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广东徐闻菠萝向全产业链延伸 助力粤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12-06袁俊杰陈文王东魏霜李冠斯李志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徐闻鲜果菠萝

袁俊杰 陈文 王东 魏霜 李冠斯 李志勇

(1湛江海关 广东湛江 524000;2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 510000;3汕头海关 广东汕头 515000)

菠萝是粤西地区知名特色农产品之一。国产菠萝中1/3来自徐闻,徐闻县作为“中国菠萝之乡”,菠萝年产值达44.7亿元、加工产值达30.8亿元,约15万人从事菠萝相关行业,菠萝产业是当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实现精准脱贫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期,笔者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围绕支持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专题开展调研时发现,徐闻菠萝产业虽然具有较好的生产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小,且面临东南亚国家和周边省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挤压,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以低端品种和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现状,加快农业科技投入和产业化改造,推动徐闻菠萝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比较优势,打造成为粤西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和“样板间”。

1 菠萝产业现状——出口规模小、竞争力较弱

1.1 从全球菠萝贸易看,哥斯达黎加、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和荷兰等发达国家占有重要位置

全球菠萝贸易主要为鲜果、罐头及果汁加工等两类[1]。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显示,2019年全球出口鲜菠萝20.7亿美元、菠萝罐头及菠萝汁14.9亿美元。鲜果贸易方面,哥斯达黎加、菲律宾等基于自身地理条件和农产品价格优势,占全球供给量的42.4%、15.7%;荷兰、比利时等基于市场优势和中转贸易,占11.5%、5.1%。菠萝罐头及菠萝汁贸易方面,泰国、菲律宾、印尼、荷兰和哥斯达黎加居全球前五,分别占28.7%、18.9%、12.7%、10.4%和6.7%。中国菠萝鲜果、罐头及果汁出口仅占全球的0.3%和0.6%,市场份额很小[2]。

1.2 从周边国家和省区的菠萝产销量看,东盟国家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GTA数据显示,2019年东盟共出口鲜菠萝3.5亿美元,占全球的16.9%,其中近一半出口到中国;出口菠萝罐头及菠萝汁9.7亿美元,占全球的65%,而中国仅占全球出口的0.6%。除广东外,中国海南、台湾、云南、广西等亚热带地区是国内菠萝重要产地,2019年产量分别为45.2万、43.1万、11.7万和3.7万t。相比较而言,东盟菠萝优势是种植成本低、产量大,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东亚国家。中国广东、海南等省区则更偏重开拓国内市场,以鲜果销售为主。近期,台湾输入内地菠萝被检出有害生物而暂停进入后,将有利于徐闻菠萝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1.3 从徐闻菠萝出口市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吉尔吉斯坦等中亚国家

徐闻菠萝主要出口俄罗斯、吉尔吉斯坦等中亚国家,占本地出口量80%以上。为助力菠萝走出国门,湛江海关采取了多项扶持措施,如指导企业采取“田间人工挑选刷虫+包装厂高压枪喷气除虫”方式,助力突破有害生物技术贸易壁垒;针对鲜菠萝保鲜期短、易腐烂等特点,开辟出口“绿色通道”,做到鲜菠萝田间采收、包装厂加工和关员现场检疫无缝对接。2020年,湛江海关检疫出口鲜菠萝477.4 t、248.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倍和3.1倍,出口量占全国22.6%。调研反映,当前徐闻菠萝出口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上外贸品种以高品质的金菠萝为主,徐闻是较低端的巴厘菠萝;出口包装及冷库配套设备不足,保鲜技术落后,不利出口运输。

2 徐闻菠萝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亟待解决多方面问题

经分析,菠萝全产业链是以种植为起点、市场销售为终端,包含鲜果消费链、加工品消费链和衍生品消费链等3个层次,呈阶梯式上升分布的产业链条。这三层次链条既紧密关联又相对独立,链条层次越高,产品增值率越大、辐射带动面也越广。

2.1 在鲜果消费链上,徐闻菠萝的品种结构、规模经营、市场营销、储运技术等还存在较多短板

鲜果消费链是菠萝全产业链中最成熟、竞争最激烈、效益波动也最大的层次。徐闻菠萝的短板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结构单一,果品档次低[3]。徐闻菠萝主要是较低端的巴厘种,种植面积占96%;果品较高端的金菠萝、台农系列种植面积仅800 hm2,约占4%。调研反映,优良品种面积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菠萝、台农系列等产量较低,约133.33kg/hm2;本地巴厘种产量约200 kg/hm2,产出高三成左右。二是金菠萝、台农等对于机械化程度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催花阶段需农民有较高栽培技术。三是巴厘种的种植成本低,收益均衡点约为1.4~2.0元/kg,收益约93.33元/hm2。金菠萝、台农等由于产量低、技术要求高、综合效益难确定,农户种植意愿不高。

(2)缺乏产业龙头带动,规模经营程度不高[4]。徐闻现有7万多农户从事菠萝种植,规模多数在10 hm2以下,以小块分散零星种植为主,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种植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企业和种植大户无法承包集中连片土地,农户因担心土地流转后无法收回、利益受损,宁愿将土地闲置抛荒。二是菠萝种植阶段由于田地狭小且不规整,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收割阶段需要适应性强、轻便、操作简单的机械,目前的机械满足不了要求,小规模分散经营更适合现状[5]。

(3)市场营销体系有待健全。徐闻菠萝销售依然以传统大市场批发为主,市场定位低,近年虽引入电商平台,但主渠道还是由果农、中间人和经销商组成的传统模式。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果农销售方式单一、市场话语权小。二是菠萝经销商存在较强流动性,在菠萝价格波动大的年份,易出现终止收购合同等损害果农利益情况[6]。三是菠萝产业整体缺乏品牌意识,即使是当地著名的“愚公楼菠萝”,在市场上也不具备品种、品质等方面明显区分度。四是与邻近的海南菠萝品种、成熟期基本一致,两地市场相互冲击强烈[7]。

