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2021-12-05马红菊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田块高标准土体

马红菊

四川省水产学校,四川成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2021年,全国拟建666.67万hm2高标准农田,四川省拟建任务也升至31.33万hm2。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田基础条件设施改造的措施之一,对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藏量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耕地质量建设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省级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相关规定,农田建设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损毁工程修复、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及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共九项建设内容。其中,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内容均与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相关。耕地质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高产目标,关系到能否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

2 科学设计建设内容

应严格杜绝随意设计问题,尽可能把实地踏勘工作做实做细。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特点,以连片区域为单元,合理确定并标注需要开挖的区域。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土方量,确定开挖深度。原土体构型良好的,应尽量保持原土体构型,减少土方开挖回填数量。综合考虑农田质量现状,确定可行的工程改良措施,一并纳入设计范围。

3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在施工阶段,往往采用大型机具开挖,应加强机具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按设计施工,严格杜绝野蛮施工。实施表土剥离和回填工程,应注意表土剥离后要专门堆放,待田块调整完成后,利用机械和人工,将表土均匀撒在田块表面,并配合使用其他工程措施进行调平。改造后,土体厚度应在60 cm以上,耕作层在应在20 cm以上。

4 耕地地力提升与耕地环境质量改善同步实施

通过秸秆堆沤、腐熟、覆盖还田,并适量配合施用氮肥、有机肥、农家肥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根据作物品种和需肥规律,科学使用化学肥料,提升耕地肥力水平,确保稳产。应尽量同步解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土壤污染的防控。对于污染严重的田块,在条件允许下,可采取客土法进行改良;中轻度污染的,通过施用生石灰、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等,降低土壤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活性。

5 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

各地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尽量将实现绩效目标相近的项目资金整合到一起使用,使资金聚集,发挥合力作用,提升示范带动效果。另外,应当注意财政资金不能大包大揽,要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投入,通过财政补助一部分、生产经营主体投入一部分的方式,增加耕地质量建设的资金投入量。

6 加大后续跟踪监测

主管部门增强监管意识,及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开展耕地质量的跟踪监测。一方面,跟踪监测的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指导科学用肥以及科学改良;另一方面,通过监测判断土壤耕地质量的演变,确定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影响因素,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监测指标上,应选择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有机质、氮磷钾等指标,以及与土壤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重金属等指标,并在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土壤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测范围。

猜你喜欢

田块高标准土体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山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获批复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含空洞地层中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研究
考虑位移影响的有限土体基坑土压力研究 *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软黏土中静压桩打桩过程对土体强度和刚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研究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