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2021-12-05王小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药材病虫害产量

王小艳

(铜仁市万山区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54200)

保证种植技术科学规范,是提升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当前,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各地中药材种植存在诸多问题,如: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农药残留严重等,对中药材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药材种植必要性概述

1.1 中药材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中药材制剂种类越来越多,有常见的中药颗粒、中药饮片、中药含片等等,满足了当代人的多元化需求。全新的中药材制剂,不仅便于携带,同时口感更佳,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市场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尤为重要。

1.2 发展地方经济

中药材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为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不仅如此,中药材可以和林木等套种,增加收入。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能够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解决当前突出的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1]。

2 当前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品种质量退化

现阶段,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以家庭种植为主,种植规模小且分散。对于中药材的选种及育苗,仍以自然收集为主,苗种质量较低,影响中药材种植产量和质量。不仅如此,在中药材种植期间,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种,种植存在盲目性,种植的中药材不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无法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

2.2 种植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后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种植户没有接受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在种植期间完全按照经验种植,或者仅结合其他作物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导致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同时,由于忽视栽培后的管理工作,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轻则影响产量,重则导致绝产。

2.3 农药残留问题

在中药材种植期间,部分种植户为了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往往会滥用农药或使用剧毒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影响中药材品质,甚至会导致农药残留。此外,部分种植户在用药期间,用药存在盲目性,所用的药不对症,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反而会增加副作用[2]。

3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3.1 合理化、规范化种植

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是提升中药材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性质不同,生长环境、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也存在差异,所以要想提高中药材成活率及产量,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分析环境、土壤状况,种植适宜的中药材,并积极引种驯化。合理选择中药材种植区域,连翘、蒲公英以及金银花等中草药,种植于荒山为宜,酸枣、蓖麻等中草药,种植于盐碱沙地为宜,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能够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3.2 建立繁育体系

中药材繁育体系的建立,应以本地生长的中药材为主,充分了解本地品种生长条件,并分析本地中药材资源,在传统常规种植模式的基础之上,积极创新种植技术、模式,在保护道地中药材品质的同时,培育更多的中药材新品种。要高度重视新品种的推广工作,加大监管力度,避免种苗、种子市场出现伪劣产品,引导中药材种植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3.3 科学防治病虫害

中药材种植后,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夏季,病虫害发生概率更高,严重影响中药材产量和质量。因此要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在防治期间,应综合应用农业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化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保证中药材质量。尤其是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应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药剂,合理控制用药量及用药频率,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等现象,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提升中药材产量和质量[3]。

3.4 实施规模化种植

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且分散,种植管理过于粗放,影响中药材种植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不利于生产、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无法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更无法很好地保障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通过实施规模化种植,集中利用土地资源种植中药材,并展开统一管理。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栽培、种植、采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期间,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光,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充分结合市场需求,种植需求量大且收益高的中药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助推中药材市场发展。

3.5 加强中药材人才队伍的培养

要重视对中药材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定时定期地培训中药材种植户,通过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学习更加先进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模式、方法,拓展视野。加强和中医药院校、科研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其学术、技术资源优势,邀请专家授课,深入田间地头培训,促进中药材种植户专业水平的提升。加强和种植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帮助种植户解决在中药材种植期间遇到的疑难困惑,提升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

3.6 培植壮大中药饮片加工业

近年来,随着中药饮片加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新时期,要始终遵循高起点和高标准的发展原则,培育并壮大中药饮片加工业。加大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积极研发新型饮片,重视对先进浸润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认真搞好产品定量小包装。引导中药草加工企业进行GMP认证,提升中药材生产加工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手段现代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针对毒性中药饮片,要做到定点生产和管理,确保用药安全。积极宣传应用中药材先进适用干燥技术和干燥设备,改变传统落后的晾晒方法,保证中药材生产加工质量,使其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3.7 加强科研工作

新时期,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创新发展思路,树立科技兴药的意识,加强和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产学研结合,构建中药材研究所,并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成立专门的中药材行业协会,定期参加GAP培训班,定期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技术和观念并传播给广大中药材种植户,使得中药材种植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此外,应积极协调好中药材种植、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工作,实现一条龙服务,促进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4]。

3.8 强化政策引导

新时期,政府部门要继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当地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并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实现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控制,使得中药制质量更加稳定、标准更高,建立特色中医药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将中药材种植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中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中药材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中药材种植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规范中药材种植技术,制定可行的产业发展对策,提升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及中医药事业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中药材病虫害产量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