(4)贮运技术落后制约鲜果销售。徐闻菠萝采摘后一般只是简单分级包装就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保存期通常10~15 d;而占世界菠萝鲜果进出口贸易90%的金菠萝,其保存期大约2个月[8]。企业反映,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菠萝保鲜上采取气调贮藏、真空预冷、冷链物流等技术,延长了保鲜期限[9];徐闻出口至俄罗斯等菠萝基本上都是在11月至次年3月期间采收,采用普通车箱常温装运或冷藏车箱控温装运,运输途中损失超过15%。出现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徐闻菠萝在国内外的市场售价低,加大贮运保鲜技术投入往往得不偿失,果农和经销商没有动力。

2.2 在加工品消费链上,徐闻菠萝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水平不高

从加工品看,以菠萝罐头、菠萝干、菠萝汁等初级加工品为主,菠萝果酱、饮料、冻干片等多元化产品开发少,产品附加值低。从加工企业看,以中小企业为主,有的属小型家庭作坊,加工机械化水平较低,捅芯、去皮、去丁、切片、装罐等基本上依赖人工操作或半机械化作业,不仅加工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指标易受影响[10]。从加工转化率看,发达国家果品加工能力占生产能力的70%,而徐闻菠萝只有20%~30%[11]。

主要原因:一是加工企业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慢,只能进行简单加工[5]。二是中小企业普遍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对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的钻研及投入。三是企业和果农的利益相关度不够紧密,工厂收购价长期仅为鲜菠萝市场收购价一半左右,农民更愿意将菠萝送至鲜果分销商销售,这也导致加工企业面临原料短缺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如当地知名的广东收获罐头食品公司目前开工率不足10%,2020年亏损500万元。

2.3 在衍生品消费链上,徐闻菠萝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但市场需求尚未被有效开发培育

与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不同,菠萝具有更广阔的产业延伸潜力,如鲜果可提取出高营养价值的菠萝蛋白酶;菠萝叶提取的纤维可用于纺织、造纸等;菠萝叶渣是优良的碳源,可用于生产沼气和有机肥;菠萝加工剩余物(果皮、果渣)除用作生产有机肥外,还可以用于生产果酒、果醋和乳酸饮料等[7]。国际上以菠萝为原料的衍生品较多,菠萝蛋白酶、纤维和菠萝饲料、生物有机肥等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如日本、菲律宾已成功开发出菠萝叶纤维布料并广泛应用。

目前,徐闻菠萝在衍生品消费链上还有很大潜力:一是加工菠萝罐头、菠萝汁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高达50%~60%,菠萝残次果占总产量的15%~20%,均未得到充分利用,有待向制造有机肥等循环经济延伸。二是菠萝收获后留下的大量菠萝叶还没充分利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已研发出袜子、衣服、席子等菠萝叶纤维系列产品,但限于成本,还没实现产业化。三是菠萝蛋白酶提取等仍处在试验时期,年总产量不及1 t[13]。四是当地虽开发以曲界镇龙门村、“菠萝的海”为核心的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但尚未形成创意文化产业体系。

3 建议

3.1 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徐闻菠萝产业发展思路方案

按照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议有关要求,针对徐闻菠萝在不同层次产业链条上的优缺点和细分市场消费需求,合理制定加快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的总体规划方案。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找准徐闻菠萝发展特色和国内外市场定位,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加快形成对东盟国家和周边省区的产业比较竞争优势;同时继续巩固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出口增量。以推动徐闻菠萝向全产业链延伸为突破口,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在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2 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加快补足鲜果消费链短板

加快徐闻菠萝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建立菠萝种质资源库及种苗繁殖基地,优化种植品种结构,实现鲜果四季错峰应市。推广标准化绿色品质管理技术,做好菠萝生长各阶段有害生物监测、控制、综合防治和销售前农残检测,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溯源链。完善和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家庭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保障农民利益和推动菠萝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借鉴国外经验,在信贷支持、保险保护、灾害补贴等方面对菠萝种植、鲜果销售、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等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鲜果收购与物流企业、电商、批发市场精准对接,优化采摘后清洗、杀菌、分级及包装等流程,提升菠萝鲜果贮运销售能力和附加值。

3.3 增强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能力,提升菠萝加工品消费链增值水平

加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鼓励重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降低加工生产成本,提高罐头、浓缩果汁等主产品质量,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菠萝果酱、饮料、冻干片等多元化产品,延长菠萝加工链条。推动龙头企业与果农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建立果农参股、获得二次利益分配的机制。引导企业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和RCEP协定的优惠,发挥菠萝加工技术优势,在本地淡季合理进口东盟国家鲜果,保证加工品原材料供应;同时鼓励有条件企业在东盟国家设厂,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布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3.4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积极培育菠萝衍生品消费市场

发挥菠萝专业合作社、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纽带作用,在政府指导下探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科工贸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利用菠萝茎叶、果皮残渣等加工成为家禽、牛羊、水产养殖饲料,以及制成农产品种植有机肥,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链。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联动优势,充分挖掘菠萝酶在医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行业,以及菠萝纤维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价值。积极推动以“菠萝的海”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发展,探索引入动漫设计、影视制作等文创产业,通过融入雷州半岛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元素,持续提升徐闻菠萝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徐闻鲜果菠萝
山楂树
醉在徐闻的冬雨里
助农亩均增产200多斤!徐闻和安镇公港村供销社携手广东恒兴共促虾农长效增产增收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曹灿杯”湛江展区终极展示暨颁奖典礼在徐闻举行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菠萝
吃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9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