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但愿不是在梦里》之演唱分析

2021-12-06于培芬

艺术品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咬字演唱者和弦

于培芬

一、《但愿不是在梦里》的作品简析

(一)歌曲创作背景

从古至今,思乡情怀都是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话题,因此也留下很多经典的作品传唱至今,而歌曲作为人们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承载着词、曲作家们真挚的情感。《但愿不是在梦里》是由爱国作家刘志文写的一首小诗,印尼华裔作曲家黄武殿作曲的一首爱国歌曲。黄武殿(1925-2004 年),出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祖籍是福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音乐天赋很高,正因为个人的特殊经历,才造就他在音乐路上的成功。他一生写过很多作品,且充满了国际主义的崇高思想及对祖籍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代表作有:《祖国我在怀恋你》 《故乡常在我心上》 《我爱你妈妈》等。其中《但愿不是在梦里》的传唱率较广,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更善于描写乡愁,所以他才将这首歌曲谱写得感人肺腑,同时也借这首歌曲表达出他内心真挚的爱国情怀。

(二)歌曲曲式分析

这是一首带前奏、间奏的二段式歌曲,4/4 拍,降G 大调转降E 大调,速度为缓板(Adagio),比较抒情的歌曲。

全曲共35 节,第二遍的旋律重复第一遍,只是歌词改变了而已,因此笔者只作第一段的论述,些许地方会进行情绪的对比。从曲式分析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前奏(1—8 小节),主旋以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主,旋律走向先上行再下行,形成一波三折的情绪起伏。伴奏部分则以钢琴的全分解和弦缓缓进入,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在钢琴伴奏中,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会显得抒情流畅,具有歌唱性,加上和弦也多采用Ⅵ级,营造了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第一部分(9—18 小节),为开放性乐段,对主题进行叙述,娓娓道来。和声采用降G 大调Ⅵ级的开始,中间也多采用Ⅱ、Ⅲ、Ⅳ、Ⅵ级等和弦进行,极少使用主和弦,使得歌曲缺少明亮的色彩,更多地体现出较忧愁、暗淡的情绪。尾音的和弦同时也采用降G 大调Ⅵ级,而没有结束在G 大调的主和弦上,与前面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也没有形成完全终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下一段作了准备。间奏(19—20),虽然只有两个小节,但在两个乐段之间的连接作用是很大的,它由几个十六分音符组成,这种快节奏的下行旋律进行,再转回两个四分音符再接着一个二分音符,下行的级进旋律推动了更加高涨的情绪,预示了更加强烈的情绪的到来,这样一个既激情又深沉的旋律为下一段做好了十足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1—35 小节),此乐段从降G 大调转到了降E 大调上,实际上是升高了调,伴奏没有像采用第一段的模式,而是运用了半分解和弦,所以它的情绪比第一段更加高涨、明亮、强烈。和声多采用Ⅰ、Ⅲ、Ⅳ、Ⅴ等,尾音最终回到降E 调的主和弦上,形成完全终止,最后两个小节的钢琴级进下行和弦也给乐曲增添了比较激扬的伴奏,给声乐演唱烘托了激情,增加了动力,使乐曲结束感更强。

二、演唱歌曲的技巧把握

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区别之一在于艺术歌曲是为专业的演唱人员而作的,它不仅需要歌者能表达出歌曲的情感,还要掌握更加专业的演唱技巧。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特点,或者难点需要演唱者去掌握,平时日积月累的嗓音训练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解决我们在歌唱时所遇到的困难,只有将演唱技巧运用好才能更好地服务歌曲,在这首歌曲时演唱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复附点音符处理

音符在歌曲中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是作者希望演唱者能够按此标记来演唱(奏),以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所以演唱者想表达出乐曲的情感、作者原意,就应当遵循曲目中的每一个音乐符号。在歌曲的第一乐段中的“故乡啊,故乡啊,我怎么将你忘记”这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别出心裁,首先作者在这里将“故乡啊”重复一遍,深化了故乡这一主题线,这就是所谓的事情说三遍,把对故乡的思恋之情表现得更深切;其次是这一句中就包含了三个复附点,延长了前一拍的时值,将前面的情感宣泄完了再进行下一句,如果没有这三个复附点,那这一句就显得平淡无奇,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谱子上的标记来处理,不要将时值随意缩短或无限扩大。

(二)高音部分的气息与咬字相互配合

全曲的最高音在小字二组的降B 上,这个音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是不太难,但能在这个音上站稳是不太容易的,而且“时”字在汉语咬字中属于闭口音,不太好打开口腔,用它来唱高音对于演唱者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很多人在演唱这首歌时,大多是靠挤上去的,这样不仅不能把歌曲完成好,还容易把嗓子给伤到。所以在演唱这句时上面应该将软腭抬起,找到头腔共鸣,舌头自然放平,打开口腔,在高位置上进行咬字;下面则要注意气息的稳定,不能将气息提起来唱。这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注重高音而不管咬字的话听众无法听清所演唱的歌词就失去了歌唱的初衷,如果不注意气息只管咬字的话声音也是挤上去的,没有艺术价值,因此只有将咬字与气息配合好,才能使声音自然流畅,歌词清晰明了,二者相辅相成。

