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021-12-05张书瑞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建安公司

门窗 2021年1期
关键词:筏板体积混凝土

张书瑞 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建安公司

1 前言

为使建筑主体的结构更为坚固和稳定,要求对其质量加以管控,如此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地应用现有的先进技术,通过对筏板基础施工的细致分析从而理顺其具体的作业活动,由此达到科学合理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目标。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容易因操作和技术运用上的失误而带来裂缝的缺陷,因此要保证所引入的技术能够消除此通病,从而提升筏板基础的质量。

2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

结合大量工程实例和资料加以分析后发现,在对基础筏板结构构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施工工艺的不匹配、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合规或者荷载超标等,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加以剖析[1]。实际养护中可看到有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会存有空隙或者毛细孔,其大小不一,随着时间的不断累加,其结构所承受的应力将逐渐增大,造成不同区域收缩程度上的差异,会继续作用于毛细孔中,使得其直径扩展,进而出现大范围的裂缝。

在实际部署施工活动的环节,因监理人员没能注意到振捣、浇筑等作业项目的展开情况,不了解其质量,因此可能会出现空隙较多的问题。并且有些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质量、配合比的管控十分松懈,砂砾、骨料和水泥尚未按照一定的水灰比混合即投入到使用中,无法保证其基础结构的稳固性,降低了混凝土的应用性,并在温度的作用下,带来裂缝的不良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在外载荷所引起的次内力的不断作用下,会直接导致次应力或者应力裂缝的出现,无法维持稳定原有的混凝土机理,使得其内部状态被打破,进而造成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2]。

3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

为解决裂缝的问题需要就在施工总所使用的技术进行研究,在明确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具体的注意事项后才能以此为前提设置质量的管控方案,从而满足质量提升的需求。

3.1 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要注重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和运输泵送的管理。就出机温度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情况而言,首先要设立管控的目标,此作业的实施是为了降低绝对问题,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从而维持稳定的状态。具体的办法是:通过架设遮阳麻布和遮阳棚的方法,找准砂石储料库的适当位置,将以上的结构简单的搭设,从而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在混凝土材料之上,并适度采取喷水的作业活动,间隔一段时间后将骨料润湿,其骨实要始终维持在润湿的状态下。

一般出厂的水泥材料均需要在冷却7d后才能进入到施工场地[3]。就运输泵送阶段而言,相关单位要与混凝土生产供应商及时取得联系,一般在3d前就需要完成通知工作,说明即将要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作业,需要一定数量的泵车和运输车辆,以此为后续的浇筑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际运输环节要就路线加以研讨,选择一条经济便捷的运输路线,并保证在运输阶段不会对场内的其余作业产生影响,避免出现堵塞的问题,维持场内车辆运输的通畅,细致部署行车路线。由于操作混凝土泵车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对应的操作水准,在经过测试考核后才能上岗,并保证其具有独立操控的能力,在设置混凝土泵的过程中要配合伸出支腿的作业,将安全销插好,维持泵体的稳定,避免造成倾倒的问题。连接输送管和混凝土泵,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检查其各个部分是否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4]。

启动混凝土泵后,持续向其中加入水,使得混凝土维持在湿润的状态下,并保持输送管内壁、活塞、料斗均有水的参与。完成以上作业后,检查送水情况,查看输送管和砼泵中是否存在异物,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将混凝土泵送到已经进行润滑操作的输送管中,并保证所浇筑的料体能够均匀分散到不同的位置上,避免出现集中同一处浇捣的现象。

进入到泵送阶段,要按照速度逐渐增加的模式设置泵送的速度,观察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混凝土泵的压力,在确保系统运转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泵送作业。无论是在何种结构开展混凝土作业都需要在施工结束后,清洗干净机械设备,尤其是输送管路和搅拌罐,做好维修和保养的工作,便于二次使用。

3.2 施工部署阶段

在施工部署阶段要设置合理的浇筑区域,安排施工的机械设计和人员结构,并严格把控施工工艺。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对施工的方案和计划准确考量,确定施工的工序和重难点、技术应用位置等,从而保证施工作业符合科学展开的特征。划分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区域时要确定好分界浇筑的位置,在受力集中和基础载荷较大的位置常用分界浇筑的办法,通过对各区域的浇筑形式准确划分才能够契合设计图纸中的内容,符合其结构特征,为后续设置筏板基础提供支持。而相关人员需要就各个区域所适应的材料、浇筑办法、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有深入的认识。

