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台县毛木耳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1-12-06王南南王玉国刘前进

食药用菌 2021年6期
关键词:菌渣木耳菌种

王南南 张 琴 王玉国 刘前进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宁 272031)

山东省鱼台县是我国重要的毛木耳生产基地,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湿润,非常适合毛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生产[1]。鱼台毛木耳品质独特:耳片厚实,入口爽滑酥脆,有滋阴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止血止痛等功用;毛木耳背面的绒毛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近年来,在鱼台县委县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鱼台毛木耳”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3],毛木耳栽培业已成为鱼台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 鱼台县毛木耳产业发展概况

鱼台县关于野生木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人工栽培开始于1985年,由王鲁镇李集村村民从福建引进2 000 袋毛木耳菌包,在自家庭院中试栽成功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此后,毛木耳人工栽培迅速向鱼台附近乡镇发展。经过30 多年的不断扶持和推广,全县12 个乡镇普遍栽培毛木耳。

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食用菌栽培大棚有6 800 多个,栽培面积5 860 万平方米,袋栽食用菌达4.3亿余袋,年产各类食用菌鲜品48.3 万余吨,产值达15.6 亿元。其中,毛木耳栽培面积5 000 万平方米,年产鲜耳41.5 万余吨,产值达12.4 亿元。2015年,鱼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毛木耳“全国优秀主产基地县”;2016年,山东省食用菌夏季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场会在鱼台召开,同年“鱼台毛木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称号;2018年,鱼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毛木耳之乡”荣誉称号。

2 产业发展现状和效益

2.1 发展现状

目前,鱼台县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黄背毛木耳(木耳)、黑木耳、平菇、草菇、杏鲍菇、金针菇、真姬菇、榆耳、银耳、羊肚菌等十多个品种,以黄背毛木耳为主,分布于清河镇、张黄镇、王鲁镇和唐马镇等。2019年,鱼台县袋栽毛木耳3 亿袋左右,年产量达41.5 万吨,建有规模33.3万平方米以上的毛木耳高效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8 个,现代标准化优良育种繁育中心1 个,毛木耳菌包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加工基地10 个。毛木耳的采收期为4~8月,年产干品4 万余吨,产值10 亿余元。产品以干品周年销售为主,木耳丝、木耳片、木耳面条等加工产业迅速兴起,毛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色主导产业。

目前,全县有食用菌加工企业20 余家,其中龙头企业5 家,主要产品有木耳面条、木耳丝、木耳真空压缩块等。全县具备食用菌菌种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1 家,其中获得一级菌种生产许可企业2 家,二级菌种生产许可企业1 家,三级菌种生产许可企业8 家,企业生产菌包均为自用。规模最大的为山东天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占地6.7 公顷,拥有食用菌一级菌种生产许可证,建有菌种生产研发中心,年生产毛木耳栽培种1 000 万袋,产值2 000 余万元。

鱼台毛木耳生产企业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合作社+基地+农户” “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建成生产、粗加工、营销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全县毛木耳产业合作社发展到200 多个,会员1 万余人,建成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毛木耳栽培、粗加工、流通环节从业人员达7 万人。

2.2 效益分析

毛木耳产业的兴起,推动了鱼台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攀升。2015年,鱼台毛木耳产业产值达6 亿元,农户纯收益共计约3 亿元。据鱼台县农业局统计数据,2017年一个标准棚(约667.7 平方米)最高纯收益可达7.5 万元,最低也在3 万元,平均纯收益5 万元左右。新建标准棚的基础设施投资大约在2.6 万元(若为租赁地则为3 万),可栽培5 万袋毛木耳,每袋成本为1.2~1.3元,总投资约为9 万元。当年11月初装袋入棚,翌年4月开始采收,整个生长期内大约可采收7 潮耳,一个大棚总产量(湿耳)约为3.75 万千克,以首潮耳质量为最好,首潮产量接近总产量的2/3。按干湿比1∶8 计,投资效益新建标准棚约为1∶1.5,非新建标准棚在1∶2。

3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管理较粗放,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

目前,鱼台县栽培毛木耳仍以一家一户为主,生产过程没有完全实现标准化。虽然鱼台毛木耳栽培历史悠久,但仍有很多耳农对其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认知不清,致使不同基地、不同农户的产品品质千差万别,严重影响产品的集体销售。这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格局,增加了落实毛木耳生产标准技术规范的难度,也降低了农户整体的经济效益。

3.2 产品附加值低,抵御风险能力弱

鱼台县毛木耳产业以栽培为主,从事食用菌加工的企业较少,且设备简陋、技术研发薄弱,产品精深加工滞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鱼台毛木耳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营,建立起了食用菌协会、合作社、基地、示范园等,但组织结构尚不完善,功能作用不够明显,生产基本上分散在千家万户,产品大部分靠外来商贩收购,中间环节多,收益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3.3 菌渣开发力度不强

鱼台县毛木耳产业快速发展,每年可产生菌渣8 万吨以上,很多菇农仍采用传统方式处理菌渣,如掩埋、焚烧或直接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成为产业发展中的新污染源,直接影响产业发展[2]。

4 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县委县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毛木耳产业发展的政府激励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的项目及资金支持。并依托“省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和推广” “特色农业产业扶持项目” “省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等项目,逐步示范和推广现代优质毛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新品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引导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4.2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农业部门为主导、基层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食用菌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鱼台食用菌行业协会的作用,为菇农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积极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召开生产技术观摩会和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等形式,对菇农进行全程培训,及时推介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施等,提高菇农科学种菇水平。

4.3 加强菌渣资源化高效利用

生产后资源再利用是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和提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食用菌菌渣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有待进一步集成推广。积极探索适合鱼台毛木耳菌渣的基质化、肥料化利用技术,构建和示范推广“食用菌—有机肥(基质)—农作物—食用菌” “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菌渣)—二次种菇—还田” “食用菌—菌渣饲料/垫料—养殖—沼气—农作物—食用菌”等多种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通过菌业与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等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林、牧废弃物的多元增值。

4.4 建立健全毛木耳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质量监测中心

一是建立毛木耳研发中心,对新菌种、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成果进行试验应用,技术成熟后,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为农户提供优质高效菌种、配套栽培技术和产后加工技术等。二是建立毛木耳信息中心。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鱼台县毛木耳的知名度;对内宣传、推介、普及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三是建立食用菌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对毛木耳化学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的检测,规范生产行为,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食用菌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强信息交流,积极为栽培户提供生产指导、市场信息、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切实做好食用菌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菌渣木耳菌种
银耳和双孢蘑菇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气效果
裂解温度对食用菌菌渣制备生物炭产率及特性的影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浅析菌渣资源化利用的四种非常规模式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巧洗木耳
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青椒生长的影响
发现木耳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