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峪保护站辖区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

2021-12-06王步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峪辖区管护

王步刚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大峪保护站,甘肃卓尼747600)

大峪保护站(原洮河林业局大峪林场)驻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距卓尼县城13 k m,辖区总面积11.04万hm2,最高海拔4 920 m,最低海拔2 500 m,相对高差达2 420 m。大峪保护站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加快林草业发展,辖区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峪保护站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

1 大峪保护站概况

大峪保护站隶属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总面积11.04万hm2,其中:林地面积10.94万hm2,非林地面积0.1万hm2;林地面积中有林地4.21万hm2,疏林地0.06万hm2,灌木林地2.65万hm2,未成林地造林地0.37万hm2,宜林地3.6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697.93万m3。森林覆盖率43.10%。有1个苗圃工段,面积12.87 hm2,育苗面积11.32 hm2,存苗量2 162.4万株。而根据辖区的特定功能将其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3个功能区。辖区内有冷杉、柏木、小叶兜兰、波氏落叶松、紫果云杉、刺五加等国家保护的珍惜树种;有金钱豹、雪豹、麝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蓝马鸡、雪鸡、岩羊二类保护动物;有貂猫、苍鹰三类保护动物。有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柴胡等珍贵的中药材,另外还有蕨菜、蕨麻、狼肚菌、黑木耳、鹿角菜等山珍,还有丰富多彩的奇花异草。大峪保护站辖区是甘肃洮河国家保护区珍贵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2 大峪保护站生态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有偏差

从1998年开始,大峪保护站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停止长江和黄河等地区采伐森林资源的决定,并着手开展了森林资源保护工程。保护区所在的镇政府、村委会普遍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治理是护护站的事情,与镇政府、村委会无关紧要[1]。近几年要求建立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实行分段管理,但从实际实施过程中看,总是提要求多,督导检查少,致使辖区群众和保护站管理没有形成合力进行其相应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客观地说,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精准保护与分类治理。

2.2 政策体系不完善

保护站辖区内部生态系统中有着大量的濒危物种,这里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天然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有着特殊意义的自然保护对象。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根据保护区的生态结构,对不同面积的区域出台了特殊保护法和管理法,但是近些年来,辖区内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还有人乱砍滥伐,随意放牧,甚至不少偷盗者偷猎国家濒危物种牟取暴利,更有不少不法分子违法开矿、违法建造小型水电站。虽然国家对这些违法事件给予了惩戒,但是却屡禁不止,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对不法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够所致。所以,加强立法,制定保护区生态条例,对于辖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来说尤为重要。

2.3 发展动力受限

大峪保护站是在森林企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拥有一定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历史人文等原因导致这里缺乏相关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至于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水平不高,个人能力有限。目前有213人,其中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60人,高中(中专)学历40人,初中91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包括50岁)78人,40岁(包括40岁)到50岁64人,30岁(包括30岁)到40岁57人,18岁(包括18岁)到30岁14人。管护人员匮乏,导致了管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难以正常展开。

3 对大峪保护站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建议

3.1 健全责任体系,提高认识水平

坚持科学统筹、分类指导的方针,对辖区内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评估,编制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方案,保护站、乡、村、户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保护站与护林员签订协议,乡(镇)政府与生态护林员签订管护协议,乡(镇)政府和集体林地承包户及集体承包组签订管护合同[1]。要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的宣传力度,持续提升牧民群众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自觉性,努力建设“天蓝、水清、草绿”的绿色家园。

3.2 完善政策机制,促进全面发展

管护区内违规建设的水电站、采石场和违法设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追究生态违法行为,为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打下基础。对其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治理,逐步形成“围栏+方格+施肥+土质改良+人工种植”“封育+施肥+人工补播补植”禁牧封育模式及轮封轮牧等有效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横向生态补偿,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林草政策监测评价、效果反馈和调整优化,健全完善林草规划、工程、项目等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制度,实行重大政策和决策民主参与和公开公示制度,有效保护辖区森林资源和环境资源,为濒危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3.3 优化整合力量,强化保障措施

保护站应坚持问题导向,提前规划,大力优化自身建设。在辖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要做好宣传,普及相关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站点的合理布局。引进高技术、高水平人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透明化竞争和选拔,同时为林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保护区内管理人员和安全员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进一步为优化人才、建立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机制打下基础。另外,在国有林场改革中,做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以业绩定薪,建立起有利于林业科技人才创新的奖励机制,同时也为培养现代化林业保护和管理人才而努力。

4 结语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可持续性自然资源体,对于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能源存储以及科学研究、文化旅游事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大峪生态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大峪保护辖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探讨,通过简单概述大峪保护站的基本概况,分析大峪保护站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教育引导公众增强生态意识,努力实现“人人守绿有责、人人守绿尽责”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大峪辖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阅”书香 “悦”成长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活动掠影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北京市大峪中学成果展示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
魅力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