须探索的课题。

挺进主战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党媒破除当下的体制架构,建立全新的机制。

(一)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五大中心。五大中心分别是采访、编辑、经营、行政、技术,所有记者在采访中心,所有发布平台在编辑中心,技术支持与研发在技术中心等。所有记者归采访中心,报纸或电视、两微一端、网站是平行的编辑端口,真正实现“一次采写、多次编辑推送”的内容聚合。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重视研发、重视人才,吸引人才自动流向新媒体。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党媒所属新媒体对人才的吸引力。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把更多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内容不仅是传统媒体的优势,而是所有媒体的根本,新媒体也不例外,需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推进内容生产的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专注内容质量,挖掘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例如2021年春节,甘肃新媒体集团推出重磅节目“新甘肃网络春晚”,联动68家县级融媒同步直播,当天播放数达到1500万+。又如甘肃新媒体集团掌上兰州客户端创作的文物表情包、魏晋画像砖动漫等融媒产品,内容新颖,文化艺术气息浓厚,一经发布迅速成为网红。

(三)推动内容策划多元化,生动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如今,媒体格局、舆论环境、受众群体、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为此,应以平民视角想人民之所想,讲好人民大众的故事。选题策划应基于平民视角且更加多元化,以实现良好传播。

(四)“硬”新闻的“软”表达。“硬”新闻的“软”表达方式很多,但主要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新闻标题应站在读者大众的视角,在标题上下功夫,可以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此,标题拟定应基于平民视角,表现出亲和力、贴近性。如甘肃客户端的标题《梨熟了!敦煌莫高镇进入甜蜜期》《当石头、旧瓦、旧缸、旧坛等遇到美丽乡村……》等。

2.新闻话语应具体、准确、通俗。话语不具体、抽象词过多、细节阐释少,是新闻报道缺乏可读性的常见问题。为此,应避免高姿态,慎用抽象字词,重点关注新闻的细节,用生动的细节表达启迪人、鼓舞人。

3.新闻视角应贴近生活性。要精准抓取有关新闻点的人和事,积极探寻新闻点背后的东西。如《平凉宝藏,你细品!》就是通过系列海报,展现华亭曲子戏、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等平凉非遗项目,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4.新闻内容可倾向于故事性。不管是经济故事还是政治故事,都应去繁化简、突出主题,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好故事,与读者进行多元交流。如新甘肃客户端创作的“你好,这里是甘肃”系列海报,每期推出九张海报,介绍各县百姓脱贫致富的情况以及当地特产与风光,海报二维码关联当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详细报道,成功实现了省县融媒体联动,由省带县,将新闻用简单又美丽的形式进行推广传播。

(五)对技术的重视。一部新闻发展史,就是一部资讯传播技术的革命史。先进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媒体变革。能否充分掌握好、运用好新技术,是党媒当下要解决的课题。新技术、新手段在新媒体领域层出不穷,成就了一些商业媒介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党媒在技术上一直处于追赶的位置,需要敢于投入、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甘肃日报社从2018年10月开始着力打造甘肃新媒体集团,上线了新甘肃客户端,搭建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形成了“省带县”的全省县级融媒发展模式,以及“全省一张网、一盘棋”的格局。通过技术改造,2020年10月升级上线了功能更强大的“新甘肃云”3.0版,构建了集新闻发布、媒体聚合、政务服务于一体的聚合型新闻信息平台,并吸纳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高校、市县媒体等政务新媒体共431家单位与机构,以及84家县(区)级融媒体中心集中入驻,成为甘肃省最权威、最具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平台。

猜你喜欢

党媒甘肃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党媒要补足评论这个“钙”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甘肃卷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坚定扛起党媒新时代“探路者”的使命与担当——温州日报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