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究

2021-12-0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成果攻坚农民

贵 霞

(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党校,甘肃 定西 743000)

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已经由消除绝对贫困迈进治理相对贫困的全新阶段,乡村振兴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进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我国实现长效脱贫、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根本,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已经成为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1 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

1.1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

我国之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力量主要集中在消除绝对贫困上,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迈进一个全新的阶段,消除绝对贫困工作进入到更深层的治理相对贫困工作,将相对贫困人员的增收创收问题作为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核心[1]。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主要是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增收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推动乡村产业、专业型人才、文化素养、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健全的组织架构等多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从根源上改善贫困人口及地区的贫困现状,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1.2 从特惠政策到普惠政策的转变

脱贫攻坚工作关注的核心是现行标准下的特定地区与群体,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个性化的特惠政策,进而实现快速增收的发展目标,而乡村振兴工作则是针对农村整体群体的全面振兴。因此,帮扶对象已经由以往的特定的人群逐渐拓展至全体农民,由特定的帮扶地区逐渐覆盖到整个乡村,从特惠性政策逐渐转化成普惠性政策[2]。

2 实现有效衔接的核心动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核心都是以我国广大农民为主要对象。农村贫困人员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的脱贫工作主要是采用外部帮扶与激发内部动力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发展目标[3]。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任务的阶段性、迫切性等的影响,社会各界公益组织都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当中,整体的脱贫工作更加倾向于外部帮扶,再加之精准扶贫的提出,相关政府部门成为整个扶贫工作的主导,积极开展扶贫项目,虽然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成效,但亦导致部分贫困农民对社会产生一定依赖性,缺乏足够的脱贫动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当前大部分农村的常住人口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农村的空巢化、老龄化的问题逐渐严重。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农村绝对贫困已经完全消除,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正处于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充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大部分农民开始主动探索致富之路,力求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与实施,全面激发广大农民内生动力,充分保障农民能够实现持续增收的发展目标,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在此背景下,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应充分以农业生产者为核心动力,不断提升广大农业生产者的核心地位,推进我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

想要切实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组织与完善体制构建是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4]。历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行与实施,已经积累了乡村改革以及治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为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中合理改善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三农”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虽然绝对贫困已实现全面消除,但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减贫工作仍然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关[5]。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正视部分脱贫成果的脆弱性,构建完善的持续减贫长效机制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部分地区存在形式脱贫的现象,主要由社会公益组织救助、以基本保障来实现政策性脱贫,其收入在现行贫困标准上下浮动,即临界贫困。实现基本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区域,特别是一些极度贫困区域,很有可能受到客观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脱贫人员以及区域又回归至原点,再次步入贫困行列。因此,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两者有效衔接的持续性,充分利用5年过渡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防范返贫,尤其是防范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实现在有效衔接基础上的可持续脱贫。

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路径

5.1 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成果的延续性

5.1.1 防范返贫致贫风险 在当前一些已经实现脱贫的区域,特别是极度贫困地区,或者是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致贫的地区,仍然存在一定返贫风险[6]。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在5年过渡阶段内持续加大对已脱贫区域以及当地农民的政策支持,将部分关键性发展资源落实到乡村,提高脱贫农民抵抗各种外在风险的能力,提升农民自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与能力,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以及完善的政策保障,帮助已脱贫农民真正走出贫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农村返贫风险的动态监测,构建完善的预警预控体系,采用分类分层的方式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建设,最大限度杜绝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

5.1.2 分区域梯次化衔接 为了有效解决区域性差异化发展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推进工作,应当秉承梯次化原则,采用阶段性衔接,进而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地区差异的重视,采用梯次化衔接的方式,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5.2 汲取既有经验,加强工作拓展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在取代产业扶贫项目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该类型的项目进行仔细分析研判,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特有的资源优势,选择当地的优势产业,帮助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充分发掘扶贫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并制定出对该类型产业的扶持政策,提高扶贫产业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充分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实现产业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衔接。其次,加强对当地农民致富能力的拓展,借助教育、产权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与优化,为当地农村发展培育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职业化农民,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缓解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进而保证新农村建设发展拥有充足的内生动力。

5.3 破解固有局限,创立全新发展格局

要善于破除传统的发展观念,突破体制的局限,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创立全新的发展格局。首先,应当拓展“易地搬迁”工作成果,对乡村人口分布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对乡村进行全面的规划,加强乡村人口城镇化推进力度,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在乡村规划过程中,应当减少自然村数量,加强城中村改造工作,重点推进中心村和新农村建设,同时对一些特色乡村给予保留,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适合居住、旅游、创业的新型乡村群。

6 结束语

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巩固,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行的重要铺垫,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将二者进行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导向。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利用过渡阶段加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工作,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衔接。

猜你喜欢

成果攻坚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