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2021-12-05刘永林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5期
关键词:测绘数字化测量

刘永林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四川 西昌 615000)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首先在于地籍测量,这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想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分类,对土地的监督管理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测量控制理应受到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展地籍测量是受到政府支持的[1]。而且地籍是由国家统一监管的,有权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用途等进行分配,对于测量人员来说只需要做好控制测量即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进步,科技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依托科学家的不懈探索和研究,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新时期地籍测量中焕发出更强的活力。

1 地籍测量的目的、内容、作用

地籍测量是在现代化社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的社会性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每一块地的权属做好管理与分配,更好的对无权属荒地有效利用,同时实现对地籍信息的有效管理。

由于技术条件和部分资源的限制,在制度建立方面始终无法形成有效机制,同时在地籍测量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到位的预防措施,这是当前地籍测量中急需改善的重要问题。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工作并非完全依靠技术设备,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特点建立起独特的测量模式,所以说地籍测量的工作是比较紧急的,在当前形势下也是刻不容缓的。

地籍测量是合理分配资源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国家行业中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用来建设矿产基地、提供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开采利用所需[2]。由此可见,只有对地籍进行测量才可以明确可利用土地,才可以让群众的地籍权属更加合权,才可以拓宽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并根据使用方式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在地籍测量中对居民点和行业用地精准划分,利用新型技术实现地籍控制、地籍测量、地籍要素测绘、地籍动态管理与监察等。

2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和应用流程

2.1 应用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集结了信息社会的多重优势,同时具备以GPS、GIS等技术设备作为信息采集的辅助工具,是新时期软硬件双重提升的高质量技术应用,依靠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完成对地级数据的采集、输入、成图、输出和管理,这是传统的地籍测量方式所不能完成的[3]。

第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通过以信息技术和科技力量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基础失误率,同时,自动化的信息编辑和管理模式是数据采集的真实性更高,基本工作流程实现了一站到底,有效的节省了在信息整理和输入上的时间精力;第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准确度高,像传统的测绘方法需要人工观察地物点的距离,还要计算测量的方向并做好展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很大的影响了测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只需要用电子数据格式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输入,信息之间的传输不会对原始数据造成任何改动,而且计算机技术还能精准的计算出测绘的误差,为地籍测量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第三,图形信息量大。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传输出来的图形比例尺可以无限放缩,而且图形上的数据也不会受到影响,在图形所示的比例尺不同的情况下数据还可以分层存放,如果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地貌、水系和房屋等方面的数据,只需要打开相应的图层输入关键词即可查找;第四,信息编辑方便。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分层分级除了便于信息储存之外,还方便对信息的更改。要知工作道地籍测量的数据显示只是时下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在长时间内地貌、水文等方面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一旦在地籍监测过程中发现需要更新的数据,只要把对应的信息编辑处理一下,就可以得到更新后的图。另外,根据工作需要或性能的不同,还能够对数据进行合集或加工整理。

2.2 应用流程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流程主要有以下各方面:首先做好测图准备。在地籍测量之前,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比如地籍测量是有范围限制的,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整体范围进行测量,所以要先对局部做好规划分类,同时与地籍所属人做好沟通工作,在尊重个人意见的同时还要遵循客观规律,规划好控制网布局,然后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职责划分和职责明确,保证工作交接的有效性和质量可靠性;其次就是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中,为了确保对土地中一个定点的测量精度,通常工作人员会在一、二类界址点附件布设一级图根导线,在测量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且测量难度较大的地区会布设二级图根导线,具体对图根导线的布设要求还是要遵守相关规定。图根点的选择要首先考虑对地籍测量的精度,再看在一定范围内布设图根点能不能发挥它的独立性作用,所有的图根点选择并布设后一定要能够连接成网状;接着就是图根控制测量,即地籍控制网中的GPS RTK图根控制测量,该基准站的建立最少要有3个基本控制点能够获取各种测量信息,由这几个基本控制点组成的平面图形就是该基准站的控制测量范围,当GPS RTK工作时,每一个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次数不应该少于两次,每一次测定都要重新调整三脚架角度与高度、中线和水平线标准面,同时,要控制几次测定过程中图根点之间的精度,应不大于所测比例尺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其次是基本地籍图测绘,包括基本地籍图测绘和基本地籍图编制两项工作内容;然后是界址点测量,包括界址点位置的确认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两项工作内容。最后就是地籍图的生成和编辑。地籍图的生成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有宗地关系图和宗地草图作为对照,只要输入测量区域的相关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地籍图,紧接着就需要对地籍图进行编辑,编辑的内容包括添加文字注解、消除重叠的信息部分、核对不同地貌下的对应信息是否准确以及地形轮廓是否清晰。

3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1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了解土地资源并对土地进行资源分配的必要调查,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查清每块地的承包者、位置、面积、使用现状和水土状况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地形要素测绘,为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做准备,也可以对地籍现状的地图绘制提供科学依据。地籍调查是一种比较官方的工作,在社会性、法律性、政策性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地籍调查中融合了科学理论与实践,如果在地籍调查之前发生了地籍更改是必须要向专业部门报备的,地籍调查在保护低级系统的准确性方面非常有效。地籍调查中的地籍测量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在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内容坚决要求与专业规定的统一。

3.2 数据分析

测绘新技术最开始应用到地籍测量中就是以数字化绘图技术为最初表达模式的,也是测绘新技术融入到地籍测量中的初始化表现,再加上全球大数据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信息和资源都在向着数字化的趋势发展,所以,在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既是最初选择又是时代所需。而且数字化绘图技术很有效的解决了人力工作的问题,数字化绘图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手工作业的局限性,提升测绘工程质量,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发挥简易生成数据、精简测绘施工程序等的作用,在新时代地籍测量工程中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3 碎部测量

在地籍测量中,碎部测量对地籍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同时它也是保障整体测量数据真实有效的关键,碎部测量时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全站仪和GPS,全站仪的完整性和GPS的精准定位能够生成比较清晰的草图。因为碎部测量的范围较小,但是测量难度相对来说较高,为了避免对地籍进行重复测量加大工作量,建议采用测控指点的方式,即先测量碎部范围内所有的地物,然后将所有显示数据的地物点自动连线,这样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测量范围的控制,同时避免遗漏地物点的测量,更有效的保障测绘图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地物被分为高建筑物和隐蔽性建筑物这两种,在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同时与全站仪相结合,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劳动力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地籍测量监管和城镇之间的配合下,地籍管理和测量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部门对地籍测量的重视也有很大提高,新技术下的地籍控制测量在新时期发挥了巨大价值,在国家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颇具成效。

猜你喜欢

测绘数字化测量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