(三)弱起的运用

在歌曲的第二部分中每一小节基本上都采用弱起的节奏形式开始,所以掌握好弱起在这首歌曲中是非常重要的。弱起指的是“乐曲由拍子的弱部分开始1”,弱起小节的作用是改变原来强弱位置,比如这歌曲是4/4 的,它的强弱关系就是强-弱-次强-弱。而作者采用了弱起作为旋律的前进方式进行第二段,改变了4/4 拍常规的强弱特点。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改变平时习惯的思维模式,弱起的地方要作为过渡音来唱,更多要推动后面的长音,突出第二小节的强拍地位。还要注意控制好气息,不能为了把音唱弱而忽视了气息的稳定,也不能为了弱而将字吐得含混不清,延长歌曲的情感运用。

(四)钢琴伴奏的配合

在声乐学习中与钢琴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钢琴伴奏可以突出主旋律线条、作品的节奏性,情绪的推动等,如果与钢伴奏配合不好,二者各弹各唱,钢琴不会给演唱加分反而会影响演唱者的发挥。因此在演唱时要与钢琴伴奏配好,相互推动,才能完成好一首作品。这就需要演唱者自己在下面对伴奏熟悉,哪个地方改进,哪个地方该停,有特殊处理的时候要告诉伴奏自己气口在哪里。这首歌曲的前奏比较长,但伴奏一出演唱者就要进入歌曲的状态中,跟着歌曲的情绪,等到声乐部分时,情绪已经酝酿好,起音进入歌曲才不会显得突兀。高音部分有钢琴的推动,声乐演唱的情绪才会跟着高涨。最后结尾要听钢琴伴奏的声音,因为是几个进级的柱式和弦,所以结束感很强,因此声乐演唱不能不顾伴奏拖得很长,要基本与钢琴一起结束。

三、情感运用

声乐艺术作为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它的独特性,需要演唱者通过自身的嗓音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给观众,因此不光要求演唱者拥有好的嗓音条件,娴熟的演唱技巧,还要求演唱者对作品的写作背景、歌词内容做深刻的了解,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二度创作,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与听众取得情感共鸣。

第一部分,在前几句“岁月如流水,匆匆过去,只留下美好的回忆,”情绪是相对平静的,像个漂泊的游子在向母亲诉说他对家乡的记忆,所以在演唱的时候,要带着无奈和亲切的感情去演唱。“故乡啊,故乡啊,我从没有把你忘记”在上一段说到这一句要严格按照谱子上的节奏来演唱,但节奏只是音乐的骨架,还有音乐的血液和灵魂是旋律和情感组成的,前两者是曲作家完成的,传达给观众是演唱者所需要做的,所以演唱者的情感注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句中歌曲的旋律走向是上行的,所以三个小乐句的情感是递进的关系,在演唱的时候第一个“故乡啊”的情绪要稍微平静些,第二个“故乡啊”的情绪又比第一个要激动,到“我从没有把你忘记”时要将情感全部爆发出来,表现出急于向祖国母亲表达的内心,虽然在外漂泊,但是心里时刻都牵动着祖国母亲的一切。

第二部分,“多少回望明月,我在深深地思恋你;多少回酣睡中,我曾焦急地扑向你”这两句是表述内心在无时无刻牵挂着祖国母亲,在演唱的时候要将“回”“月”“你”“中”等几个时值较长的字咬得稍微重一点,突出它在本句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唱的时候气息一定要稳,不能颤颤巍巍地站不稳,使音乐线条不完整。古代诗人在怀恋故乡的时候就喜欢借月抒情,虽然远在他乡,但看见明月就要吟诗一首,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而今,由于历史演变的原因,“海峡”也成为两岸同胞的阻隔之线,所以两段各用“明月”和“大海”两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实质言简意丰,透露了词作家的文学素养。因此在演唱这里的时候心中要有画面感,表现出惆怅,忧伤的感觉。接下来的“啊等待到,满目山川团聚时,但愿不是在梦里!”,“啊”的音域跨了六度,将前面铺垫好的感情直接推向高潮,表现希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迸发出来,“等待到”的音区在小字二组的A 到E,音区相对较高,再加上“满目山川团聚时”空了一拍,在高音区的停留给人一种心悬在半空的感觉,紧扣心弦,所以演唱这里时要注意控制好气息,做到声断情不断,在换气的时候接下一句的时候带有一丝抽泣的声音,更能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在“等待到”后面接的两段歌词虽然旋律一样,但却要表达不同心情,第一段是无数次梦到故乡的一切,醒来时的不见的热泪纵横,所以要表现得惆怅、失望,第二段寄托了作者的美好希望,因此要表现得激扬、兴奋一点。最后一句“但愿不是在梦里”点明主旨,既是歌曲的名字,也是作者的希望。前面所有的诉说都是为了这一句作了充分的铺垫,希望有一天前面所叙述的不再只是梦里,而变为真正的事实,表达作者内心想要归乡的夙愿。

注释

1 李重光.基本乐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43页。

猜你喜欢

咬字演唱者和弦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