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之辨析

2021-12-06周荣何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评论员时评诚信

■周荣何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同属新闻评论,因为阅读对象的不同,所以在写作上有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采编实践中,笔者对这两者在写作上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以《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①与新华社播发的新华时评《“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②为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的站位不同

评论员文章往往是给重要会议、重要讲话、重大事件的重要新闻配发的评论,需要把一定层级的决策部署、任务要求等贯彻落实下去,必须站位高,视角才能广阔,说理才能深刻有力。因此,针对不同的读者,中央主要新闻媒体、部委级新闻媒体、省级新闻媒体、市级新闻媒体各有各的站位,各有各的高度。如何提高站位?一要通过学习研究《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开阔视野和眼界,研究他们是怎样把握重大主题撰写评论的;二要积极积累评论写作知识,研究分析评论员文章的内在结构,把握写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内容;三要通过自身实践来探索撰写评论员文章的技巧,弄清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做到既把握大势又言之有物。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是为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新闻而配发的,文章自然是站在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来阐述评论的,目的是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奋发努力、主动作为,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保持下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时评更多的是站在公众的角度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引起社会大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对揭示的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新华时评《“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从“五一”小长假期间有些乘客买短途车票乘长途列车的问题说起,不仅批评了这些乘客诚信缺失、损人利己,而且推动铁路部门想办法来解决这种干扰铁路运输秩序的问题。新闻时评只有选择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百姓身边的突出问题,才不会让读者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才能达到时事评论应有的效果。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的内容差别

评论员文章一般分量较重,篇幅较长,多在千字以上,内容的逻辑关系比较严密,通常要阐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让读者对重要会议、重要讲话、重大事件的精神了解得一清二楚,以有利于推动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如果只挑选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一路写下去,没有把握内在的逻辑关系,就会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很难把握精神实质。《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首先阐述了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及取得如此成果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最后论述了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新闻时评篇幅较短,大多在700字左右,内容没有评论员文章那么严密的逻辑关系,通常直面新闻热点,就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只要做到“形散神不散”、吸引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力就可以了。新华时评《“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开始就指出“买短乘长”是诚信缺失、典型的损人利己、干扰铁路运输秩序的行为,然后依次分析“买短乘长”如何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及带来的后果,继而指出对这种行为有必要加以规范和约束,让“买短乘长”者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并承担不良诚信记录,最后提醒铁路部门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客票系统大数据科学运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的语言差别

众所周知,评论员文章必须具有战斗性、鼓动性,用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文章主旨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有时为阐明深刻道理,有必要引用领导同志的讲话或把领导讲话、文件精神转换为评论语言。但是,要记住一点,引用领导同志讲话要简洁明了,切不可大篇幅照搬照抄,否则评论员文章就变成了生搬硬套的“四不像”了。有时,在评论员文章中,运用一些名言警句也会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在《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中,有一段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成就的话:“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上半年我国经济总量逾45万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由于语言转换得恰到好处,这段话已完全看不出是文件里的内容,读者阅读时感觉是在看一段评述性的重大新闻。在这篇评论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还用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的精辟语言和贴切诗句,给文章增色不少。

新闻时评的语言更贴近读者,大多运用“接地气”的犀利语言来评述新闻事件及其内在本质。语言越抵达新闻事件的核心,就越能传递舆论的力量,也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先是分析少数旅客在假日出行高峰有买不到票的无奈,继而阐明“买短乘长”影响后续路段有票旅客的正常出行,再说明这种行为增多的实质是挤占有限的公共资源和带来安全风险,最后得出有必要进行规范和约束的结论。这种用贴近读者内心的语言来评述,自然引起广大读者设身处地地认识问题,如果“买短乘长”这种不讲诚信的行为成为普遍现象,那么买到车票却无法乘车的情况也可能在自己身上重演,这自然而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评论员文章与新闻时评的效果各异

评论员文章往往通过号召力,引起各级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引导各级部门、单位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精神,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落地。这种舆论引导力量比下发文件更直接、更快收到效果。前面说过,《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对上半年经济工作作出简要总结,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有形势分析、有总体思路、有工作举措、有工作目标,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奋斗、实现目标的推动作用。

新闻时评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站在公众角度发出媒体声音、百姓呼声,直面社会问题,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就是要按照已有制度规范来解决问题。如果制度规范缺失,就必须尽快补充完善。我们看到,在新闻时评《“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播发后,在社会舆论的呼吁下,铁路部门除对那些“买短乘长”的旅客加收票款、将其列入不良诚信记录外,铁路公安部门还对多次“买短乘长”者以涉嫌诈骗铁路票款进行法律制裁。应该说这个时评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有的作者交出的不像评论员文章也不像新闻时评的“新闻评论”,既不好编辑更不好修改。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没有把握好撰写评论员文章的要领,最起码存在着站位出现偏差、内容没有逻辑关系、驾驭语言能力欠缺等问题,所以写出了不伦不类的“新闻评论”。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积累,无论是撰写评论员文章还是新闻时评都需要有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一口吃不出个胖子”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①人民日报评论员:《稳中求进,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http://www.gov.cn/xinwen/2019-07/31/content_5417369.htm。

②赵文君、樊曦:《“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http://www.gov.cn/xinwen/2019-05/06/content_5389102.htm?cid=303。

猜你喜欢

评论员时评诚信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