注重材料质量的管控,包括矿渣、减水剂、抗渗剂、水泥等多种材料均需要选择符合建筑结构构建需要的参数和规格。一般使用硅酸盐水泥作为基础水泥的材料,加入掺合料,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选定粉煤灰和矿渣,从而制作成粉煤灰水泥或者矿渣水泥,以此来满足水化热降低的要求,降低混凝土的使用量,有助于提升粘聚性和可泵性。

经过调研,要对石子的选择加以注意,选择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符合条件的石子,一般要求含泥量的最大限度是1%,砂料的选定多为含泥量不大于3%的材料,并首选粗砂,控制细度模数。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制约其所形成的结构的关键要素,需要就其材料特性展开研究,采取试验的办法,对其不同配合比条件下的混凝土质量进行评测,将60d的标准作为验收混凝土的参照,而在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其水灰比要适度降低,延长其热峰出现的时间,以此降低温度的应力作用效能[5]。

3.3 实际施工阶段

实际施工阶段要重视混凝土排水和振捣浇筑的作业项目。就排水处理而言,其要就底板实施降排水的办法,需要在施工作业后查看其距离水面最高点的长度,一般要满足大于300mm,此条件下才能提升防水的性能,并且在墩柱和电梯井中放置集水井,要保证墩柱和电梯井的深度足够大,设置挡土墙,其距离为2m。为达到排水处理的效果要完善底板降排水作业的流程,首先要找好降水的位置,设计土方开挖的标高,在适当的位置安放降水井,依据之前形成的施工图纸实现降水井开挖的目标,按照集水井的设置方向和开挖方向构建盲沟,只有当监理人员在对盲沟和集水井的质量加以检验后才能将滤网钢筋笼放置于相应的位置上,使用碎石将盲沟填满,并利用铁丝网,将碎石表面覆盖好,使用高标准的沥青质提升整体结构的密封程度。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浇筑施工中要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按照分段分层、全面分层、斜面分层的不同形式来完成振捣方案的设定工作。全面分层的办法适用于尺寸小的平面结构中,一旦浇筑的部分其面积超过厚度总长的三倍,则要运用斜面分层的办法。

实际振捣作业中,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流程如下:将振捣棒快速精准的插入到指定位置,缓缓拔出,其进入到混凝土结构中的深度最少为5cm,但不能超过10cm,需要在外表面水分已经蒸发完全的状态下才能进入到混凝土浇筑的后续作业中,维持土层与混凝土层间的紧密联系。

秉持着分层浇筑、坡度一致的理念,在各个区域设置完振捣棒后才可满足密实性的要求,从而保证证坡尖、坡顶等位置的振漏问题予以改善。处理冷缝问题的关键是覆盖工作,要求在观察到初凝后,利用相应的起到维持湿度的材料将上层混凝土盖好,并保证振捣的特点是快进慢抽、上下运动、振捣均匀,在不同的位置布设插点,将边格式、行列式的移动方式运用其中,但对于一个完整的振捣活动来讲,其使用的移动方式是唯一的。

振捣中随时观察混凝土的结构变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着水分下沉、灰浆下降、气泡的情况,若存在可停止作业,并配置科学的振捣棒位置[6]。利用三道振捣的方式,在泵管出料口、斜面布中部、泵管中部放置数量合适的振捣棒,从而控制振捣的时间,注意在坡脚处也要放置2 台左右,用作振捣底层钢筋网的工具。实施二次振捣作业时,要观察是否存在沉缩裂缝的问题,若存在则要对二次振捣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初凝前完成二次振捣的工作,使用缓凝剂,将间隙时间予以延长,控制过振,不得使振捣棒触及模板。在进行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浇带过程,保证在放置后绕带的环节中,做好封闭工作,不得使污水杂物进入到后绕带的结构中,通过设置防水层的办法,在外墙处开展余水清除的作业,使得底板内的水分被彻底排除。清理混凝土表面,维持干净平整的状态,而后在接缝中使用水泥砂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程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在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要求细致分析其中应用的技术,通过上文的阐释可以发现,要做好施工前、施工部署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并逐步提升技术的应用效能,如此要求施工人员提升个人技术操控水平,能够对现有的新型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责任和质量意识,注重自我检查,在相应的施工活动完成后,检查其质量,以此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

猜你喜欢

筏板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的筏板合理设计研究
建筑工程的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谈拟柱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